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简介NO21陇南

陇南

陇南,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辖武都1区和宕昌县、文县、康县、成县、徽县、礼县、西和县、两当县8县,共4个街道办事处、个镇、75个乡(含4个民族乡),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年)。

陇南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气候垂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有珙桐、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川金丝猴、秦岭羚牛等20多种珍稀动物。境内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县尖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宕昌官鹅沟、成县鸡峰山)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

陇南历史悠久,是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秦第一陵园——秦西垂陵园位于礼县大堡子山;陇南也是中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文县白马人被誉为“东亚最古老的部族”。此外,陇南还是中国主要中药材和油橄榄产地之一。

历史沿革

在西和县长道镇宁家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证明陇南人类生活的最早年代可上溯到多年前。距今—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在西汉水流域、白龙江流域各地普遍存在,如礼县高寺头遗址、武都安坪遗址等。

先秦时期今陇南境内为氐人、羌人和秦人所居。陇南是秦人的发祥地,又是我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在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秦西垂陵园,证明礼县是秦人发祥地“西犬丘”所在地,秦庄公、秦文公、秦襄公等在礼县红河一带建国立郡。

秦时今陇南境大部为陇西郡辖,分属武都道(今武都区、西和县南部)、西县(今西和县北部、礼县北部)、下辨道(今成县)、故道(今徽县、两当县)和羌道(今宕昌县)等5个县级政权建制。此外,今文县境属广汉郡平道,今康县境属蜀郡葭萌县。

两汉时今西和县北部、礼县北部为西县,属陇西郡;今文县为阴平道(高帝六年置),属广汉郡;其余陇南大部属武都郡(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郡治今西和县洛峪镇),属益州刺史部(汉平帝元始二年置)。至东汉年间,武都郡治先后移下辨、青泥河谷地,建安二十四年(年)曹操失守汉中,迁郡治至扶风郡小槐里。期间,今西和县北部、礼县北部仍置西县,属汉阳郡;今文县境为蜀国都尉治,后曹操改广汉属国为阴平郡。

三国时今陇南境为魏蜀交界地带,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此“六出祁山”。魏文帝黄初元年(年)武都郡属秦州辖。蜀汉建兴七年(年)陈式收复武都、阴平二郡,武都治复置下辨。期间,今陇南境北端仍为西县,属秦州。年10月,魏将邓艾率兵南下。经武都,出阴平,用奇兵陷成都,导致了蜀汉政权的覆灭。

西晋时今陇南境大部属武都郡,今陇南境北端属天水郡。东晋至南北朝时期陇南境内先后建立仇池国、宕昌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五个胡人政权,称为“陇南五国”。

南北朝时区划变革频繁,地方行政机构比较混乱,今陇南境先后由南朝宋、北魏、西魏、北周统治。北魏置南秦州于洛峪(今西和县洛峪镇),西魏时改称成州。期间,武都郡治移至仙陵山(今武都区旧城山),从此武都郡治始由西汉水流域南移白龙江流域。北周年间,今陇南境内置有武州(今武都区)、文州(今文县)、康州(后废,今成县、康县)、成州(今西和县南部)、宕州(今宕昌县)、凤州广化(今徽县)、两当(今两当县)二郡和秦州长道县(今西和县北部、礼县北部)

隋文帝开皇元年(年)废郡制,以州统县,今陇南境属武州、文州、宕州、成州、秦州长道县和凤州广化、两当二县辖。隋炀帝大业三年(年)改武州为武都郡、改宕州为宕昌郡、改成州为汉阳郡、改凤州为河池郡(治今徽县),并废文州改入武都郡

唐高祖武德年间复改郡为州,在今成县置西康州(贞观元年废并入成州),并在今文县复置文州。唐太宗贞观年间设十道,武州、成州、宕州属陇右道,凤州属山南西道,文州属剑南道。唐玄宗天宝年间又改州为郡。唐肃宗乾元年间再改郡为州。唐代宗宝应元年(年)吐蕃占领今陇南境大部,《清水盟约》签订后文、武、成、宕各州尽为吐蕃地,仅剩河池一角。唐懿宗咸通七年(年)收复成州,翌年武州收复,后改武州为阶州。唐后期文州亦收复五代十国时期,今陇南境内置有阶州、文州、成州、凤州河池与两当二县等,先后由后梁、前蜀、后蜀、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管辖。期间,宕州仍为吐蕃地。

