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九省区与黄河记忆桩
黄河源
天似苍穹云海库
饱含四海天地水
安置三江源头地
源头活水滚滚流
黄河,世世代代滋润着大地、哺育着人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炎黄儿女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华夏民族之树绵延不断的根!
千万年生生不息的黄河,哺育了亿万亩肥沃的良田,同时也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黄河源于千万泉眼,涌出千万条水流,不断流淌形成细流,细流汇合变成千万条支流,支流注入主流,汇聚成黄河,最终归入海洋。我们做事,也要学习黄河的这种精神,由滴水成百谷王,汇聚细流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做越长久,孕育并创造主流文明、长久文明和文明海洋的模式,绵延千里,波澜壮阔,归于大海,浩渺无穷。
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各有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非常好的记忆桩。我们尝试建立黄河九省区记忆桩,让黄河精神内化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通过黄河精神的滋养,让我们每个人更加丰润、丰厚、丰富起来。
1.青海
青海,简称青,省会西宁,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东西长约公里,南北宽公里,面积为72.10万平方公里。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辖西宁市、海东市两个地级市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等6个民族自治州,共48县级行政单位。青海省全省常住人口.46万(年),有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43个少数民族,
青海有着“世界屋脊”的美称。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源”、“江河源头”、“中华水塔”。
青海的地形大势是盆地、高山和河谷相间分布的高原。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
青海地图上看像一只向东的兔子,青海湖是兔子的眼睛,相似度极高,极传神。
2.四川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长江上游地区,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地貌以山地为主,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
四川省共辖1个副省级市、17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其中包括53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个县、4个自治县。截至年底,常住人口万人。四川因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资源富集、风景优美被誉为“天府之国”。
从地图上看,有人说四川像蝴蝶,有人说像条鱼,有人说像一张剥开的动物皮,也有的说一个大胖子。
3.甘肃
甘肃,简称甘或陇,古称雍凉大地,位于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地处北纬32°31′~42°57′,东经92°13′~°46′,地控黄河上游,沟通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通陕西,南瞰巴蜀、青海,西达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西北出蒙古国,辐射中亚。甘肃省东西蜿蜒多公里,全省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为.65万(年),常住人口.95万(年)。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
甘肃历史跨越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西王母降凡于泾川县回中山。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陇南。天下李氏的根在陇西。
甘肃地图像个举起来的巨大的哑铃,也有说像肉骨头的。
4.宁夏
宁夏,简称宁,全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自治区首府为银川。宁夏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东邻陕西省,西、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西南、南部和东南部与甘肃省相连。南北相距约公里,东西相距约公里,总面积为6.64万多平方千米。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辖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
宁夏得黄河水灌溉而形成了悠久的黄河文明。早在三万年前,宁夏就已有了人类生息的痕迹。公元年,党项族的首领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宁夏地图像个十字架。
5.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西里尔蒙古文:?в?рМонгол)或“内蒙”,自治区首府为呼和浩特,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内蒙古地处欧亚大陆内部,面积.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全国总面积的1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4.8万人;全境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族、回族、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地图上看,内蒙古像展翅高飞的雄鹰。
6.陕西
陕西,简称“陕”或“秦”,省会西安。地理位置介于东经°29′~°15′,北纬31°42′~39°35′之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位于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
陕西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全省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截止年底,全省常住人口.44万,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9个地级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绝大部分在荆州、梁州、一小部分在雍州,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个大一统王朝,有4个(秦、西汉、隋、唐)建都西安(咸阳),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称为“东方金字塔”。地图上看,陕西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
7.山西
山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介于北纬34°34′—40°44′,东经°14′—°33′之间,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以上。
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省下辖11个地级市,个县级行政单位,常住总人口.64万人。山西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米以上。山西地图的形状,说法五花八门,有人说像煤铲,有的说像一块腊肉,反正也没标准答案,大家自由发挥吧。
8.河南
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从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四个及商丘、南阳、许昌、濮阳等古都,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
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有商汤、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范蠡、商鞅、苏秦、吕不韦、李斯、贾谊、张衡、杜甫、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李贺、岳飞等历史名人。
截至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5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5个县,省会郑州市,常住人口.42万人。河南地图与四川类似,说法比较多,比如燕鱼、鱼头、三角裤、战斗机……
9.山东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为黄淮海平原,连接中原,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毗邻,南及东南分别与安徽、江苏两省相望;中部为鲁中山区,地势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为山东半岛,伸入黄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畿,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均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47.5′—°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山东东西长.03千米,南北长.28千米,全省陆域面积15.58万平方千米。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邹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滕州的墨子、军事家孙子等,均出生于今山东。姜太公在临淄建立齐国,成就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邹衍等一大批名人志士;齐国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山东地图像什么,有人说看起来像一只准备腾飞的雄鹰,有人说像骆驼,有人说像鸡腿,还有人说山东地图像竖起的大拇指。
这九个省区,相信有的朋友早就记住了,不过也有像我一样的朋友记得模模糊糊,或者说没有记住。记住这九个省区理论上并不难,难的是记得准不容易忘,一个原因是,大多数的朋友采用的是传统的记忆方法,其特征就是记得快但是忘得也快。
怎么能够记得牢固而又好玩呢?
