2016年陇南交通运输9大重点工作全在这
年主要任务已经明确,任务艰巨,挑战严峻。要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必须转变思路,更新观念。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总体安排。全市交通人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交通运输工作的各个环节,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未来五年,全市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依然旺盛、空间不断拓展、动力逐步转换、活力不断增强,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胆识和魄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由“总体适应”向“先行引导”成功转变,保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进度和节奏。
二、凝心聚力,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是落实建设主体责任。各县区要进一步落实普通省道、4A级景区旅游公路“市县联建、以县为主”的建设主体责任。健全领导机构,明确岗位职责,按照“项目定人,人盯项目”的原则严格履约履职,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组织得力、措施到位。二是加快建设进度。及早安排,确保3月底完成普通省道和4A级景区旅游公路前期工作,4月份全面开工建设。各县区要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工期,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通报情况、解决问题、督促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完成。三是规范项目管理。切实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落实“七公开”制度,继续深入抓好“四个一”工程;在精细化管理、项目设计、质量控制、施工监理、试验检测、质量通病处治等重点环节上创新管理,高标准、严要求,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四是严格责任追究。按照“三挂钩”制度,将任务完成情况与干部的职务升迁、与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单位目标责任考核相挂钩。对项目推动不力、管理不严或消极懈怠者及时进行惩处,做到失职必查、有责必问。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制、资信评价制和“黑名单”制。
三、坚定不移,奋力抓好交通扶贫攻坚。扶贫脱贫工作是一项最大的政治任务,交通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好扶贫攻坚先行官的作用。一是紧盯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和“1+19”交通精准扶贫计划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和省列、市列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年底基本实现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真正实现群众“出门有路,抬脚上车”的目标。二是抢抓交通扶贫脱贫重大机遇,积极开展“千村美丽”示范村组道路建设,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富民产业发展、村风民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全力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现农村公路从保障通畅向保障安全的转变,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运输服务。
四、监管并举,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大局。一是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以“平安交通”建设为主线,以行业“零”事故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推进依法治安,强化责任落实,以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夯实基层基础、提高安全监管和保障能力为重点,以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行业标准化达标活动为载体,切实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二是全力做好重点项目建设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行业综治维稳,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突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工作。科学应对工程建设、运输市场监管等领域存在的矛盾,依法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为交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三是持续深入开展“双查双整”活动,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稳定防控措施和制度,着力打造维护行业安全、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为交通运输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五、统筹协调,着力推进“四个交通”建设。着力推进公路、铁路、民航、水运、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打造多种运输方式零距离换乘、无缝隙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强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吸引社会力量开展大数据服务,让运输服务更为智慧;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交通发展的各方面,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应用,提升绿色公路建设管理能力;要从建立和完善“制度、责任、防控、宣教、支撑”等五大体系入手,切实推进安全监管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形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网络,全面推进安全风险管理。
六、重点突破,全面深化交通体制改革。“”交通突破行动,对我们的资金筹措、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深化行业改革,全力破解发展难题。一是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融资”的交通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融资模式,争取专项债券支持。在用好省级投资基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建立的龙江公司等融资平台筹措交通建设资金,大力推行PPP项目建设模式,搭建县级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二是认真研究探索“市县联建,以县为主”的省级高速、普通省道建设模式和以市为主的省级公路管理养护模式,理清省道养护职权,推进省级高速和普通省道建设养护管理工作。三是着眼未来交通发展形势,逐步探索“大交通”管理模式,提升公路运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积极开展交通综合执法试点,理顺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经费供给渠道,确保建设成果得到有效维护。四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力加快陇运集团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市公路工程总公司改制步伐,有效激发企业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七、依法行政,协调推进法治交通建设。一是持续推进交通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按照“四张清单一张网”的要求,全力做好行政审批事项调整、下放和承接工作。加强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改革,优化流程,简化环节,加强对下放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努力做到制度限权、公开亮权。二是持续推进交通执法“三基三化”工作,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健全依法“治超”长效机制,全力保护路产路权,切实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整体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队伍工作能力和层次水平,大力选拔任用一批政治强、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为“”交通突破行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八、上下联动,强化党风政风行风建设。一是切实落实各级党组织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保障“一岗双责”、“一案双查”等制度落到实处。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做好交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持续加大纪检部门监督、巡察力度,层层传导执纪问责的强烈信号,着力打造廉洁、高效、为民、务实的交通运输环境。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二是进一步畅通渠道,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强化服务意识,及时回应社会 积极推动陇南客运枢纽、成县客运中心、陇南东盛、成县顺通物流园区和农村客运、旅游客运停靠点等站场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站场的支点效应,促进城乡客货运协调发展。积极拓展省际、市际客运班线和旅游专线,开发水上漂流、水上娱乐等休闲观光项目,不断延伸交通运输服务的半径和范围。以提高管养能力和养护质量为中心,全面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打造安全便捷的通行环境。加快推进“快递下乡”步伐,促进快递和电商协同发展,提升邮政普遍服务能力。通过整体推动,着力打造“外通内联、通村畅乡、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和放大交通运输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经济发展的基本职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c/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