宋时承前制,阶州、成州、凤州属秦凤路,文州属利州路。宋神宗熙宁六年(年)王韶收复岷、宕二州,今宕昌、礼县、西和县改属岷州(治今岷县),至此陇南全境从吐蕃手中收复。南宋时期关陇一带为宋金鏖战前沿,岷州治所移至今西和县。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年)宋金议和,因“岷”字犯金太祖名讳改称和州,因淮西已有和州遂名西和州。绍兴十四年(年)阶、成、文、西和四州隶属利州西路。[39]绍兴三十年(年)金大举攻宋,朝廷命大将吴璘据守陇南。宋宁宗开禧二年(6年)吴璘之孙吴曦叛宋,四州属金和蜀国,次年吴曦被杀,四州归宋。宋理宗端平三年(年)今陇南境大部被蒙古汗国占领。

元时今武都区、成县、西和县、徽县和两当县境,属陕西行省巩昌等处都总帅府,分别置有阶州、成州、西和州和徽州(元初于河池置南凤州,后称徽州);今礼县、宕昌县、文县境,属吐蕃宣慰司,初置礼店蒙古军元帅府,后改为礼店文州番汉军民元帅府,实行土司管理。

明朝时今陇南境均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年间文州、西和州、成州降州为县,与阶州、徽州同属巩昌府。今宕昌县、礼县境改属岷州卫,后今礼县境改属秦州卫,明宪宗成化九年(年)始置礼县。

清朝康熙年间陕甘分治,今陇南境均属甘肃布政使司。雍正七年(年)阶州升为直隶州,领文、成二县,辖今武都区、文县、康县、成县、舟曲县和宕昌县南部境;同年,徽州降州为县,与礼县、两当县同属秦州直隶州。期间,西和县仍属巩昌府。雍正八年(年)岷州卫改称岷州,属巩昌府,今宕昌县大部为岷州辖。

年,阶州直隶州改为武都县,并分置出西固县。年,从武都县分设永康县,后改称康县。年4月,习仲勋等人在两当县发动兵变,称为“两当兵变”。年中国工农红军二、三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直插哈达铺,在这里制定了挥师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决策。同年,国民政府将甘肃省划分为七个行政督察区,除西固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公署驻岷县)外,今陇南境内诸县均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公署驻天水)。年,成立甘肃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公署驻武都县),成县、文县、康县、西固县改属武都。

年7月,西北局在西安组建武都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属陕甘宁边区甘肃行政区,辖武都县、文县、成县、康县、西固县、礼县和西和县。年5月,岷县划归武都专区。年,西固县治迁宕昌,并改名为宕昌县。年,礼县、西和县、成县划归天水专区。年4月,撤销武都专区,辖县划归天水专区和定西专区。年11月,恢复武都专区,辖武都县、康县、成县、文县和宕昌县。年10月,岷县再次划归武都专区。年5月,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辖武都、宕昌、文县、成县、康县、西和、礼县、徽县、两当9县,原属武都地区的岷县划归定西地区管辖。

年1月,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地级陇南市,陇南市设立武都区。

行政区划

截至年末,陇南市辖1个市辖区(武都区)、8个县(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全市共个乡镇,其中个镇、75个乡(含4个民族乡),个行政村,个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地处东经°01′19″至°35′20″,北纬32°35′45″至34°32′00″。北与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武山县、甘谷县接壤;南抵四川盆地,与广元市、青川县、绵阳市平武县和阿坝州九寨沟县毗连;西依甘南高原与迭部县、舟曲县和定西市的岷县;东接秦巴山地,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勉县和宝鸡市凤县为邻。全市东西长约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8.67%。

地貌地形

陇南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阶梯地形的过渡带。西部向青藏高原北侧边缘的甘南高原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陇南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米,西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分别从东西两方伸入全境,境内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

