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乞巧,传唱秦风三千年陇南市活

(一)引子

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在现代人眼中,七夕节就是中国的“情人节”,是人们表达爱情的重要节日。但有一个地方,人们对于七夕节,却坚持着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传统,这就是甘肃陇南,一方被誉为“陇上江南”的神奇土地。

(二)陇南乞巧源远流长、久盛不衰,它传承秦人古老遗风,根植于人文始祖伏羲出生地,是从年的历史积淀中凝炼而成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早在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陇南便有人类繁衍生息。西和县境内的仇池山,相传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

而秦人在陇南的足迹,最早可追溯到多年前。

秦人崛起于陇右,据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记载,颛顼(黄帝的孙子)有个后裔称之为女修,女修织布时吃了凤凰蛋而生下大业(皋陶)。皋陶之孙名大费,他曾经参与大禹的治水工程。后来大费被赐姓嬴,成为秦人的祖先。

到商代晚期,秦人先祖就已经“在西戎,保西垂”了。公元前九世纪初(距今约年),秦非子居于犬丘(今礼县红河、盐官一带),因为给周孝王养马有功,得为附庸,封邑于秦。秦人自此建国。

把善织的先祖“女修”尊为“巧娘娘”,美化成善织“云锦天衣”的织女,西和、礼县的乞巧活动,自然而然地传承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和祭祀女祖的遗风。赵逵夫在《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一文中认为,秦文化发源于天水西南的西汉水上游之地西和礼县一带,而这里传承了数千年的乞巧风俗活动,就是秦人文化的遗留。

(三)陇南乞巧独具魅力、生生不息,它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女儿梦想,诉说着一代又一代女儿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以“巧”实现自我价值、改变自身命运的人生追求。

几千年来,乞巧被陇南的女儿们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因而世代相传,衍以为俗。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巧妇”是对有为女性的赞赏和评价,“巧娘娘”是所有妇女心中圣洁的神灵和翘首企望的楷模,“巧”和“乞巧”是妇女改变自身卑下地位,从被压榨的处境中突围的一种现实的路径和高尚的追求。

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下,妇女地位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渠道也日趋多元,“巧”的外延和形式更加丰富,但“乞巧”的精神内涵却永驻女儿心。

一代又一代陇南女儿之所以对乞巧趋之若鹜、乐此不疲,是因为乞巧寄托着她们的人生梦想,述说着她们的心声与诉求。直到今天,在陇南西、礼两县,如果一个女孩子没有参加过乞巧,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缺少了一些东西。

“从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看,乞巧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敬畏自然、尊重劳动、展示慧巧、感恩拥有的精神内涵;从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看,乞巧文化体现了中国现代女性争取平等、自立自强、追求理想、奉献社会的生活理念。”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的一席话,道出了乞巧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四)陇南乞巧程式完整,规模宏大,是中华民族七夕乞巧风俗在当代的活态传承,不但具有极高的学术和历史价值,而且能让广大群众共享精神文化大餐。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很多民俗习惯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然而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陇南乞巧仍然光彩照人、活力迸发,吸引许多民俗专家学者实地研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

陇南乞巧活动的内容包括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等固有程式,每个环节均有歌舞相伴,歌词清纯单一、曲调如诉如求,手舞足蹈,都与农耕生活及其拜祭仪式相关。

在参观完乞巧活动整个过程后,中山大学教授叶春生说:“西和乞巧文化和南方的完全不同,它原汁原味地呈现出了乞巧民俗的整个过程,并融入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活动。”

年赵子贤先生曾说:“西和如此普遍、隆重、持久的乞巧活动其他地方没有,这给女孩子一个走出闺门、接触社会的机会,在古代是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表现,在今天是一种对社会一些问题发表看法的方式,既反映老百姓之心声,也是存史,同《诗经》中的诗有同样的价值。”

(五)陇南乞巧作为中国传统的女儿文化,如今正在注入全球女性全面发展的现代元素,增添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血液,翻开了“走出陇南、走进全国、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近年来,在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进程中,陇南市委、市政府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不断丰富和完善,积极打造“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开发,让更多的人可以切身体验到乞巧文化的真正魅力。

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年6月,“西和乞巧节”被增补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去年8月,以在北京举办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为重点,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今年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以“女儿梦·中国梦”为主题,期间又在北京举办了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陇南乞巧这一千年民俗如今正在积极寻求现代表达。

“乞巧文化敬畏自然、尊重劳动、展示慧巧、感恩拥有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乞巧女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科学态度。乞巧文化争取平等、自立自强、追求理想、奉献社会的生活理念,与世界妇女组织提倡的平等、发展与和平的主题十分吻合。”当传统的乞巧女儿节“遇上”世界妇女发展事业,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便有效对接,完美融合,女性赋权的进步意义进一步凸显。

连续两年在北京举办以乞巧女儿节为主题的高端国际论坛,让全世界更多







































白癜风怎麽治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11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