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难改丨最难忘还是咱陇南话附方言表情

白癜风国际交流中心 http://m.39.net/pf/a_6210227.html

  想了解一个城市,最快捷的办法是学会当地的语言,无论是吴侬软语软软糯糯,还是东北话大碴子味十足,总有一种语音语调是这座城市的独特标签。

  今天,小编就带你感受那些纯朴的声音,用听觉捕捉属于陇南的风味……

  陇南话很生动,又带着一些痞气,却妙趣横生。听陇南人讲话,只见上下嘴皮翻飞,句首发语词和句末语气词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情绪跌宕起伏,若描述一事则非让听者有眼见之效。

 1、陇南话里的代词:

  陇南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代词如下

  泥几=你们

  捏=人家

  外家=人家

  sei=谁

  外=他(她)

  guo人=自己

  少年=小伙子

  ……

 

 2、陇南话里的动词:

  组撒起家=干吗着呢

  组撒气老=干吗去了

 3、陇南话里的动词:

  4、萌哒哒的陇南话叠词:

  在陇南方言中还有很多叠词,话说出来,不仅多了几分俏皮,还会让人觉得“萌萌哒”。最多见的叠词有这么几种:

  名词中的叠词,一般会在叠词后加个“子”,如:刀刀子、洞洞子(小窟窿)、柜柜子、绳绳子、带带子、棍棍子、核核子、铲铲子、碗碗子、匣匣子(小盒子)等。

  量词中的重叠:一碟碟菜、一桶桶水、一篮篮果子、一串串葡萄、一对对手镯子等。

  形容词中的叠词:红扑扑的脸蛋、黑焗焗的头发、白生生的手、脏哇哇的水沟等。

  有了这些词语的修饰和点缀,让陇南话不仅充满了北方方言粗犷、豪爽的特色,更让陇南话透出一些幽默和活泼的气息。

  以下是小编挑选的一些陇南歌谣、谚语、歇后语等,一起用陇南话读起来,感受一下陇南的独特韵味~

歌谣

摇篮曲

噢呀噢呀噢噢

把把娃啊瞌睡了啊噢噢噢

睡着起来要馍馍家噢噢噢

馍馍啦老鼠拉着去了

老鼠啦钻了窟窿了

窟窿啦窟窿草草塞了

草草啦草草牛娃吃了

牛娃啦牛娃喝水去了

水啦大河淌了

河啦热头阿婆晒干了

热头阿婆啦热头阿婆压山了

山啦野猪拱塌了

野猪啦野猪官杀了

杀下的血盆啦血盆上坡里放着哩

刀子啦刀子门背后挂着呢

游戏歌一

瓜牛儿瓜牛儿长角

爷爷婆婆把你养活

游戏歌二老汉欠我两个鸡蛋我说三天还他说四天还跟上老汉转一圈三根韭菜三角三一块大豆腐八角八

两根壮黄瓜六毛六

游戏歌三小燕子飞五阿哥追尔康骑马带紫薇晴儿晴儿你别急等着萧剑把你追皇上好皇后坏

容嬷嬷是颗大白菜

节气歌谣

头九暖二九冻破脸三九冻得钻炕眼四九五九走路甩手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河里洗手九九八十一白胡子老汉顺墙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谚语

东虹(jiang)热头西虹雨,南虹过来发白雨

早雨一罐茶,不停下到麻

穷人不是装下的,富人不是借(qiang)下的

儿有孝心,娘有疼心

凉粉呱呱,吃不上剩(gua)下

十七八岁尽人爱,老了就把阳婆晒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谜语

日织夜织,全身光光的。(蜘蛛)(驺驺,方言词)

高高山上一座桥,圆圆边边起白泡。(洋芋)碎的会儿一身毛,大了穿的战黄袍,进了爷爷庙,哗啦啦啦一顿笑,头上扣下个黑毡帽。(蜡烛)一个红窑窠,后头住下二十四个白鹁鸽。(嘴)一个王姑娘,穿的白衣裳,坐在石头上。(碧)歇后语

夸张篇:

老汉打伞里——撑不住了老虎吃天爷哩——莫处(没地方)下爪儿月亮底下杀秃子——明砍谐音篇:马蜂蛰碌碡哩——不准(肿)秃子头上的虱——明显(现)的脯脐眼儿(肚脐眼)里冒烟哩——妖(腰)气地很老九的兄弟——老实(十)喻事篇:莲花池里下扁食哩——蹚(汤)大了割了麦子种荞哩——顺茬木脑壳填圈哩——可惜(读“斜”音)了人样把肋子骨当算盘敲哩——斤斤计较高山上点灯哩——有名有旺(又明又望)老鼠钻到风匣里了——两头受气老鼠钻到书柜里了——咬文嚼字山西的骡子学驴叫唤哩——怪声怪气提滴豆芽莫哈(没拿)秤——抓了喻物篇:土贴爷(土地公)的拐棍——神棍张飞卖肉——只说不割张飞卖豆腐——人强货弱扫帚把顶门哩——股股子太多城隍庙里的台鼓——挨打的老太婆的裹脚——又臭又长鸭子的爪爪——连手(好兄弟)纸坊镇的火烧(烧饼)——瞎大抛沙河的鞋匠——能缀不能绱马勺扣鳖哩——遇圆了

附赠一组陇南话表情包

↓↓↓

来源:《陇南谣谚》/沈文辉编著甘肃维力兄弟

监制:任慧

编辑:董柳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观网西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5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