陇南市北部西礼山地呈现低山宽谷的黄土地貌,海拔米上下;东部徽成盆地介于北秦岭和南秦岭之间,长百余公里,宽数十公里,呈现丘陵宽谷地形,海拔米左右;西南部为高中山与峡谷地,高峻山岭与深陷河谷错落相接,对比显著,相对高差达米以上。自西北至东南,由大拉梁、岷峨山(海拔米)等高山经银洞山(海拔米)、牛头山(海拔米)等中山而至断头山(海拔米)和金子山(海拔米)等低山,重峦叠嶂,崖壁陡绝,角峰锯脊,石骨嶙峋。其间河谷幽深狭长,深切曲流十分发育,多急流险滩和瀑布。峡谷中高岸陡崖,峭立如壁。谷旁多狭窄的冲积平原断续出现,其中武都平原绵长近50公里,宽不过1公里。

陇南周边山峰:北为长江黄河分水岭之大拉梁和岷峨山,东有甘陕边界的透马驹山,西有与甘南相邻的葱地山,南为甘川分界的摩天岭。最高峰雄黄山,海拔米,坐落在文县西北部的天池乡境内。最低点罐子沟,海拔米,位于文县东南部的中庙乡境内,亦为甘肃省海拔最低点。

陇南全境按照地貌的大体差别和区域切割的程度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地貌类型区:

浅中切割浅山丘陵盆地地貌区本

地域包括徽成盆地的成县、徽县、两当县三县全部。西秦岭分为南北二支伸入本区域,形成南北高中间低凹、长槽形断陷盆地,海拔—米。北部系北秦岭断裂割式山地,海拔一般在~米,相对高差米左右,为浅切割中山区,地势平缓,浅山已垦殖为农田,深山有茂密的水源涵养林,植被覆盖良好。南边系南秦岭地垒式山地,海拔在~米左右,相对高差~米左右,为中切割中山区。中间系缓坡丘陵盆地,海拔在~米,相对高差在米以下,坡度多在20度以下,川坝地散布于山丘之间,土厚水丰,历史上就是粮食的集中产地。

中深切割中高山地貌区

本区域系南秦岭西延部分和岷山山系东延部分相互交错地带,包括康县、武都区、文县全境,海拔大多在~2米左右,大部分地方处于北纬33度以南,属亚热带边缘区。这一区域因山势较高、沟壑纵横,高山河谷交错分布,大部分耕地为坡耕地,土层较薄,石块较多,保水、保肥能力差。但气候条件好,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兼有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气候,既能生产粮食,也是纹党、当归、红芪、油橄榄、茶叶、大红袍花椒等名贵药材和稀有树种的理想适生区。

全切割中高山地貌区

区域包括宕昌县、礼县、西和三县全部,海拔在~米之间,谷峰相对高差~米不等。宕昌县哈达铺、理川、南阳一带,礼县西汉水及其支流两岸,西和县漾水河及其支流两岸等地屑浅丘陵黄土梁峁地形,相对高差小,地势平缓,河谷开阔,土地连片面积大,有许多山间小平原分布,西礼盆地就在其中。西汉水下游山陡谷狭,山地、旱地较多,土地较为分散,但耕地较多,有大面积的草地和土地资源可开发利用。

水文

陇南江河溪流纵横密布,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境内既多山,又多水,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崇山峻岭间,处处溪水跌宕,飞瀑流泉。陇南市河流均系嘉陵江水系,一级支流有白龙江、西汉水等48条,总长公里;二级支流有白水江、岷江等条,总长公里;三级支流有条,总长公里;四级支流有条,总长公里。百川争流,河网纵横,河流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0.5条。主要江河:嘉陵江干流,流经两当、徽县东南部,境内流程86.2公里,年径流量2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的最大支流,流经宕昌县、武都区、文县等两县一区,境内流程.5公里,年径流量93.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32万平方公里。白水江,为嘉陵江二级支流,于文县石鸡坝乡入境,在玉垒乡关头坝汇入白龙江,境内流程.3公里,年径流量34.3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平方公里。白龙江因其与秦岭、淮河同在北纬33°-34°之间,同属1月0℃等温线经过区,此线以南的江河皆不封冻,因而与秦岭、淮河同为中国地理上南方与北方的天然分界线。西汉水,为嘉陵江上游一级支流,流经礼县、西和、成县、康县等4县,境内流程.6公里,年径流量16.7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气候

