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大展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宽川镇七人诗

68?诗歌大展:宽川七人诗选

?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宽川镇七人诗选

廖五洲诗歌3首

宽川

沿着峡门一线天走进去

就有一块小小的河谷地带

展现在我的面前

那就是我出生的地方

甘肃礼县宽川

宽川宽川宽宽的梦想下面

窄窄的一块平川

一块平川如古典戏曲里

一介书生哗哗打开的一把纸扇

纸扇上东山的麦子波浪汹涌

纸扇上西山的包谷郁郁葱葱

纸扇上一棵春天的桃树交了好运

纸扇上一堆雨后的泥巴做成了火炉

宽川有烈日下父亲瘦瘦的身影

宽川有半夜里母亲短促的咳嗽

宽川有我儿时歪歪扭扭的脚印

宽川有我少时懵懵懂懂的爱情

宽川世界给了我一个比回忆

更宽广更绵长的一马平川

宽川是大年初一的一副对联

宽川是二月二老龙的抬头

宽川是五月五飘香的艾篙

宽川是七月七牛郎织女的约会

宽川是八月十五月亮的体温

宽川是九月九遍地菊花的灯盏

宽川是十月一坟头燃烧的寒衣

宽川是除夕晚上一盆熊熊的大火

宽川小小世界上的一马平川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休假的日子

我携妻带子回到宽川

热汤热炕热心肠的故乡

好大的一块平川

正象一块擀好的饺子皮儿

把我们一家三口包在里面

陇南杏花

在绿树环绕和酒香飘溢的

陇南

杏花小小的芳唇

含满阳光雨露和春天

一夜之间只在一夜之间

数也数不尽的杏花

从天而降遍布

我魂牵梦萦的陇南

杏花如梦如幻

从农人的庭院和沟沟坎坎上

从春天的额头和妹妹的面颊上

悄然灿烂

早春的风掀开我期盼中的春天

蝉的鸣叫和麦子的浪花还很遥远

少年的心事在牧笛上颤动

让我深深感动的是

年年陇南岁岁陇南

蝶也翩翩蜂也翩翩

多像我喜欢的小小文字

用飞翔的姿势歌颂

我阳光下的陇上江南

杏花深处是村庄是

一年到头都在阴历中

伸腿展腰的庄稼和朴素的农事

杏花脚下是我踏破铁鞋

也走不完的大山

渴望河流

我生活的小城

失去了河流

一条较为宽阔的河道

像一节失血的柔肠

在小城腹部穿过

没有了河流

就无所谓此岸彼岸

桥梁像一个摆设

虚拟着河流以前的模样

没有了河流小城

就失去了卵石和相应

的空气

就失去了弯月的倒影和

幽雅温柔的精神

渴望河流

渴望河流带来的歌声

渴望粼粼的波光

照耀我生活的这座小城

渴望潺潺的流水

浸润这座小城里的父老乡亲

廖五洲(.6--.4),男,汉族,甘肃礼县人。曾任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民盟甘肃省委委员、陇南市政协常委、民盟陇南市委员会副主委、陇南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员。

