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陇南经济发展报告一丨8
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
在刚刚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数据显示,年,我市深化实施“”发展战略,全市经济运行与全省经济同向,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了省定目标任务,实现了三届市委工作圆满收官和“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方面,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另一方面,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还面临巨大压力、重大项目推动滞后等,又使得今年经济走势变得复杂。
如何当前全市经济所处的内外环境,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今日推出《经济发展报告》系列解读(一),与大家共同探讨。
8%呈现出怎样的良好开局?
——我市经济运行情况解读(一)
□GDP: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亿元,增长8%以上。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10.5%以上。
□财政: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9.6%。
□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亿元、增长9%。
□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3%、9%。
来自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数字显示,预计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亿元,增长8%以上。
通过深化实施“”发展战略,我市着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步伐更加坚实、特色更加鲜明、路径更加顺畅
兰渝铁路陇南段开通运营、荣获“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称号、承办了全国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全国“巾帼脱贫行动”现场推进会……
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回望这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市积极应对挑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发展步伐更加坚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号工程”地位,减贫15.2万人,创建了“扶贫六大品牌”,荣获“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称号,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一。兰渝铁路陇南段开通运营,渭武、徽两高速公路全线开工,武九高速试验段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全面升级改造,礼武公路建成通车,县乡道路、城乡一体、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发展特色更加鲜明。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提质增效步伐加快,成功举办了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国际论坛,承办了全国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全国“巾帼脱贫行动”现场推进会、全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现场会。一批工业技改项目建成投产,非公经济增加值高位增长,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发展路径更加顺畅。省市确定的民生实事全部办结,有条件的行政村通畅工程和贫困村动力电实现了全覆盖,解决了1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双查双整行动”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力度加大,认真查办环保信访案件,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实现电商销售65亿元,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确定我市创建“第三批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成了大数据政务中心,精准扶贫、应急指挥、文化旅游等多个应用平台不断完善;“3+1”立体金融体系基本形成,争取国开行授信亿元,开辟了金融扶贫新模式,普惠金融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值还面临巨大压力
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了省定目标任务任务,实现了三届市委工作圆满收官和“十三五”良好开局。
在“三期叠加”的大环境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但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还面临巨大压力,重大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推动严重滞后,去年全市二产、规上工业、建筑业和三产增加值、大口径财政收入等5项指标增速没有完成市上确定的目标,形势严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宏观环境依然复杂,经济发展的多变性、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高联动性,对我市经济必然会带来影响。
应对挑战、化解风险,趋利避害、顺势而为
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如何认识当前全市经济所处的内外环境,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市经济分析会指出,要研究发展大势和趋势走向、把握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挑战,在工作中积极应对、争取主动。
会上,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并指出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主要要突出“两增长、两增收”:即确保生产总值稳定增长,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发展;确保固定投资稳定增长,不断夯实经济发展基础。确保财政稳定增收,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城乡居民稳定增收,切实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同时,明确重点要抓好持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十项工作。
撸起袖子加油干!新的一年,只要我们把面临的机遇、到手的利好牢牢抓住用好,想方设法应对挑战、化解风险,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深入实施“”发展战略,就一定能够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5.2万贫困人口摘“穷帽”
——我市经济运行情况解读(二)
□解决了1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人。
□新增精准扶贫小额贷款39.7亿元,发展互助资金项目个,在个贫困村建立了脱贫带动机制。
□预计全年输转农村劳动力67万人次,创收亿元。
□新确定个贫困村开展电商扶贫试点。
□全年预计减贫15.2万人。
年全年预计减贫15.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9%。这是来自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数字。
去年,我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号工程”地位,创建了“扶贫六大品牌”,荣获“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称号,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一。
去年全年预计减贫15.2万人
去年,我市深入实施“”扶贫攻坚行动、“双联”行动和“1+17”精准扶贫行动,扎实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和双联行动“大走访、回头看”专项行动,按照“”挂图作战要求,统筹推进贫困村社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开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等工作,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成效明显。