陇南市气候在横向分布上分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大类型。

北亚热带包括康县南部、武都南部、文县东部,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河谷浅山地区。在这一带有全市两个热量高值区,一个是白龙江、白水江沿岸河谷及浅山区,年平均气温在2~14℃≥10℃的积温-4℃,降水量在毫米左右。耕地面积约30万亩,占全市地总面积的6.7%,属一年两热农业区。另一个是嘉陵江河谷及徽成盆地;年平均气温10—12℃,≥10℃积温3—℃,耕地面积约为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7.8%,为两年三熟农业区。

暖温带包括全市的中部、东部及南部的广大地区,海拔在--0米之间,≥10℃的积温—℃,降雨量-毫米之间,耕地曲积约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3.3%,为二年四熟农业区。

中温带包括全市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主要是宕昌、西和县大部,武都区的金厂、马营、池坝,礼县的下四区等区域。这一区域诲拔一般在0米以上,≥10℃积温小于℃,年最低气温在-20℃以下,耕地面积约万亩左右,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22.2%,为一年一熟、三年两熟农业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陇南是甘肃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境内江河众多,水量充沛,仅年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就有20多条,且落差集中,季节变化小,开发效率高,发展水利水电事业条件优越,前景广阔。

陇南市内有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四大水系,大小河流条,年径流量亿立方米,水利理论蕴藏量万千瓦,可开发量万千瓦,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截至年,已建成大小水电站多座,装机34.4万千瓦,仅占可开发量的15.4%。

陇南又是甘肃水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水资源总量达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量立方米,比甘肃省人均水量多一倍,比全国人均水量(约立方米)多立方米,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生物资源

陇南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境内地形复杂,光热充足,为各种动植物的繁衍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有林地面积万亩,自然生长的树种多达多种,其中珍贵树种51种;境内生息着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20多种。陇南有中药材0多种,历史上总产量占甘肃省的70%以上,最大出口量占甘肃省90%左右;还有银耳、木耳、香菇、猴头菇、薇菜、蕨菜等多种食用菌和山野菜。

陇南境内野生动物种类占甘肃省的一半以上,截至年境内有陆生森林动物约28目91科(亚科)种。其中:有兽类动物7目28科80种,有鸟类动物16目43科种,有两栖类2目8科30种,爬行类动物3目(亚目)12科(亚科)40种。水生动物主要有鱼类4目8科70种。森林昆虫类有24目科2种,蜘蛛类31科(亚科)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异兽珍禽达20多种,包括世界稀少,中国独有的“国宝”“活化石”大熊猫、有“美猴王”之称的金丝猴,以及羚牛、褐马鸡和藏羚、梅花鹿、毛冠鹿、雪豹、大鲵、角雉、蓝马鸡、白马鸡、雪鸡、绿尾虹雉等。其中大熊猫数量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

矿产资源

截至年,陇南市现已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产34种,矿产地处。其中,资源清、储量大、品位高、有开采价值的金属矿有铅、锌、锑、汞、铜、金、锰、铁等,非金属矿有硅、大理石、重晶石、石灰石、石膏等。其中西成铅锌矿带绵延千米,累计探明铅锌储量超过万吨,预测远景储量可达2万吨,是中国铅锌矿超大型矿田之一,平均品位4.5—12%,为中国第二大矿体,现年产铅锌矿含铅3.08万吨,含锌12.95万吨。锑金属储量为14.9万吨,为中国第三大矿体。黄金储量已探明吨,远景储量为吨以上,已探明储量公斤以上的大中型矿床20多处,其中文县阳山金矿探明储量已探明储量吨以上,是中国特大型金矿之一,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金矿;礼县的岩金,探明储量27.8吨,远景储量50吨;文县的砂金,年产量占甘肃省40%以上。