庞彩芹诗歌3首

路遇乞丐

他此刻正斜坐在最后一级台阶上

抑或是第一级台阶

这取决于我是向下还是向上

他的身旁是一堆破烂的什物

就像是我的眼中,满眼是可怜的人

是破碎,残缺

宛若一堆零碎的布片

正在等待那双缝补的手的靠近

我路过他,就像是路过一座庙宇

一间佛堂

这是正午时分,我知道他已饥饿

就像庙宇、佛堂里面的空

我给了他一张钞票

就像是在庙里佛堂刚刚上了一炷香

我得救是因为我救了他

这也是得救的一条路径

卡在枝桠间的果实

想要从怪兽的口里挣脱

需要积蓄足够的力气

这场拔河赛的另一端

是虚无,眼下

你和它四目相对

僵持着

你只是一颗被采摘的手

遗漏了的果实

卡在这场进行时的枝桠间

不要被压榨出红泪

不要喊疼

更不能消失于无形

要将它幻化为一粒片剂

一只自我拯救的手掌

一句经典语录的旁白

站在立交桥上

立交桥

这伸长的手臂

它向上的一面

将我托举到彩虹的高度

在时空的某个空隙里

我朝下望去

车流从桥身下面穿过

和桥有了瞬间的交叉

又不回头地离去

宛若下一轮车流的迎面而来

和又一次交叉

而和我在立交桥上相逢的人

就像是一片雪花

与一缕饱满的阳光的重叠

瞬间,又走向各自的出口

而出口

又成为另一个人的入口

庞彩芹,曾用名:庞采芹,女,汉族。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年开始创作并发表诗歌,作品散见于《飞天》、《星星诗刊》、《长白风》、《中西诗歌》、《陇南》等报刊杂志。有作品收入诗集《上升的岛屿》、《甘肃省建国50周年文学作品选?诗歌卷》,《甘肃的诗》等选集。已发表诗歌、散文多首(篇)。年出版诗集《月影星痕》,年9月出版诗集《线装的女人》

思语诗歌三首

老杨树

漫长的五月,

风吹过脸颊,

浓浓的热让人透不过气来

躲在门前的老杨树下,

不敢抬头遥望万里无云的天空

老杨树被如火的娇阳,

肆无忌惮地爆虐着

但她毫不畏惧!

挺拔直立,

用她茂盛的绿,

抵抗着火红的阳。

五月的每天总是如此漫长,

漫长得让人几乎倒不清时差

每天躲在老杨树下的我

爱她的一枝一叶

爱她永不低头的勇敢坚强

我感恩有她的呵护

感恩她陪我度过一个

又一个漫长而酷热的五月

老杨树啊

如果有来生,

我一定会是你的化身

为更多的人遮阳挡风!

同学情

曾经校园里嘻笑追逐的身影

畅谈淋漓的期待

尾尾诉说的心事

翘首期盼的未来

都被匆匆的时光收进了记忆的兜

取而代之的是柴米油盐

相夫教子

忙碌让彼此忘记了

曾在懵懂中信誓旦旦许过的未来

时间悄无声息送走了

迷迷糊糊的无数个春夏秋冬

曾经妈妈的女儿

已变成了女儿的妈妈

流年滑过记忆的窗口

突然停住了脚步

于是

老去了无数过春夏秋冬的我们

重拾了儿时的记忆

虽然脸上多了几道褶子

头上添了数丝华发

可微微迟顿的手脚

依然努力踏出了夕日的矫健

虽然每张不再如夕日般细腻的脸上

写满了苍桑与岁月刻下的印记

可还是笑出了

曾经从未有过的懂得与快乐

亲爱的姐妹兄弟们

“同学”二字将是我们

一生都要速写的名词

同学情谊

将是我们一生铭记与牵念着的

至深情怀

恋雪

是我对你的幽怨太深了吗

还是你终于发现

不来看我真的太久了

不然你怎么会来的如此大方

如此肆无忌怠

久违的熟息

沉长的等待

终于让我无法抗拒

在这初春的阳光里

你给予我不该有的惊喜

迎门而出

还未来得急梳洗

就被你拥入怀抱

枕着你宽厚的胸

感受着你柔柔的体

聆听着你粗旷的呼吸

望着你菱角分明的脸庞

欣喜于你的英姿飒爽

我醉了

亲爱的

你终于还是

按着我期盼的样子来了

曾经积满心头的怨

曾经无言怒斥的恨

曾经千万个为什么

在这一刻

都被你宽阔而又

软绵绵的拥抱

融化得踪迹全无

好想时间能在此刻停留

好想永远躺在你软软的怀里

任你轻轻的吻洋洋洒洒地

肆无忌怠地亲吻我

陶醉的脸颊

思语,本名赵慧娥,女,汉族,年11月7日出生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马元乡,现居礼县宽川,酷爱文学作品,喜欢写诗歌、散文。