省上整合下达我市脱贫攻坚资金60亿元,争取国开行贫困村社基础设施贷款60亿元,已到位19.2亿元,有条件的行政村通畅工程和贫困村动力电、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乡村舞台实现全覆盖,解决了1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人。
新增精准扶贫小额贷款39.7亿元,发展互助资金项目个,在个贫困村建立了脱贫带动机制。预计全年输转农村劳动力67万人次,创收亿元。
特别是在电商扶贫上,新确定个贫困村开展电商扶贫试点,成功召开了全国电商扶贫现场会、全国巾帼脱贫行动现场推进会和全省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启动会,电商扶贫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被命名为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
启动了与青岛市东西扶贫协作的战略框架协议、扶贫协作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编制等前期工作。
全年预计减贫15.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9%,两当县正在接受国家第三方评估和省上整县脱贫验收。
持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如今,脱贫攻坚进入了艰难的爬坡阶段。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方面的政策支持,这对我们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会有更强的基础支撑。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围绕做亮“六大扶贫品牌”,争取国家和省上的财政扶贫项目;全力抓好国开行贷款项目的实施力度,重点用于弥补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今年不仅要完成年未完成的20亿元投资,而且再争取完成18.6亿元,力争全年形成有效投资38.6亿元。
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方面,其中提到,各县区要积极汇报争取省上整合切块资金,市级财政收入增量的10%、县区20%要增列为扶贫专项资金。今年要建成村社道路公里,解决12.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面完成D级危房改造任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1.6万人;贫困村有线网络、标准化村卫生室、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两当县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左右。成县、徽县要对照整县脱贫验收指标要求,抓紧查漏补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验收前要全面完成任务,确保成县65个、徽县2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内。
同时指出,要加强社会帮扶工作,主动与青岛沟通衔接,促成一批项目在陇南落地,同时发挥双联作用,争取企业、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对扶贫工作的投入,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2亿元。此外,在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等方面,也做了具体要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产业升级版
——我市经济运行情况解读(三)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21.4:56.6
□农业:预计完成农业增加值74.5亿元,增长5.5%
□工业: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5亿元,增长8%左右
□第三产业:预计三产实现增加值.1亿元,增长9%。
改革发力,陇南聚力。
去年,我市经济结构更趋优化,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21.4:56.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开三次产业新空间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总产达到.35万吨,预计完成农业增加值74.5亿元,增长5.5%。完成退耕还林还草54万亩,新增经济林39.9万亩,建成标准化中药材示范基地45个,完成核桃高接换优.3万株、油橄榄高接换优11万株、花椒芽接11万株。发起成立了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举办了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国际论坛和产销对接洽谈会。新发展农民专合组织家,完成“三品一标”认证26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2%。祥宇油橄榄公司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畜牧业稳步发展,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6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41%;生态放养鸡出栏.38万只,新增中蜂养殖18.6万箱,养蜂规模达到22.62万箱,畜牧业完成增加值16.62亿元、增长9.3%。水产养殖规模达到4.6万亩,实现产值1.1亿元。
同时,第二产业稳步推进。工业经济逐月回升,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5亿元,增长8%左右,工业用电量增长5%。实施市列重点工业项目25个,徽县郭家沟铅锌矿等14个项目建成投产,礼县青峰石材扩建等项目进展良好,金润玉大理石开采加工新技术获得省级认证,金徽酒物联网温控系统居全国领先水平。陇南经济开发区及5县区经济开发区申报纳入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入园企业户。
培育中小微企业户,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1.8万户,预计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2亿元,增长9.5%;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9.3亿元,增长8%;二产实现增加值72.1亿元,增长8%。
此外,第三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陇南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陇南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宕昌县哈达铺华昌药材城、陇东南苗木市场建成运营,建成县乡便民市场12个,预计城乡消费分别增长4.1%、15.6%。
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5亿元,分别增长28.1%、28%;预计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增长26%。新增网店家,累计达到1万家、实现销售65亿元,带动就业7.2万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保费收入分别增长8.25%、7%,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2%。预计三产实现增加值.1亿元,增长9%。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如何继续保持三大产业稳定增长,全市上半年经济分析会开出了“良方”。
第一产业要确保增速达到5.5%,努力使增加值预期达到77.9亿元。重点要在特色农业产业化上做文章,主要包括:依托基地建设扩规模、依托龙头增效益、依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品牌、依托电子商务促流通。
第二产业确保增速达到8%,增加值预期达到85.5亿元。工业发展方面,全年力争完成增加值53.2亿元,确保增速达到8%。建筑业方面,要确保实现增加值32.3亿元,增速达到8%以上。
第三产业上,进一步抓住优势行业集中发力,确保第三产业增速达到9%以上,预期达到亿元,为实现GDP预期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9亿元以上,增速达到26%。充分利用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和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促进交通运输、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发展,力争实现增加值9.5亿元,增速达到8.7%。此外还要打好信贷投放攻坚战,认真落实拉动消费各项政策措施等。
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亿元
——我市经济运行情况解读(四)
□谋划实施投资规模万元以上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
□6个省列重大项目、个市列重点项目加快实施。
□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项,总投资27.13亿元,已完成投资10.38亿元。
记者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年,备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