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乞巧姑娘在北京
流传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礼县的乞巧风俗,是许多民俗专家眼里的“文化瑰宝”。陇南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其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是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8月1日,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中国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
在为期一天的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会上,最惹人注目的就是早上茶歇时由来自“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的乞巧姑娘们的乞巧歌舞表演。姑娘们轻唱乞巧歌,表演了整个乞巧活动: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
有一首乞巧歌中这样唱到:“乞手巧,乞命好,乞心通,乞容颜。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万万年”,这就是我们的乞巧节,又称女儿节。
连续7天8夜,姑娘们以虔诚的态度、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祈愿自己婚配如愿、生活美满。这个活动已经流传多年,并在年6月“西和乞巧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图乞巧姑娘手中高举的就是乞巧歌舞中的巧娘娘。
嘉宾们都很欣赏这个具有很浓民俗色彩的歌舞,其中在“送巧”时,有的嘉宾很奇怪为什么这些姑娘边哭边唱,那是因为要把“巧娘娘”送回天庭,姑娘们都非常不舍而留下了眼泪。
在这次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会上,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参会领导接见了陇南业绩突出的女性电商代表并颁发证书。这些杰出电商代表是新时代的“乞巧”女,她们用智慧、用勤劳为所有新时代的陇南女性树立了榜样。
8月1日下午,围绕“什么是乞巧节、为什么要保护乞巧节、怎样保护乞巧节”这三个问题分两组开展了学术研讨。
闭幕式上,顾委员长颁发“中国(陇南)乞巧文化宣传大使”荣誉证杯、颁发“中国(陇南)乞巧文化宣传代言人”荣誉证杯。
(陇南美现场报道,部分图片来自陇南发布、陇南西和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
为您分享陇南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方特产、旖旎美景。每天定期为您发送精彩内容!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