廖月生诗歌三首

回家

世路再长

只要把娘给的姓名

附属在一张难求的车票上

风景再美

莫过于坐上连结城乡的大巴

任车窗的玻璃

挤扁鼻梁骨的

那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一条幽深的峡谷

如同此刻间

我伸长脖子的咽喉

抑不住的一声娘

把一个幸福的宽川

喊得泪雨纷纷

人世间

有的人,见了

不如没见

有的人没见

却天天想见

心与心的交融

无需太多的言词表明

往往只是一个眼神

或曰,回眸一笑的

那个一瞬

拉杆箱里

装满了日子的晨昏

连接城乡的大巴

载着忐忑的心跳

在铺满红尘的山路上

头也不回地驰骋

再弛骋,直至

锄头够不着的地方

谁是谁的依靠

谁又是谁的內心

而此刻,夜的深处

窑洞的灯光

塞滿了时间的空

却看不见,人面

用桃花一样的绽放

伪装起来的

不要

不要把话

轻意的吐出

贝壳里含了很久的

才是珍珠

倘若,被善意的谎言

巧戏成红楼一梦

且不要用泪水消炎

曾经的伤痕

回过头来,只要

目光里佩带一把锋利的剑

心中,再触一道警卫的墙

一切仍是自然的本能

亲爱的朋友

九百六十万的国土

辽阔啊,蓝天白云下

绿草茵茵的地方

哪儿不能放飞你的风筝

哪里,都生长着

伸开双臂拥抱你的

迎客松

廖月生,男,汉族,生于年,甘肃礼县宽川镇人。年应征入伍,次年在军内报刊发表诗歌《我是军人》等多篇。年起,在《陇南日报》,《祁山》《礼县报》,《北京体育大学报》等等发诗数十首。现务工北京。

马骋诗歌三首

远嫁的妹妹

你走了,穿着婚纱,带着满脸的幸福

毅然决绝的,跟着一个男人

一个你认为可以依靠终生的男人

远嫁他乡,眼眶里溢出的泪水

好像有点眷恋,有点不舍

母亲的不忍流泪和父亲的故作坚强

在你踏进小轿车的哪一刻崩溃

两位老人心上的一根线

迢迢千里,越扯越远

心尖尖上被扯出的疼

不敢那怕是轻轻地叫唤一声

没有娘家人的日子

寂寞和思念在冷清中疯长

眼泪能诠释啥啊妹妹

电话里的问候,金钱的安慰

怎抵得上亲手侍奉的

一盅清茶半碗热汤

暮色苍茫马家崖上

两个模糊的身影仍在

向远方眺望眺望

二婆婆

二婆婆死了

死的让整个山村疼断了肠子

二婆婆是自寻死路的

生了十一个孩子只活下四个女儿

抱养的儿子没入了城市的繁花

她洗衣服时,被媳妇把一盆凉水

连同对儿子的怨气从头灌下

二婆婆的衣服结了冰

二婆婆的心结了冰

二十一天水米未进

活活做了饿死的鬼

二婆婆会接生

是山村唯一的拾娃婆娘

记不清她上了多少媳妇的炕

拾过多少山村的娃

给她守夜的人出奇的多

给她守夜的人都含着眼泪

二婆婆走的那天晚上

我紧紧地一直握着

她那只干枯的手

干瘪的眼眶,挤出一颗

浑浊的泪,手慢慢冰凉了

多年以后,这颗泪

就一直一直??????

