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做大做强仍需加力
为全医院发展现状,医院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医院不断做大做强,陇南调查队通过走访陇南市卫生健康委、陇南市医疗保障局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全面医院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困难,并提出意见建议。
一、医院发展现状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医院门类设置较为齐全,对陇南市公立医疗资源进行了有益补充,弥补了医疗卫生资源不足,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截止年9月底,医院58家,床位数张,涉及综合、妇产、骨科、康复、眼科、中医等专业(专科)领域。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27家,医院医院、医院等11家,医院有成县康宁精神病医院、西和曦都医院等6家,医院有陇南民康医院、成县仁济医院等4家,医院有陇南医院1家,医院有陇南医院,还有医院、陇南社医院8家。
(一)医院为主
医院共58家,医院27家,占医院总数的46.6%,接近一半;医院20家,占医院总数的34.5%;医院11家,占医院总数的18.9%。医院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儿科、耳鼻喉口腔科、急诊科、放射、心电图、检验等。如医院,主要设有中西结合(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口腔科、皮肤科、传染科、预防保健、检验,光学影像诊断等科室;医院经营范围主要有中医针灸理疗、中医内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检验等。如医院,设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中医妇科、中医内科、中医儿科、中医针灸理疗科等科,主要开展项目有小儿推拿、小儿药浴、针灸、刮痧、拔罐、正骨、针刀、汗蒸、产后康复及药石疗法等项目。
(二)医院规模普遍较小
一是从编制床位看:医院床位共张,医院床位数44.6张,陇医院平均床位张,医院院均床位数仅医院平均床位的16.2%。医院床位数最多的张,最少的仅10张;二是从从业人数看:调研的七家医院,人数最多的43人,30-40人的两家,20-30人的两家,20人以下的两家。
陇南市民营整体规模偏小,医院,例如陇南某医院,位于陇南市武都区东江新区,年10月成立,建筑面积平方米,编制床位仅20张,现有员工12人,医生5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助理医师2人),护理人员7人。医院开设科室有医疗美容科、中医科、内科、外科、体外碎石科、抗衰老皮肤保养中心。拥有多参数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血糖仪,心电图,多参数呼吸机,注射泵,血液透析机,血液磁极化治疗机,电动洗胃机、电动吸痰器、超声雾化吸入器等国内外先进医疗设备。医院,但业务主要以医学美容为主,医院规模小,就诊人次少,就诊人次:住院10-20人次/月,门诊70-80人次/月。
(三)医院县区分布情况
医院县区分布不均衡明显,市辖区武都区分布最多,有17家,占医院总数的29.3%,近三成。其他县由多到少依次为:徽县9家、礼县7家、文县6家、西和县6家、成县5家、宕昌县4家、两当县1家。面对医院县区分布不均衡的现状,相关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趋势,统筹考虑多层次医疗需求,科学确定市域内各县区综合和专科医院的数量和规模。通过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按照规划,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布点,科学配置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按照特色化、专科化、差异化发展思路,推动医院地域均衡化、高质量发展。
(四)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情况
陇南市近八成医院纳入了医保定点范围,通过自主申请,共有46家符合条件的医院纳入了医保定点范围,占到医院总数的79.3%。陇南市提升服务水平,落实“放管服”工作要求,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认定方面,年11月开通了网上申报,符合条件的医院直接在网上进行自主申报。由市医保部门进行网上审核,并进行实地验收,主要对医药机构申请材料中涉及医疗保险相关的软硬件情况进行核实和综合评估,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示。由县区医保部门按服务协议内容具体负责医疗保障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并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和动态准入退出机制。医院在医疗定点、费用医院享受同等待遇。
(五)部分医疗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从调研情况看,陇南市部分民营医医疗技术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陇南医院,是陇南市首家医院,筹建于年6月16日,于年7月通过陇南市卫生健康委验收。营业面积平方米,编制床位50张,现有医护人员40多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执业医师3人,视光师8人,检验技师1人,护理人员28人。该院副主任医师陈某,硕士研究生毕业,省级白内障手术专家、青光眼学科带头人,在《中华眼科杂志》《当代医药论丛》等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医院诊疗项目齐全,临床医院眼科标准,尤其是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加屈光晶体植入、医学验光配镜、全程视功能检测、小儿斜弱视康复训练、青少年近视防控等,填补了陇南眼科技术的多项空白。医院眼科医疗设备先进,拥有陇南首台美国博士伦stellaris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仪,日本TOPCON手术显微镜、进口电脑验光仪、眼压仪、视野计、角膜地形图、应用VEP、ERG视觉电生理检查等先进医疗设备。
二、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运营成本高,效益不如往前
调研中发现,医院经营效益普遍不高,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
1.医院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医院,医院运营成本主要体现在人员工资和房租支出,医院要全额负担人员工资、医院房租等支出,以及医疗设备的投入,医院不存在房租支出,人员工资财政也按照编制承担60%,加之日常性支出,医院运营成本高。以陇医院为例,该院成立于年1月,是一家以中医、针灸、预防、保健、康复为主的医院,医院设有针灸理疗科、中医骨伤科、内科、检验科、放射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医院建筑面积平方米,编制床位40张,现有员工22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执业医师1人,助理医师3人。医院的主要支出在人员工资和房租两项,年营业额万元,而医院房租支出达到33万元,人员工资60多万元。特别是今年,截止10月底,医院营业额仅有81万元,医院经营困难。