陇南市开发有三大成矿带:一是横亘西和、成县、徽县等县、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7-22公里,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西成铅锌矿带。二是西和崖湾锑矿带,金属储量14.9万吨,占全国8%,储量居全国第三。三是白龙江、白水江流域的黄金矿带,黄金储量70吨以上,是甘陕川“金三角”矿带的核心地区,为甘肃省重要的采金基地。

人口民族

人口

年末,陇南市总人口.81万人,出生率为13.26‰,死亡率6.92‰,人口自然增长率6.34‰。常住人口.41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9.38%,城镇人口79.37万人,城镇化率30.48%。

年末,陇南市总人口.76万人,出生率13.18‰,死亡率6.85‰,人口自然增长率6.33‰。常住人口.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2.96万人,城镇化率为28.16%。

年末,陇南市总人口.23万人,出生率13.08‰,死亡率6.81‰,人口自然增长率6.27‰。常住人口.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8.95万人,城镇化率为26.65%。

民族

陇南市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地区,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彝族、壮族、朝鲜族、满族等民族。截止年,陇南市共有30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7.8%,少数民族总人口为6.13万人,占总人口的2.2%。其中,回族人口3.9万人,藏族人口2万人,分别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3.6%和32.6%。

白马人是古代白马氐族的后裔,是陇南特有的部族。现在承认的白马氐族群分布在甘肃、四川两省,但对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最好的是文县铁楼藏族乡、石鸡坝乡和武都区坪垭藏族乡的傩文化。解放初期被定名为藏族,定名的主要根据是由于白马人与松藩、虎牙等藏民生活区毗邻。较长时期以来,白马人对于自己被称为藏族,普遍存在意见。学术界也就白马藏人的族属问题存在较大分歧。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白马人进行DNA研究后发现,白马人是东亚最古老的部族,其祖先应该来自氐人。

交通

公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陇南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以江武、江天二级公路的建成为标志,陇南的普通公路网络基本形成。8年以来,陇南高速公路建设进入高峰期,武罐高速公路的开通结束了陇南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以成武、十天高速公路的建成为标志,陇南的高速公路网初具规模。

年,陇南市共完成客运量为.39万人次,同比增长5.19%;完成旅客周转量为.8万人公里,同比增长5.59%;全市完成公路货运量为.58万吨,同比增长18.28%;完成货运周转量.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8.7%。

年末,陇南境内有公路条,其中普通国道5条(国道、国道、国道、国道、国道)、国家高速3条(兰海高速公路、平绵高速公路、十天高速公路),省道42条、县道14条、乡道46条、专道12条、村道条,通车总里程.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公里、二级公路.80公里、三级公路.18公里、四级公路02.27公里、等外公路.77公里。在建有渭武高速公路、两徽高速公路等。

铁路

陇南是未来陇东南地区和陕甘川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截止年末,陇南境内建有兰渝铁路和宝成铁路,规划有天平铁路南延线、阳平关至陇南至九寨沟铁路和合作至哈达铺至徽县铁路。

兰渝铁路经宕昌、武都区、文县进入四川境内,贯穿了陇南全境。天平铁路南延线经西和县跨西汉水转向西南穿米仓山后接入陇南站。阳平关至陇南至九寨沟铁路途经康县、武都区及文县,在武都区东侧接入桔柑站,经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县,西端与成兰铁路九寨沟站接轨。合作至哈达铺至徽县铁路兰合铁路合作站引出,向东经卓尼、岷县至哈达铺与兰渝铁路接轨,后向东南经礼县、西和、成县接入宝成铁路徽县站。

航空

截止年末,陇南有在建支线机场1处,规划通用机场3处,规划风景区起降点4处。

陇南成州机场为国内支线机场,机场场址位于陇南市成县城关镇、店村镇和徽县泥阳镇交汇处,主要为甘肃省东南部地区的公务、商务、旅游、货运提供航空服务,兼顾通用航空职能,预计年4月建成投用。此外,“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将新建陇南武都(一类)、陇南康县(二类)、陇南宕昌(三类)三个通用机场;文县天池、宕昌官鹅沟、西和晚霞湖和两当云屏三峡四个风景区起降点。