挂在我心上

父亲的雪

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扫到一边

腾出一片干净的地方让雪落下

纷纷扬扬的雪总会落在

我们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

冬天,父亲会放下一年的事情

用那只冰凉的手

从头到尾抚摸自己的一生

寒风吹彻,从家里带出的温暖

被风搜刮的一干二净

雪爬上了父亲的两鬓透彻的寒冷

分明让我感到他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

冬天总是一年一年的弄冷一个人

让他见不到一片抽芽的叶子

偎在土炕上,抱着火炉

父亲品尝着儿孙的孝心

雪越下越大

温暖在三间矮土屋里弥漫

冬天被慢慢的暖热

马骋,男,汉族,甘肃礼县人,年在《语文报》发表处女作《爷爷》。后在《星星》《诗歌报》《开拓文学》《天水文学》等刊物发表诗歌三百余首。

驰子诗歌三首

卵石醒而不眠

官鹅沟水

从游人眼睛里流出去

左旋右绕,鸟鸣或者白云

被抛弃在山涧之中

流水从急到急。卵石醒而不眠

像自媒体时代的一些人。而更多的

在官鹅沟,对飞流直下的阳光

对阳光缠绕的岩层,用一个字

读的清楚

三千尺以外的银河

盛夏七月,儿子说:姐有点冷

在住着官鹅两家人的地方

在海拔四千米的地方。女儿说

那不是白云。卵石醒而不眠

那是灵魂的圣洁之所

.7.23

飞流直下

阳光直下。流水摔疼的地方

卵石用各种方言,唱着羌歌

灌满窄小的峡谷

方言身后,峡谷亮出

女儿小小的脚丫

接住流水,刺骨的不仅仅是喊出的疼

阳光冰凉

小小的手在我的手中

流水在我的手中。七月的官鹅沟

——流水站了起来

女儿托着流水,在朋友圈

大喊了这一句话

.7.23

流水摔碎了斜阳

六点之后就往回走了。归途的人

在倒立的流水边

双脚踩疼了飞流直下的阳光

闲情逸致。想起这个词语

在居住着官鹅两家人的山涧

小小的儿子就紧紧地眯上了双眼

在流水的归途中。伸开的脚丫

我的姐姐我的妹妹

我小小的女儿。用力的踩着,大声喊着

千丝万缕的斜阳

在官鹅家的山涧中。就着

直立行走的沟水,飞流直下的阳光

一个人在窃窃私语

——流水摔碎了斜阳

.7.23

驰子,男,汉族,甘肃礼县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作家协会会员。诗歌在《星星》《飞天》《中国诗歌万里行》《山东文学》《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西部作家》《南方诗人》《中国诗选刊》《中国文学》《金城》《天水文学》《开拓文学》《阵地诗报》《山东诗人》《甘肃诗人》等网媒纸刊发表。有诗歌收入《诗探索年度诗选》《中国诗歌年度诗选》《当代精美短诗百首赏析》《中国诗歌选》、出版诗集《小镇记事》,获甘肃省第五届黄河文学奖。

南山牛诗歌三首

六月的风

最好是一只叫“旋黄哥儿”的鸟

风雨兼程的赶在“立夏”就

急急地来了来了

那“旋黄旋割”“旋黄旋割”地呼唤

就沿着草帽的边沿不住地提醒你

有关庄稼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事儿

直到你的脚步匆匆忙忙

比她啼血的提醒还急的时候

最好是收割的姿势

弯成为镰刀然后

把镰刀放在一块年老的石头上

恰到好处地磨吧天长

日久地磨吧心平气和的磨……终于

将端端正正的身子磨成一张

老镰刀的时候

最好是一台气喘吁吁地“小四轮”

