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秀陇南
当我写下“陇南”这两个字的时候,眼前出现的是大片大片葱茏的绿色。在陇南的那些日子,那种水润润的绿色,经常让我恍惚,让我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陇”是甘肃省的简称,陇南自然就是甘肃南端的意思了。
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甘肃的色调是黄色的,是一望无际的黄沙,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寂寥的戈壁,是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豪放的悲壮,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甚至那里的灵动也是黄色的,是沙漠驼铃,是广袤大漠低处微小的泉,是黄河的浊流,在土黄色的峡谷中奔腾。
而当我走进陇南,走进陇南深处,当我看到满眼青山绿水,当我周身都被清凉的晨风和柔暖的午风吹拂,当我在山林里深深呼吸,我深深体会到:我太无知了!
作为资深媒体人,我以为我去过很多地方。作为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我以为我的阅读量足够大。作为在大西北长大的孩子,我以为我是了解甘肃的。但我不知道陇南是这样一个美丽的所在:处在大山深处的陇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陇南,自带质朴本真清纯气质的陇南,如同遥远地方的一个陌生的姑娘,远远地,你看到的是她模糊的身影,一旦你靠近她,她明快的笑容会打动你的心。我就是这样,被陇南打动。在行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脑子里面有了一个关键词:深秀,深绿陇南,秀比江南。
如果你也对陇南好奇,那么,请跟我来。
官珠与娥嫚相爱的官鹅沟
我们到达陇南的第一站是宕昌县,宕昌“宕”在这里应该读做tan,自古在这里就是这样读的。
宕昌最富盛名的是官鹅沟。初来乍到,我询问官鹅沟名字的来历,就听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宕昌在古代曾经是宕昌国,是古羌族人的政权,这里也曾是氐人的聚居区。
这个故事就是关于羌族姑娘和氐族青年之间一段凄婉动人的传说。故事就发生在官鹅沟,当时官鹅沟有两个寨子,一个是氐寨阴坪寨,一个是羌寨鹿仁寨,美丽的羌寨公主娥嫚和帅气的氐寨王子官珠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官鹅沟的每一处,明湖、公主湖、情侣湖、燕子湖、月牙湖……湖湖相连,瀑瀑相依,都是官珠与娥嫚爱情的浪漫地。可造化弄人,鹿仁寨和阴坪寨两寨寨主为夺草场地盘,你杀我打,怨结积深。就当两寨主暗下决心,决一死战时,这对恋人挡住了各自父王的箭,缓缓倒在了他们的面前。两寨主幡然醒悟,从此,和平永降两寨,人民和谐相处。
为了纪念为和平而牺牲的这对恋人,从此两寨的人们把这里改叫官鹅沟,一直流传至今。
或许老天爷为了抚慰这对情侣,官鹅沟从此水流不断,瀑布成群。
一路走来,每隔几十米至几百米,必有瀑布迎面而来。最有气势者当属九天飞瀑,一条溪水从百丈悬崖口直落而下,势不可挡,声音响彻山谷,水雾弥漫四方。几十米开外,一股凉意迎面而来;十米开外,水汽扑面而至。
从瀑布下小路上通过,仿佛穿行水帘洞,等到过去了,猛然发觉身上外衣几乎湿透。回首望去,白练飞舞。
虽然单独把这里的山、水、潭包括单个瀑布拿出来,都不算绝顶的景致,但是这些瀑布组合起来,却足以给前来游览的人美妙的视觉冲击。
包罗万象的万象洞
万象洞位于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南岸露骨山的半山腰,高出白龙江米,洞内湿潮润滑,间有小溪流泻,叮咚之声不绝于耳。也许是洞两端相通的缘故,洞内氧气充足,全年恒温14℃,实是旅游避暑的佳地。根据地质专家考证,万象洞已有2.5亿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最大、景致最佳的特大溶洞,是中国“北方第一洞”。因洞内洞中有洞,乳石遍布,森列多姿,宛如包罗万象的阆苑仙宫而得名。
万象洞又名仙人洞,五仙洞,相传五位仙人曾在此修炼。属典型的岩洞地貌。洞内深不可测,地形复杂,曲折迂回。小者高阔不足1米,仅容一人爬行;大处高轩宏敞,纵横百米之外。约36万平方米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遍布。
进入万象洞,好比打开了一部充满诗情和美感的画册,每翻开一页,都令人称奇和陶醉。画册的封面是洞上方刻的“别有洞天”和赵朴初题写的“万象洞”。进到洞内,就会被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所震慑,这里的钟乳石奇形怪状,光辉耀眼,或如旭日,或似晓月,或若云霞,或恰仙草……放眼望去,处处奇珍异宝,花海果山,怪禽稀兽,五谷丰登,真是万象竞秀。
在这里,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你说山,那里就有各种形状的山;说水,就有奔腾的海和流淌的河;说树,就有树,树上有飞鸟;说桥,就有桥,桥上有行人。
从洞内纪游题字来看,洞内留有北周、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多面,诗词题刻首记多首,对万象洞奇景倍加赞赏。其中清代武都人贾廷管的《万象仙洞》曰:“不是人世间,包罗万象天。卧龙何日起?玉柱几时悬?谁凿鸿蒙窍,空留丹灶烟?洞深苔不滑,何处遇神仙?”
