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走进甘肃
年10月9日至11日,第85批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走进甘肃陇南。陇南市地处秦巴山区,海拔高、自然环境复杂,其所辖西和县、宕昌县和礼县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为年挂牌督战的未摘帽贫困县。本次活动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陇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是年人社部面向“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挂牌督战县开展的博士后科技服务基层活动之一。
活动前期,陇南市组织西和县、宕昌县、礼县围绕马铃薯脱毒育种与产品开发、半夏的规模化种植与深加工体系建设、中药材种植和产品开发、大黄现代烘干技术及精深产品开发等提出项目需求5项。为保证精准对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委托华中农业大学组织相关专家。华中农业大学不仅在相关的学科有较强的学科优势,且一些专家此前已与当地相关项目单位建立了合作联系。华中农业大学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精心组织了13人的专家队伍,其中专家5人、博士后和博士7人。
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陇南市副市长任丽梅同志、甘肃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位志荣同志对服务团表示欢迎和感谢,希望服务团能够助推陇南农业产业升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博士后基金管理处副处长柴颖同志要求博士后服务团要积极解决需求单位的技术难题,争取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启动仪式后,服务团成员分四个小组分赴需求单位开展现场指导和科技服务。
田振东教授带队赴西和县开展服务。田教授是湖北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在马铃薯脱毒育种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同时也是甘肃人。回到家乡,他表示感觉非常好,将利用自己的专业和资源优势帮助家乡解决难题。服务期间,他带领服务团一行就马铃薯的育种和开发与西和县陇南民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座谈,前往马铃薯育种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和指导,并表示后续将会给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王沫教授带队赴礼县开展服务。王教授在中药材植物保护领域经验丰富,此前与当地有关单位已经建立了多个项目联系。此行,他带领服务团成员克服盘山路途遥远、道路崎岖等困难,深入礼县洮坪镇大山深处,在大黄生长的田间地头亲自动手挖取大黄标本,查看病害情况,并前往企业加工基地、农户家中了解大黄的烘干技术。他表示,将对挖取的大黄标本进行检测,并就改善大黄的烘干技术和防止病虫害等与项目单位洽谈服务合作。
王学奎副教授带队赴宕昌县开展服务。王副教授长期从事药用植物生理学、环境和营养生理学,以反向遗传学为基础的棉花功能基因等方面研究。活动期间,他带领服务团成员前往宕昌县福江源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座谈,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调研企业发展需求,指导中药材种植、产品开发和车间建设,并就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拓宽销售市场、落实人才战略等与企业负责人开展交流洽谈,并达成了帮扶合作意向。
舒少华副教授带队赴西和县开展服务。舒副教授从事半夏研究多年,对于半夏的种植和应用经验丰富。服务期间,他带领博士后们前往西和县陇南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实地查看半夏的产品质量,并从规模化种植、病虫害防治、深加工体系建设、加强品牌形象、拓展销售市场等方面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他表示,这次服务活动对他来说非常有意义,也非常及时,他将积极促成学校和当地企业建立后续联系,加强彼此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6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