转欢了圆圆的碾麦场

一条油津津的黑毛巾左肩上

换搭在了右肩上碾场的人啊

忽然就想起了伟大的父亲

那一句不朽的格言来说

“你顺风吹火逆风扬场

逆风就是对着风干

你听不听话”的时候

最好是一顶

上了些年岁的草帽子

从头上一把扯下来左右

摇啊晃晃啊摇

六月的风哟就

开始吹了吹了

就吹开了你五谷丰登地想

——你的千万只汗眼眼里的爽快

就开放成一朵朵幸福的花儿……

晒粮食

一年四季闲闲的院子

等的就是这个六月

就是六月里晒粮食的忙

——忙忙的妻子

脚步一如锅里炒菜的铲勺

一把老扫帚样的身子过来

过去放下竹箩

又匆匆忙忙地端上了簸箕

头上一顶遮风遮雨

遮太阳的旧草帽

却怎么也遮不住她

风风火火的臭脾气火爆得

像晒满了一院子的粮食们

一个劲儿地噼啪作响

坏就坏在那一群不劳而获

贪腐成性的麻雀们

简直是无法无天目中无我

匆忙的妻子正在匆匆忙忙做饭时

我低头刚写下“粮食”“麻雀”两个词

它们就钻进我诗歌的空子里偷偷摸摸

惹得妻子发了一火

又发了一火

有几点火星子

明显地溅到了诗人身上

灼得我的一首

有关晒粮食的小诗

伤痕累累的

好像还有点

气呼呼地样子

打碗碗花

你算什么花儿呢

一辈子和草结帮搭伙携手

并肩联姻成亲的

谁还把你当花一样伺养着

谁还把你当花一样欣赏赞美

而且更多的时候

你还不是一苗好草

常常低低地活在

草的门下

好在也有些开花的想法

年年赶在日子的青黄不接时

就端出一只饭碗的样儿

枝枝蔓蔓都像农家的手脚

天天似乎都急急地

想从土里刨出些什么来

其实你啥都清楚得很

——以食为天的我们

有天就有了一切

头顶上的那块天啊

早就给了一只吃五谷

种五谷的好碗碗

只要用心端上

七老八十都还在位子上呢

谁还能轻易地让你下岗来

谁还能轻而易举地打破

这个铁打的吃饭碗……

南山牛,男,汉族,礼县宽川镇蒲家山村,农民诗人,出版诗文集三部。

百度:礼县宽川

宽川镇位于县东部,总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80亩,其中有山地.9亩,川地.92亩。总人口3.5万人,下辖29个行政村:宽川村、冯庄村、冯山村、上寨村、廖寺村、大树村、远门村、阴坡村、北坡村、宋集村、燕家村、张杨村、郭集村、王家村、峡门村、双崖村、蒲上村、下湾村、马河村、新文村、火烧寨村、陈集村、朱河村、陈庄村、白家村、闫家村、童集村、杨山村、郭山村。机关驻地宽川街(北纬34°09′东经°30′),距县城50公里。明为碑楼里,年置宽川镇,年为宽川乡,年成立宽川人民公社,年又改为宽川乡。年建镇,   境内山势延缓,南高北低,除宽川河岸边及部分河谷地区外,全为干旱山区,属黄土梁峁沟壑地带,土层较厚,平均海拔米左右,无霜期约天,是县内主要产粮区之一。年粮食总产.63吨,工农业总产值.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为主,荞麦、燕麦等次之。特产大麻,色泽洁白,质地柔软,在附近享有盛名。

陇上犁点评

礼县宽川与我的家乡西和马元是一山之隔,两地的乡亲互相赶集、通姻,但我至今没去过宽川。这并不表示我的孤陋寡闻,因为那儿有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雷贯耳,且有些是我的良师益友。廖五州老师在九十年代初就与我相识并教诲多多,可惜中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五州老师夫人庞彩芹是西和人,诗思敏捷,著述甚多。南山牛兄耕地务农,诗文俱佳,是我的忘年交。马骋、马驰是弟兄诗人,多年坚持创作,成绩斐然,堪称诗坛佳话。赵慧娥是我的马元老乡,嫁在宽川,诗作清新可读,廖月生的诗来自生活又富含哲理。这次大展,托南山牛诗兄组稿,由于牛兄电脑不熟,时间仓促,可能有些宽川诗人未能约上稿件,未免有遗珠之憾。无论怎样,宽川都是一片诗性的土地,人们都在诗意的栖居,诗人们的精彩诗作,又为家乡增色不少!

.10.10于西和作茧斋

西汉水文学

智慧的视野诗意的栖居

责任编辑:陇上犁投稿邮箱:

qq.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北京哪有诊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14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