看得见乡愁的张坝古村落
张坝古村落,那里紧邻裕河,现有的旧民居是典型的陇南木架子房。因受“地震”的影响,原住村民已经搬离到附近的新住宅里。
原来的老宅,呈现出沧桑的古意。人走在安静的村庄,不期然就回忆起从前的时光,那是一种活生生的老照片的韵味,过去和现在,时空在此交汇,以一栋栋老屋的形态站在山腰上,站在树林里。
站在黄土墙下,我想,这些几百年的老屋里,都曾走出过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说着怎样的方言?他们穿着怎样的衣服?他们共用一个脱谷的石滚子,是怎样排使用先后顺序的呢?他们家门口的小石磨,磨出的豆腐是不是格外好吃?那兄弟两家的院子里以零落的几块石头写意地划分个你我,平时是不是你家我家随意进出?还有老屋里大大的锅灶,那里是婆婆和媳妇一起做饭的吗?村里的空地上也曾经有很多小孩子玩游戏的吧?就像我远去的童年时光那样,一大群孩子,玩到天黑才回家。这些裕河老屋,也是有灵魂的吧。
张坝村是真正意义的传统村落,风光优美,原汁原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看多了精致的商业化气息浓郁的古村古镇后,这样的“陈旧美”和“原生态”令人感概,古村落、旧民居承载着中华古老传统文化,在这里能看得见乡愁。
菩提树护佑花桥村
小桥流水人家,白墙青瓦红檐,恍惚间我以为自己身在江南。这是陇南康县花桥村。
走近花桥村,村落依山傍水,绿树成阴,生态环境十分优美。花桥村是康县打造“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的美丽乡村之一。漫步村里,宽阔平坦的道路,静幽的索桥,干净整洁的院落,设施齐备的广场,还有那白墙青瓦散落在青山绿水间,美得让人陶醉。
在花桥村内有一颗古老的菩提树,相传已有多年的历史,树下有一户蒲姓人家,这棵树得到了这户人家的长期浇灌和施肥,茁壮成长。有一年,村里雷雨交加,洪水爆发,这颗菩提树庇护了这户蒲姓人家,自己却遭受了五雷轰顶,遍体鳞伤,树枝全空,空着的树洞可以看到另一边。之后,通过村子里人们的精心呵护,菩提树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外强腹空,枝繁叶茂。从此,这棵树便有了灵性,成了群众心中的一颗神树、许愿树,具有了佛家的普渡之怀,一直保佑着村里人们的平安和吉祥。如今,和花桥村所处的大山一样,千年菩提树也因乡村旅游开发而焕发新生,并吸引了外界广大游客的观赏和祈愿吉祥。
还有梦中的橄榄树
橄榄树之于我,几乎等同于诗和远方。小时候听齐豫清冽的歌声,对三毛心心念念的橄榄树就充满了向往,那时不知道橄榄树是怎样的树,只是模糊地知道鸽子衔着橄榄枝,代表和平。
真正认识橄榄树,是在西班牙,我想象着三毛当年的心情。当她万水千山走遍,是不是还只能看到橄榄树?如同认识那么多人,心里还只有荷西?
