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错过的陇南美食小吃篇
美食,本来就是美好生活最直接的体现,生活不美,何来美食?我们念念不忘的那些灵魂美食,背后一定是自己生活的写照,不一定要过的多么好,但温馨、甜蜜,有了这些就足够了。原来美食,真的可以成为你的“时光机”。带你回到过去,触达你的灵魂。美食不分贵贱,只要觉得好吃就是美食,能够带给人幸福感和满足感的就是美食,品尝美食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味蕾的需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馓面饭
馓面饭,也叫馓饭,是甘肃人常吃的一种食物,尤其是在天水、陇南一带。可以这样说,在甘肃陇南成县,很多人都是吃馓面饭长大的。馓面饭是用玉米面做成的面粥,用上好的新玉米面做出来的馓面饭有一种清香扑鼻的玉米香味。
馓面饭是冬天里的好吃货,那是因为做起来省事,吃起来暖和。早年,馓面饭是农村人天天顿顿必吃的主食,有点酸菜就行了,那有那么多的讲究;现如今成了城里人改顿的菜肴。
粉鱼
将部分玉米面加水调成糊备用;大盆盛凉水备用;漏瓢清洗干净备用。圆底大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将馓面饭的面糊倒入沸水中,再次煮沸后,一点一点加入玉米面,在加入的同时要不断地搅拌,直到上劲后方可。通过漏瓢将上劲的玉米面漏到盛有凉水的大盆内制成粉鱼,都漏完后,再投两遍。将粉鱼放到大碗内,浇上凉汁即可食用。
油茶麻花
油茶,是坊间特色小吃。以小麦面粉和杏仁或油炸豆腐干加花椒粉等调味料,用清油炒熟熬成汤。油茶养人,肥人,是瘦人想胖起来的首选食品。所以常吃者无不细皮嫩肉,精神状态非同一般人。
麻花是油炸食品之一,外形呈铰链形,故又称“铰链棒”。是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熟即可。麻花金黄醒目,甘甜爽脆,甜而不腻,口感清新,齿颊留香;好吃不油腻,多吃亦不上火。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油茶以小麦面粉和杏仁或油炸豆腐干加花椒粉等调味料,用清油炒熟熬成汤,再将现成的麻花下到煮好的油茶中,舀到碗里后面上撒上芝麻,杏仁,黄豆,花生、核桃颗粒等配料。麻花在油茶中一泡,绵软,可口,芳香,绵软后,味道更为鲜美。
火烧
扁圆如烧饼,分为火烧(无馅)与肉火烧,多见于北方,火烧到了成县自然要于本地的饮食融为一体的,成县地处中华腹地,东接关中,南连巴蜀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这一方水土虽名不见经传,却也常年旱涝保收,人们在闲暇之余琢磨点吃的花样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成县街头,“火烧”是一种独特的风味食品。这种“火烧”选用上好的面粉作原料,辅之以清油、调味品、核桃仁等佐料烙制而成,形体略小,通身白而微黄,外焦内虚,皮薄层多,食之酥香可口,口味极佳。
等这一锅火烧出炉。老板的熟练的铲出一个,用麻纸包着递过来,双手接住,顿时周身暖意顿生,平持,上下颌一发力,外层的脆皮便不规则的迸裂开来,里面的热气随即满满地充盈着口腔,酥软的内芯伴着香脆的外皮,中和在一起那种感觉是不可言喻的,很象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一缕浓香,一缕温馨”。整个火烧吃完了,不掉一点面渣。
成县凉粉
荞粉,色酱红,如老人饱经沧桑的脸。
荞粉用荞麦面为主要原料。先说制粉面,将荞麦用水喷湿,搓破皮,倒入盆内清水中揉搓慢洗,然后用细箩滤去黑色的皮,在盆中沉淀,倒去浮水,晾晒干,粉面制成。
油糕
色泽金黄、皮酥肉软、油而不腻,香中有甜、老少皆宜而享有盛名。
制作方法:取白面、糖、油、水为原料,先将水烧开,然后将白面粉倒人沸水锅中拌匀,待烫面用手摸不粘时,翻倒在面案上。凉却后,克烫面兑克干面,揉匀堆放起来,天热时放2小时,天凉时放4小时。然后包糖馅后压扁,投入油锅文火炸制,外皮炸成金黄色后捞出,用刀切成小方块即可使用。
甜浆!(咸豆浆粥)
豆浆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传统和广泛的认知度。有关豆浆发源与功效的说明最早在中国古代文献《本草纲目》、《淮南子》、《延年秘录》上就有记载,其在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并在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时期传入日本,宋朝时传入朝鲜,十八世纪传入北美、非洲,逐步成为世界性大众食品。
成县的豆浆和其他地方不同,是豆浆+大米粥+黄豆,并以椒盐为作料做成的豆浆粥,别有风味。
埋沙馍馍
石子馍在成县是常见的街头小吃,但是成县的石子馍馍细小,不像别处那么“粗狂”,又称“埋沙馍馍”。石子馍是用烧热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