在石伟华老师的《超好用的宫殿记忆法》一书中,提供了一种新的记忆方法。
首先,对记忆材料进行加工转化。
青海——青青的海水
四川——四条船
甘肃——甘蔗林
宁夏——柠檬
内蒙古——蒙古包
陕西——闪电
山西——山上的西瓜
河南——河里的南瓜
山东——山洞
然后,再把这九个景象链接成故事。
首先,置身于一片青青的海水(青海)中,然后我们看到了四条船(四川)船,后来撞到了片甘蔗林(甘肃),然后就是自天而降的柠檬(宁夏),我们和柠檬战斗到一个蒙古包前(内蒙古),后来你在撞开蒙古包的时候触发了闪电(陕西),闪电击中了山上的一个巨型西瓜(山西),我们为了逃命跳进河里并爬上了南瓜(河南),最后我们漂进了一个黑黑的山洞(山东)。
进入这个故事场景景,是不是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反正,我想到柠檬的时候,口里就有酸酸的感觉。
不过,小编最开始采用石老师方法记忆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首先是想象画面比较费劲,其次是9个省区内容比较多,最后是有些省区的转化场景印象不深刻。
又经过几个月的记忆力练习,小编稍微明白了一些原因。平时不习惯右脑形象思维,刚开始启用右脑记忆的时候不习惯,用上一阵子就改善了很多。因为没有经过专门的记忆力训练,记忆容量小,见到记忆项目多的时候,大脑不适应。还一个记忆材料处理方面,如果是自己再重新编程,大脑参与的部分越多,记忆效果越好。
针对这种情况,小编又针对性地采用了一些对策,以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首先网上下载黄河九省区地图,找那种区别性明显的地图,平时多看,琢磨各省区的接壤关系,这样慢慢地在脑中形成了图像,回忆的时候真正地去回想地图的形状。其次,记忆的时候进行逻辑区分,一是找到九省区中间的一个,即第五个——内蒙古,作为一个重要的记忆点向两边扩展;二是把九省区分成三个部分记忆,三个省区一组区记忆。三是尝试重新对各省区进行转化编码,以加深印象。尝试编码如下。
青海——海青(佛门僧俗二众礼佛时所穿的衣服)
四川——试穿
甘肃——树干
宁夏——拧下
内蒙古——蒙古包
陕西——闪电(想象大秦帝国的军队闪电般的行动,因为和山西同音,出图有时候用陕西的形状兵马俑代替)
山西——山涧小溪
河南——河里洗澡的男人
山东——山洞
故事情节呢,也就随之改变了。
一休和尚拿起海青(青海),试穿(四川)在身上,然后爬上树干(甘肃),坐在树干上拧下(宁夏)树枝往蒙古包(内蒙古)上扔。突然闪电(陕西)雷鸣,狂风暴雨,山涧溪水(山西)暴涨,往下流淌,流到下游,很多河里洗澡的男人(河南),一下子被冲到山洞(山洞)里。
故事有点无厘头,算是两个场景,一个是一休和尚的事,一个是下雨涨水冲走人的事。把9个场景拼成一个有逻辑的故事有难度,当然,编故事主要是帮助记忆,目的实现了材料记住了就行了,这样编故事更自由方便些。
回想的时候,能够结合黄河的具体走向和各省的地图形状效果更好,那才是真正地运用左右脑进行记忆。
在记得比较熟悉之后,也可以尝试用缩写转化法分组记忆进行简化提升。
青石竿,柠檬伞,西南山。
青色(青海)的石头(四川)做的竿子(甘肃),上面撑着一把柠(宁夏)檬(内蒙古)色的雨伞(陕西),在向西(山西)南(河南)方向的大山(山东)移动。
黄河流经的九省区,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大家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天马行空出自己的记忆模式。等这九个省区能够快速地在头脑中闪图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它们来作为记忆桩帮助建立记忆宫殿提升记忆力。
学九宫建九宫记忆桩
烧脑!秒记八大行星
学八卦建八卦记忆桩
学七曜建七曜记忆桩
学五行建五行记忆桩
九大行星的英文单词速记
战国七雄记忆桩助记竹林七贤
五行桩记忆现代人应具备的五种能力
用四象桩学习记忆四物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2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