这一次在陇南武都区,意外地看到大片的橄榄树。橄榄树一眼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叶片银绿色,让人感到仿佛总有一层灰尘。但当你知道了武都橄榄树的来历,肯定会有另一种感觉。
年3月3日,周恩来总理从阿尔巴尼亚引进橄榄树到中国,并亲手栽下第一株油橄榄。50年风雨,中国油橄榄已形成产业化。
陇南是全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其下辖武都区被国家列为全国三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年,武都开始种植油橄榄。作为中国四大油橄榄产区之一,其发展经历了前期试种,后期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陇南市武都区随处可见橄榄树,橄榄油产量占到全国橄榄油总产量的九成。
车过处,橄榄枝条掠过,我脑子里一直回荡着歌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蜚声中外的摩崖石刻《西狭颂》
西狭颂风景区位于成县西,这里自然风光清幽绮丽,青山对峙,涧流清澈,一汪汪潭水似明珠相串,一挂挂短小的瀑布迭次相连。
《西狭颂》所在的鱼窍峡,两岸峭壁如削,折叠对峙,一泓中流,迥转、飞扬、旋卷,跌宕多姿。在这条幽深奇特的峡谷中有一座飞檐凌空、古朴挺拔的古建筑——《西狭颂》碑亭,蜚声中外的摩崖石刻《西狭颂》便置身其中。《西狭颂》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郙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碑帖是碑刻的拓片,现在保留下来的汉代碑刻原石寥寥无几,凤毛麟角,而《西狭颂》就是其中之一,是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西狭颂》全名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峡颂》,俗称《黄龙碑》,镌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了,它刻在一块崖体凹进,表面平整的石壁上,宽厘米,高厘米,上有“惠安西表”四字篆额,正文阴刻20行,字。每字约4厘米见方。纵观全篇,汉代隶书真迹清晰可辨。碑文除记述东汉武都太守李翕的生平和屡任地方行政长官之卓越政绩,主要颂扬了他率领民众开通西狭道路、为民造福之德政。碑文描绘了西狭山路的险阻,叙述了李翕由感叹而下令有关官吏奋力修路,凿崖清障,削高垫低,截弯取直,终于开通新路,行人欢腾,歌颂功德等等。
《西峡颂》摩崖的另一珍贵之处在于它保存完好。历经多年,《西峡颂》在原来的位置上保存完整,主要是因为碑体凹进崖壁几米深,上凸下凹,即不被日晒,又避免雨淋。碑刻位于半崖,曾被藤萝遮蔽,一般人很难接近,后来还是被樵夫所发现,举世闻名的《西峡颂》才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西峡颂》碑刻字体清晰,简洁古质,结构美观,刀法有力,是书法艺术的瑰宝。碑文和书法均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和临摹鉴赏价值,在国内及日本等国掀起了《西峡颂》研究热。
秦始皇西巡登临鸡峰山
鸡峰山又名鸡山、鸡头山,可与“西来第一名山”的崆峒山媲美。鸡峰山以奇峰孤耸,状若鸡头,高入云际、秀美壮丽。整座山峰林木荫郁,层峦叠嶂,故有“鸡峰耸翠”之美称。
据唐李泰《括地志》载,秦始皇西巡陇西,登鸡头山,即为此峰。清乾隆《成县新志》记载,秦始皇登鸡头,公子扶苏吹箫引凤于此。
登上鸡峰山,但见层峦叠嶂间松竹苍翠,溪流潺潺,殿阁重重,云霞千朵。山南麓坡度较缓,茂密的马尾松、油松漫山遍野;北部横岭壁立,俯临成川川塬充满生机的沃野平畴;中部峰峦起伏,气象雄浑。
据介绍,雾天看鸡峰山,奇中更奇,奔涌不息的云海中,茫茫鸡峰山只露出嵋洛峰峰顶和峰顶上悬空静立的那座普贤殿,其中群峰都沉到云海底层,偶尔飘逸出淡淡的山脊和山脊上迷离恍惚的山寺幻影。我们来的这天没有雾气,小有遗憾,只能暗自希望下次有这样的好运气看到奇景了。
大美忘言云屏三峡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两当县的云屏三峡。
云屏山的美,我不愿去描绘,我觉得无论用什么词语都是苍白的,都不能表达我在云屏的感受。我只知道,到了云屏山,我的心情彻底放松下来,作为采风者,甚至不去留意每个峡谷的名字,只是沉浸在云雾缭绕间。
也是因为到了最后一站,更加珍惜在陇南的时光。黄昏,我行走在木屋基地,舍不得把时间用来休息,我光着脚,在清凉的小雨中不打伞,用相机拍,用手机拍,张开双臂,让草木和花香随着清风吹进我的心,让潮润的气息湿润我的眼睛。清晨,在鸟鸣中醒来,拉开窗帘,阳光像热情的孩子一样冲进我的房间,湛蓝的天空干净到像童年一样,让我满心喜悦。
在这个深呼吸小镇,只要深深地嗅深深地沉醉就好。这,也是整个陇南的休止符了,如此美好。
今年底陇南成县机场就有望建成,通航的日子指日可待,更多远方的朋友会很方便地来到陇南。
陇南的当地人总喜欢说:早知有陇南,何必下江南。陇南人是自豪的。当我走过看过呼吸过,我知道,陇南人的自豪是有理由的。由于时间关系,陇南还有很多好去处都没法去了。听了他们的话,有些遗憾,也有了下次再来的念头。离开陇南的时候,看着一路随车退后的深绿色,我已经开始怀念,怀念这个世外桃源般的陇上江南。(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图片支持!)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1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