航运

陇南港有白龙湖、碧口2个港区,内河通航水域分别为白龙江航道、白水江航道和让水河航道,航道总里程为公里,均为通航航段。截至年底,陇南港口共有码头25座、泊位31个。根据《甘肃省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年)》陇南港规划增建码头,建设白龙江碧口库区航运工程,努力实现白龙江主要区段通航。

经济

概况

年陇南市实现生产总值.89亿元,同比增长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3.86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3.32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9.9%。产业结构为21.73:21.57:56.70。

年陇南市实现生产总值.14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位居甘肃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0.31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2.93亿元,同比增长9.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9亿元,同比增长10.8%。产业结构为22.31:23.14:54.55。

第一产业

陇南是中国主要中药材产地之一,野生药材种类繁多,人工栽培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境内有各类中药材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多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誉。甘肃出产的五大拳头药材中,有四大药材均以陇南为主产地,尤以“米仓红芪”、“文县纹党”、“宕昌当归”、“铨水大黄”因其量多质优而名列全国之冠。天麻、黄连、半夏、柴胡、杜仲、贝母、山茱萸、刺五加等都享有盛誉,均为大宗生产。陇南市药材年产多万公斤,产量占甘肃省70%以上,出口量占甘肃省90%左右。当归、红芪、纹党、大黄、防党、野党荣获国家《出口商品荣誉证书》。

年,陇南市粮食种植面积为.15万亩,比上年增长0.05%;油料种植面积34.80万亩,比上年增长0.38%;蔬菜种植面积58.40万亩,比上年增长2.51%。全年粮食总产量.35万吨,比上年下降7.38%,其中:夏粮40.86万吨,比上年增长0.96%;秋粮65.49万吨,比上年下降11.92%。全年肉类总产量8.67万吨,同比下降1.93%;药材产量15.36万吨,同比增长8.55%;水产品产量0.25万吨,同比下降5.57%。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98万亩;水平梯田总面积.15万亩,比上年增长1.08%;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28%。

年,陇南粮食种植面积为.91万亩,比上年增长0.24%;油料种植面积34.67万亩,比上年增长1.39%;蔬菜种植面积56.97万亩,比上年增长2.26%。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2万吨,比上年增长2.97%,其中:夏粮40.47万吨,比上年增长3.97%;秋粮74.36万吨,比上年增长2.43%。全年肉类总产量达8.84万吨,同比减少1.6%;药材产量达到14.15万吨、同比增长9.99%;水产品产量0.27万吨,同比增长14.34%。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8万亩;水平梯田总面积.56万亩,比上年增长0.89%;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65%。

第二产业

年,陇南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4.01亿元,比上年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6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6.82亿元,同比增长2.3%;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38.3万元,同比下降79.8%;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8万元,同比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1.33亿元,同比增长5.8%。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22.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8.30亿元,同比下降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83.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0亿元,比上年增长5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第三产业

年,陇南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2亿元,同比增长10.74%。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4万元,全年旅游总人数达.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08%。旅游综合收入62.45亿元,同比增长27.97%。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50亿元,同比增长9.6%。全年进出口总额为17万元,同比增长72.9%。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1亿元,比上年增长8.25%。

年,陇南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同比增长10.8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81亿元,同比增长9.0%。全年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8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6万元、移动业务总量.54万元、联通业务总量81.91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2.37万元。全年旅游总人数达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5%。旅游综合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36.4%。

社会

教育

年末,陇南市学校总数2所,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在校学生数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5人、初中生人、高中生51人、中等职业学校人、幼儿园人、大专院校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05%,初中入学率87.32%。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为99.65%、99.31%、92.39%。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77万人,同比增长2.91%;初中招生3.25万人,同比下降0.91%;小学招生3.81万人,同比增长5.54%。各类普通高校在陇南招生人,同比增长0.32%,各类普通中专在陇南招生2人,同比下降7.05%。