2.医院效益不如往前。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医院患者大幅减少,医院疫情期间暂停营业。分级诊疗制度严格落实,分流了一部分患者。加之陇南交通环境改善,有条件的患者选择兰州、西安、四川等地就医,造成患者外流。以陇南某民营儿科医院为例,该院成立于年12月,建筑面积平方米,编制床位60张,现有员工36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执业医师2人,助理医师2人,护理人员26人。从统计数据看,年该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营业额大幅增长,但今年由于疫情等各因素影响,截止今年10月底,门诊人次仅是年的38.2%;住院人次仅是年的67.5%;营业收入仅是年的66.9%。
(二)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人员稳定性差
现行的人事管理、社会保险等体制机制,以及人们的就业观念,导致了医院人才引进难,人才留住更难,削弱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制约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1.医疗技术人才匮乏。调研中发现,医院医疗技术人才匮乏,医生学历低,以初级职称为主,缺乏高级、中级职称人员。大医院医院退休医生为主,医生体制内身份感强烈,高学历人才不愿意到医院从业问题突出。以市某医院为例,该院现有医生6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执业医师2人,助理医师2人。第一学历没有本科以上学历,均为大专或中专;市某医院,共有医生6人,其中5医院、医院退休医生返聘。
2.人员流动频繁,稳定性差,存在“医生难留,护理人员也难留”的问题。陇南某医院,年创办,现有职工49人,年建院之初入职人员现仅有10人,仅占职工总数20.4%。年、年入职人员占到总人数的30.6%,人员流动频繁。
(三)限于自身规模,服务能力相对较弱
医院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医护人员、病床数、住院服务量占比均偏小,服务能力与水平整体较弱。截止目前,医院仅有58家,床位数张,床位数与陇南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相比,仅是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的19.2%。陇南某医院,该院成立于年1月,医院建筑面积平方米,编制床位40张,现有员工22人,年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年截至10月底,门诊人次,住院人次。陇南某医院,床位数仅20张,近几个月就诊人次:门诊仅50-60人次/月,住院仅10-20人次/月。
(四)社会信誉有待提高
医院投资大,运营成本高,为尽快回笼投入资金,个别医院通过夸大宣传、虚假宣传、过度医疗等急功近利的方式经营,严重损害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和行业信誉,社会对医院接受度和认可度不高。医院、医院医院因不良执业信息,虚假宣传,过度医疗,年被卫健部门依法查处注销。
(五)政府还需加大支持
调研中发现,医院除税收免征外,缺乏扶持支持医院发展的具体政策与措施。医院在规模、技术、医院相比过于悬殊,医疗技术人才紧缺,培养缓慢,运营成本高。调研中,个别医院也反映监管单位过多,医院正常业务发展造成困扰。医院医保报销资金相关部门拨付迟缓,调研中大医院反映,医保资金拨付缓慢,医院垫资,周转金制度落实不到位,医院资金困难。调研中发现,市某医院医保资金拨付在5月份,截止目前有近70万元未拨付到位。市医院医保资金拨付在6月份,7月份6.3万元、8月份5.5万元,9月份申报10万元,共20余万元没有拨付到位。
三、建议
(一)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医院要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扩大市场竞争力,提升经营效益,从而扩大投入,医院发展良性循环。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出台支持医院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并落到实处,医院上规模、上层次,扩大服务有效供给,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如在用地保障、购买高端医疗设备政府补贴等,医院运营成本等方面。同时,医保部门要对医院报销资料审核后及时拨付结算,并落实好周转金制度;二是医院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定好位,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且群众需求量大、与公立医疗机构有竞争优势的发展项目,走“错位竞争”之路,树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同时,要加大投融资力度,在医院硬件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二)加大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在人才、医院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人才队伍成为医院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一是相关部门要加大人才支持力度。医师多点执业要将医院统筹纳入,医院人才流动困难,而医院医生质量和数量均不足的难题。同时,在人才培训上,考虑将医院医疗卫生人员纳入培训计划,出台医院医疗人才薪酬补贴政策,鼓励未就业大学生到医院就业并给予相应补助等;二是医院自身要通过打造更好工作平台、抓好人才队伍培养、制定合理薪酬体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等措施来吸引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多途径稳定人才队伍。
(三)提升重塑行业形象
医院在追求营利性的同时,医院公益性的价值追求,在药品价格、医疗费用定价上走平民路线。要强化法制观念,依法执业,在人员资质、诊疗规范、客观宣传、合理收费等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对外宣传,要突出专业优势,合理推广宣传,严禁虚假宣传、过度医疗等现象的发生,要以优质的医疗服务,平民的价格,让医院恢复在患者心目中的应有信誉,再塑形象,提升医院社会形象和行业信誉。
(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净化医院行业,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严肃查处超范围执业、虚假医药广告、套取医保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医院执业行为,并指导现有医院提档升级,医院评审、质量认证等活动。同时,要合理规范监督检查行为,避免因重复检查等影响医院正常业务。
监制:牟国炜
责编:柴锡敏
撰稿:郭家骅
编辑:李梅蕊
在看的,麻烦点一下再走好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c/6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