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专版报道陇南师范高等专科

8月27日,《中国教育报》第4版《教育展台》以《栉风沐雨八十载砥砺笃行谱华章——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纪实》为题,对我校的办学历史、特色亮点、重要成就等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报道,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省领导检查指导学校工作

由学校编排的原生态音乐舞蹈剧《池哥昼》

学校图书馆

学校承办全国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

第六届学术年会

栉风沐雨八十载砥砺笃行谱华章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纪实

在泱泱中华腹地,有一方人杰地灵的神奇之域——陇南,数千载贤能荟萃,人文底蕴深厚绵长,八百里秀美山水,自然资源富集,享有“陇上江南”的美誉。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扎根在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上,犹如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成县东河之滨。

八十载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八秩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作为陇南仅有的一所高等学府,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笃定育人之道,恪守师范传承,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实现了从中等师范学校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历史性嬗变,走出了一条培养基础教育、学前教育高素质师资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不忘初心

固守师范根本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年创办的“成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办学初期,首任校长王乐恺提出了“持志须坚,力行以苦,朝夕勤奋,兼善求达”的教育理念,旨在继承和发扬先进教育思想,挽救民族于危殆,振兴中华。学校师生以忧国忘我的豪迈气概,满腔热情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政治主张,传播进步书刊,举办读书报告会,创办《卢沟桥》校刊,组织学生排练并演出《放下你的鞭子》《铁蹄下的歌女》等20多部街头剧、歌剧,有力地激发了成县各界群众的抗日爱国热情,学校迅速成为陇南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尽管时局动荡、困难重重,但学校教学氛围浓厚、思想活跃,虽举步维艰,却始终办学不辍。

年新中国成立,学校告别了风雨如晦的岁月,奏响了继往开来的浩瀚长歌。其间学校虽然几度易名,饱经沧桑,木铎金声却始终伴着春风流水悠扬激荡。年,礼县师范学校成立。年,礼县师范学校和成县师范学校合并,成立陇南师范学校。年,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陇南师范学校升格改建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陇南高等教育由此肇始开篇。

新时期以来,学校继承和发扬长期积淀形成的优良办学传统,重新确立了“养正育德,博学新民”的新校训,坚持“科学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从严治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甘肃,服务地方,以教师教育为主,以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为特色,为甘肃农村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办学定位,在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逐步形成了以师范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从成县师范学校、礼县师范学校到陇南师范学校,再到如今的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脉相承,师道重远。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师范性,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并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本土化、适应乡村教育实际需求的乡村教师为己任,构建起了具有鲜明师范特色的课程体系,积累了宝贵的师范教育办学经验。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成长为基础教育和各行各业的骨干栋梁,学校被誉为“陇南基础教育的母机”和“基层干部的摇篮”。

学校起源于师范,发展于师范。校长刘先春教授认为,学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基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校,师范教育是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根基所在。实践证明,学校发展的内核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立足“师范”,聚焦教师教育这一“主业”。近年来,学校坚持“做强存量,做优增量”的建设思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专业布局更趋合理。“做强存量”,即坚守师范传统,保持和强化教师教育相关学科专业的优势,为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提供优质师资;“做优增量”,即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增设适应新业态、新发展的新学科、新专业,在农林技术、机电工程、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专业建设上迈出了有益的探索性步伐。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美术教育、语文教育、音乐教育等5个专业被评为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2个专业获批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42个专业中,师范类专业15个,师范类在校生占学生总数的65%以上。师范类专业涵盖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等培养类别,形成了门类齐全、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改革创新

以质量提升铸就品牌优势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打造优势专业、彰显办学优势、培养高质量人才,是众多高校深入思考并致力解决的共性问题。对此,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优质师资为目标,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师资队伍建设、党的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多年来,学校一贯坚持“教师是办学第一核心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围绕培养、引进、使用和发展等环节,采用“内培”和“外聘”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政策引导、有效激励等措施,深度激发了人才队伍的潜力和活力,建成了一支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更加良好的师资队伍,有力地支撑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以及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人、博士18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中央宣传部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1人、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园丁奖优秀教师7人、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领军人才1人、省“”创新人才工程1人、省级特级教师1名。

学校坚持强化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立体化的党建工作体系,保证学校始终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前进。一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形成“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近年来,学校坚持思政教育小班化教学和“第二课堂成绩单”,通过实施学生工作“”创新提升计划,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多元化、全覆盖、接地气的思政教育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和赞同。二是大力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通过开展选修课教学、暑期社会实践、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月和专题报告等活动,坚定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情怀,锤炼了他们扎根基层、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学校先后推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陇南风》《复兴之歌》《长征颂》及原生态音乐舞蹈剧《池哥昼》,因其历史的视角、独到的创意、宏大的场景和精湛的表演,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并屡获大奖,在引领地方文化方向、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促进地方文化繁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强化价值引领。学校党委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身体力行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及与学生的交往中,以自己的高尚师德和点滴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每一个学生。四是强化师德师风。学校党委坚持师德师风、校风、学风、机关作风“四风齐抓”,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在全校营造立德树人、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五是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严格按照师生比,精心选派专兼职辅导员,通过举办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选派骨干辅导员外出研修学习、打通辅导员职称晋升渠道等有力举措,激发辅导员队伍内生动力,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和价值认同,持续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修订完善工作,实现了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根本大法”对教学工作的有序指导、规范引导和质量监测。学校在充分调研论证、深入了解省情市情,广泛听取省内外高校一流专家学者以及中小学优秀教师、学科骨干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实践、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反复讨论、不断修订完善教学计划,形成了公共通识、学科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等四大课程体系,将校内教学和校外教育实践融为一体。

在深化教学改革方面,学校坚持信息化方向,以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围绕信息化,推进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全方位、多层面的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目前,学校已有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高校教学团队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开展教学改革项,评出校级教学成果奖26项,获得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1项、省教育部门奖6项。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紧紧围绕着力培养“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新时代青年的目标定位,做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两个重要支撑,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夯实基础、突出实践、强化技能、发展特长、拓展素质”的育人模式。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按照“综合培养、特长提高、实践取向、技能突出”的培养思路,以实施“卓越小学教师”“卓越幼儿教师”培养工程为抓手,在注重学生综合专业基础、技能的同时,设置了“音乐”“体育”“美术”“早教”“特教”等不同专业方向,实现了“能胜任多门学科教学,以一门学科教学见长”的培养目标。年12月,学校成功获批国家教育部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成为承担该项目的全国仅有的一所专科学校。

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等各类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荣获国家奖20余项、省部级奖60余项,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0次、获奖10余项。

坚持需求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陇南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陇南是北接兰(兰州)白(白银)、东接关(关中)天(天水)、南接成(成都)渝(重庆)三大经济区的战略通道以及西北—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

作为陇南仅有的一所高校,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终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聚焦社会







































哪里治白癜风病
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44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