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南,一座120年的老宅子,一位百岁老

古民居承载着厚重文化,浓缩了历史沧桑。如今,随着时光的流逝,陇南许多老宅年久失修,加强保护迫在眉睫。春暖花开的日子,让小陇带您一起行进在陇南大地,探访那些百年老宅,触摸斑驳岁月留下的人文痕迹。

陇南发布推出"陇南古民居古村落"专题,敬请垂注!这期为您推出的是文县丹堡田家大院。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对于生活在古老村落的人

举手投足都与山水相依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田尚勤就是被乡愁萦绕的幸福人

初心不变,守望乡愁

田家大院位于陇南市文县丹堡乡的杨杜沟村,建于清光绪丙申年间(),三年始成。

主人田尚勤今年96岁,是田家大院最年长的人,也是见证田家大院最久的人。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96岁的田老,看上去一点也不显老。脸色红润,步履轻盈,虎虎有生气。

“我父亲生活很有规律,晚上10点睡觉,早上7点起床。不抽烟,不喝酒,爱劳动,饮食清淡。”二女儿田琳霞这些年一直陪在田老身边,“家乡环境好,在这青山绿水的地方生活,怎能不长寿?”

生长于此、离乡数年、终归于此的田尚勤,以守望者的姿态,成为田家大院一个不可替代的文化坐标。

经历百年风雨,看尽人世悲欢

在这里,你能读懂岁月的深刻

你能听见历史的诉说

你能看到真实的过往

一座老院,百年往事

根据田家祖宗牌位记载和田老介绍,其太祖田中美(—)任修职郎,曾祖父田永锡(—)为廪生升授修职郎。其祖父田祖培弓马娴熟,曾在甘肃提督董福祥军中任千总。田家大院是田祖培壮年之时修建,后因跟随董福祥抗击八国联军被革职,田祖培也受牵连回到老家。

走进田家大院,那古老的石阶,高大的门楼,华美的匾额,与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无不向人们诉说着田家大院往日的兴盛与辉煌。

田家大院为典型的一进式“四合院”,四周房屋连成一体,一层与二层之间用木楼板隔开,上层用于存物,素面无装饰;下层用于居住,是装饰主体。从整体结构来说,田家大院比北京四合院紧凑、齐整,而相对于川蜀地区院落建筑,则显得宽敞高大。

这种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干栏式建筑的民居,在有限的用地内增加尽可能多的使用面积。建设者受陇南本地的民俗文化与移民文化的影响,发展出了形态自由,布局灵活的大天井院落,形成“外封闭、内开敞”的陇南城镇宅院特色。

田家大院最引人瞩目的是木雕,其正厅、厢房和倒座表现出不同的雕饰风格。正厅雕饰繁密流丽。东西厢房和倒座雕饰粗狂豪放、简洁明了,表现出南北文化的差异性。

那些精美奇巧的门楣、木雕与壁刻家训,使人们在欣赏赞叹之余又受到中国儒家传统人文思想的教益,真实地感知感受到做人做事的哲理。

田家大院里的一景一物

饱含书香隽永的静止时光

隐卧在田尚勤记忆的深处

等待愿意听故事的人造访

丹青流转,家风永传

沏一壶茶,捧一卷书,在静谧隔绝的田家大院中,田老或静坐窗前,或流转丹青,独味尘世清欢,人间的往事与烟火,都洋溢在小院里。

如今田家大院名气大了,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田老成了最称职的“导游”。与友人轻松漫谈着老院的历史变迁,离去时还能获赠田老著书《晴窗集》,书中记录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悟,将一段段逸闻轶事娓娓道来,令人沉迷田园画歌般的昨日人世,滋生缕缕淡淡的不解乡愁。

“每次看到很多年轻人来参观田家大院,我都高兴的不得了,这说明我们的后辈人没有忘了历史,没有忘了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田老笑着说。

田老在正房楹联上写下一首家风诗:“文章顺江海波涛一代词林称雅望,人品如风光霁月百年蘅苑邑清声。”

阳光风雨中,田家大院静谧地镶嵌在陇原之野。

日出日落。一位老人,还在守望……

雨声淅沥清流潺潺

花香馥郁山野悠悠

百年老宅依山偎水

细数着岁月的轮回

承载着陇南人的情感表达与寄托

(记者石鼓冉创昌张帆袁媛远罗艳肖红)

监制:石鼓责编:杨丽君

编辑:袁媛远校审:张卓宁

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朋友喜欢和了解陇南,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更好的素材,请联系我们……

E-Mail:lnfbwx

.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西藏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28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