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梦middot陇南梦丨欢迎乘坐陇
各位乘客,
欢迎您乘坐陇南号到达美丽的
陇上江南——陇南武都
下面就让我带着大家走进陇南武都,
一起感受武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去探访这里珍贵的民俗文化
武都
武都高山戏
武都高山戏是甘肃独有的特色剧种之一,又名高山戏。年以前当地人叫“演故事”、“走过场”、“社火戏”等‘,年10月定名为“高山戏”。高山戏发源于武都区的鱼龙镇,是从这里的民间祭祀和传统社火中孕育、演变、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主要流传于武都区的鱼龙、隆兴、龙坝、汉王、马街、安化等乡镇。
高山戏语言是地道的武都方言,其表演剧目大多有宣扬仁义道德、教化育人的积极意义。代表性传统剧目有《咸阳讨账》、《刘四告状》、《老换少》、《白玉霜》等。
?年,武都高山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武都木雕
武都木雕作品承袭明清木雕技艺:风格古雅、结构优美、题材多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常见作品有:千手观音、寿星仙翁、雄狮猛虎、马踏飞燕等。这类作品刀法细腻、线条流畅,不仅有装饰、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等功能,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年,武都木雕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角弓咂杆酒酿造
角弓咂杆酒亦称“罐罐酒”‘,其酒色美味醇,具有健胃消食、疏通经络等功效。咂杆酒的酿造技艺是在角弓镇陈角坝、后林坪等村广为流传的一种酿酒制作技艺。角弓咂杆酒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承载着当地人民发展的历史痕迹。其制作技艺是当地人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武都角弓咂杆酒制作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坪垭藏族舞
武都区坪垭乡的藏族居住于白龙江南岸的半山地带,于宕昌官鹅沟一带的藏族应该同属于古代羌族的后裔,按当地民间说法他们“没有歌不行,没有舞亦不行”,也是个能歌善舞的群体。坪垭藏俗舞是逢年或民间丧葬结束时跳的一种集体自娱性舞蹈,类似于“锅庄”,男前女后,不限人数,围火塘或场院一圈,边歌边舞,保留着娱乐舞粗狂古朴的风格。
?年,坪垭藏族舞被陇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阶州石雕
阶州石雕主要位于武都区池坝,是一种传统的建筑装饰技艺,以土窑青砖为材料,源于秦汉,是民间木雕技艺的延伸。据考古发掘,在宋代阶州的石雕艺术已相当成熟,到元明时代,精美的石雕已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之中,明、清两代是武都石雕的兴盛时期。
?年,阶州石雕被陇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统古建彩绘
武都古建中纷繁绚丽的彩绘价值不仅体现在视觉欣赏上,还体现在其独特的使用价值方面。我们的祖先总结出了一整套成熟的油漆做法,将木结构的防腐与装饰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很多古建筑彩绘的实物中,包含着历史文化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出不同历史时期具有的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特点和水平。
?年,武都传统古建彩绘被陇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黄坪泥塑
黄坪泥塑是武都区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用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黄坪泥塑的基本用料为泥土。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面加些棉絮、纸、蜂蜜等。
?年,黄坪泥塑被陇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怎么样?
武都这些神奇的瑰宝,
是不是让你眼前一亮?
那么还等什么?
坐上陇南号一起来陇南武都吧~
我在等你哦~
图文/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来源/陇南广播电视台
监制:刘炳红责任编辑:李小鹏
编辑:张虎伟
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朋友喜欢和了解陇南武都,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更好的素材,请联系我们---
E-Mail:lnwdfb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