文化

年,陇南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5个,全年演出8场,观众达万人次;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藏书达80.19万余册;博物馆10个;文化古迹52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29处、市级18处;文物藏量件,其中:一级文物件。

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4个,全年演出1场,观众达89.2万人次;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藏书达83.79万余册;博物馆9个;文化古迹52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20处、市级17处;文物藏量件,其中:一级文物件。

通讯

年,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2.86%和95.68%;数字有线电视用户户,同比增长37.45%。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4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88.65万元、移动业务总量.72万元、联通业务总量62.91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6万元。

卫生

陇南规模较大医疗机构医院、医院等,是陇南市为人民服务的大型医疗机构。

年末,陇南市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个,医院10个、中医院8个、疾病防控中心9个、社区服务中心(站)10个、妇幼保健院(站)9个、卫生监督所9个、乡镇卫生院个。拥有病床位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人、注册护士人、药师(士)人、技师(士)人、其他人。

旅游

陇南气候温和,风光秀美,山资水色兼有北国之雄浑奇峻,南疆之灵秀旖旎。有全国三大天池之一的文县天池,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万象洞,国家级重点保护、甘肃唯一具有北亚热带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被赞誉为“甘肃的西双版纳”;分布于全市各县的官鹅沟、三滩、梅园沟、云屏三峡等自然景点,被人们称作“陇上小九寨沟”。

文化

小吃

陇南群众依托多样化的农作物和农业特色产品,融入独特的地域文化物质,创造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各色小吃争奇斗艳,主要有武都洋芋搅团、米皮、面皮、西和杠子面、宕昌红军锅盔、文县豆花面、咂杆酒、康县罐罐茶、礼县热面皮等。此外还有玉米面面鱼、柴火鸡、酸菜面片、豆花子酸菜面、荞粉、面茶、炕包、荞面叶子、地软耳包子、麦仁酒、荞面、苞谷面饺团、洋芋丝饼饼、韭菜扁食、西和锅盔、豆花子、肉夹馍、烤羊肉串、烧烤嫩玉米、麻辣洋芋粉、鸡汤刀削面、橄榄油拌洋芋、嫩玉米面饼、煎饼卷青椒洋芋丝、面果丸子、武都酸菜汤、面疙瘩等。

地域文化

陇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境内宁家庄遗址,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就出生在陇南的仇池山。以牧马立国的秦人先祖的都邑西犬丘,就在今天的礼县、西和一带。古老的氐、羌民族,曾在此建立地方政权,成为活动中心。汉、藏、回和古氐、羌等多民族长期聚居,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风俗民情。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汉族文化与藏、回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使陇南地域文化呈现南北交融、古今并存的显著特色。

陇南吸引了历代无数文人学士心往神驰,吟咏称颂,名篇佳作,千秋流传。诗仙李白曾往返陇蜀,涉足陇南,留下了千古绝唱《蜀道难》。诗圣杜甫曾寓居同谷,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歌。爱国诗人陆游曾从军河池(徽县),写出了许多激动人心的篇章。大文豪苏轼曾梦游仇池,作诗咏叹:“一点空明何是处,老夫真欲往仇池”,表达了他向往陇南的强烈愿望。

文化遗产

陇南位于甘肃东南部,是中国历史上农耕文化、畜牧文化和渔猎文化交汇积淀的地域。独特的区位优势、悠久的历史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至年,有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次69项,公布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陇南有3项(文县傩舞———池哥昼、武都高山戏、西和乞巧节)被列入其中。甘肃省已公布了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陇南入选的项目总计22项(陇南影子腔、文县玉垒花灯戏、西和春官歌演唱、康县木笼歌、两当号子、康县锣鼓草、康南毛山歌、康县唢呐艺术、宕昌羌傩舞、陇南高山剧、礼县春官歌演唱、徽县河池小曲、武都木雕、礼县井盐制作工艺、成县竹篮寨泥玩具制作技艺、康县寺台造纸术、武都三仓灯戏、武都栗玉砚制作技艺、武都角弓咂杆酒酿制技艺等)。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复发怎么治疗
早期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c/201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