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陇南,这是我的名片

陇南

LongNan

「基本信息」

出生地:甘肃

性格:温柔内敛与热情奔放共存

语言:汉语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邮编:

车牌代码:甘K

面积:.79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甘肃省东南部

气候条件: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区

地势最高点:文县雄黄山(海拔米)

地势最低点:文县罐子沟(海拔米)

证件照:

红色圈起来的是重点

自拍照:

秦皇故里氐羌故园

艺术照:

古堡遗韵

写真照:

陇南风情

自我介绍你好,我是陇南

陇南,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地与岷山山脉、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区。东邻陕西,南接四川,处在南北分界线之间,北纬33°线贯穿全境,下辖一区八县:武都区,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文县,西和,礼县,宕昌。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江河小溪密布,森林覆盖率高,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全市年平均气温9~15℃,降雨量~毫米,无霜期~80天,海拔在~米之间,生态差异明显,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陇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含南国之灵秀,又具北国之雄奇。

陇南

《两当晨曦》

《小城》两当

《铁路修到我家乡》宕昌

徽县

成县《礼县风光》

《康县金腰带》

西和文化广场

《阴平古城》文县

风光优美资源富集

陇南原生态自然风光保存良好,是我国大熊猫、金丝猴、大鲵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现存的“世外桃源”。境内有武都万象洞、成县西狭颂、宕昌官鹅沟、康县阳坝、西和晚霞湖、徽县金徽酒文化、礼县秦文化博物馆、两当云屏三峡、两当兵变红色旅游等9个国家4A级景区,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个国家湿地公园,4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景区个个特色鲜明、引人入胜。虽然交通不便曾经制约着陇南旅游的发展,但却让陇南的原生态自然风貌和文化遗存得到了很好保护,铸就了我们“大美陇南、世外桃源”的旅游形象。

武都万象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万象洞,国家4A级景区,已有.5亿至3亿年历史,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白龙江南岸的景山山腰,距城区约15公里。。是中国“北方第一洞”。因洞内洞中有洞,乳石遍布,森列多姿,宛如包罗万象的阆苑仙宫而得名。

宕昌官鹅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宕昌县城西南1公里处,由官鹅沟、大河坝沟、马圈沟、缸沟、八峡沟、大庙滩六大景区组成。境内湖泊如珠,峡谷如线,瀑布如织,精巧别致。景区内有羌藏民族村寨,可以体验独特的民族风情。

康县阳坝(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康县阳坝又称“甘肃的西双版纳”。阳坝景区距县城84公里,境内群山皆绿,林木茂盛,环境优美。其中的梅园沟、红豆谷、清河原始森林更是景区之精华,步入其中竹林密布,流水淙淙,茶园碧绿,棕榈当风,倍感空气清新,阵阵幽香,让人流连往返。

成县西狭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县城以西10公里处,这里青山对峙,奇峰峻秀,风景绮丽,悬崖绝壁上,古西狭栈道足迹犹存,有李可染大师《西狭颂》碑题。

西和晚霞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西和县城以西5公里的姜席镇境内,湖面如镜,晚霞印到湖面上,水天一色,山上林果繁茂,春可赏花之绚烂,秋可品果香鱼肥,令人有天上人间之感。

礼县秦文化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礼县城东新南路开发区,现馆藏文物余件,古籍资料0余册。“礼县是秦人的发祥地和摇篮”,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礼县西汉水流域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及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大秦帝国建国的初创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徽县金徽酒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徽县伏家镇的甘肃知名白酒品牌金徽酒业先后深入挖掘金徽酒独特的酒文化魅力,打造具有全国一流和领先水平的园林式生态酿酒园,形成了金徽酒文化展览馆、金徽生态休闲园、飞天广场、古井广场(包括古石碾、古井、太白塑像等)、全自动包装中心、樱花大道、万吨不锈钢酒库、生态酿酒车间、陶坛库、酒海库、技术检测中心、海眼神泉、酒文化墙、虞泉湖等一系列景点。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两当兵变红色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两当兵变旧址位于两当县城关镇南街0号,是年4月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发动“两当兵变”的指挥地。旧址为三进院建筑格局,据考证为清代嘉庆5年(年)建筑。总占地面积.65平方米,建筑面积.31平方米。起义旧址早在年就被天水地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两当县隶属天水地区管辖),年被两当县革委会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5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旧址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真实地再现了习仲勋等同志领导和发动两当起义的全过程。

两当云屏三峡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两当县城东南36公里处,包括“土地峡”、“观音峡”、“西沟峡”,故称“云屏三峡”,与徽县三滩风景区隔山相邻。景区自然风景秀丽多姿、峰奇石异、绝壁千仞、枯松倒挂、飞瀑湍流、山秀水清。

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文县城北64公里的洋汤河源头,海拔多米的高山峡谷中,包括洋汤天池、盆景池、饮马池、黄岭沟,共同形成一个大的景区,其中的洋汤天池系全国四大天池之一。洋汤天池方圆40多华里,形如葫芦,九曲十八弯,周围奇峰竞秀,松柏峥嵘,湖面千顷碧波,映红漾绿,并以诸多神奇美好的传说和“天池三绝”著称,是国内有名的高山明珠。

宕昌哈达铺红色旅游景区

位于宕昌县城西35公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哈达铺镇,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这里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丰碑,中国革命在这里发生了命运的转变,现已成为人们缅怀先烈伟绩、继承革命遗志的神圣之地。

成县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鸡峰山离甘肃成县县城15公里,是一处历史悠久的自然风景区。史志中称之为鸡头山,俗称鸡山。由于其山势“奇峰孤耸,直入云际,状如鸡首”而得名。它东接仙人崖,西连乱山,北临南河。号称陇南第一山,徽成第一景。

徽县三滩风景区

位于徽县西南4公里处,境内茫茫林海、碧草连天、高山峡谷、小溪飞瀑、奇峰云海、溶洞钟乳、雨涧雾深、纤尘不染、妩媚多姿、古老神奇,是观光、度假、避暑、漂流、考察探险活动的理想之地。

历史文化悠久深厚

陇南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出生地,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秦王朝的发祥地,三国时期魏蜀相争、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古战场。境内留存居“汉三颂”之首的东汉摩崖石刻《西狭颂》,是汉隶的典范和书法艺术瑰宝。盛唐诗歌的双子星座----“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曾寓居陇南,并留下《蜀道难》、《同谷七歌》等著名诗篇。红色资源影响深远,在被称为红军长征“加油站”的哈达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作出了“到陕北去”的重大决策。两当兵变纪念旧址,见证了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早期革命的卓越功勋。

新石器时期(距今多年前)

坐标:文县.哈南寨

哈南寨

文县历史悠久,早在原始氏族公社已有人类活动,境内堡子坝乡朱家台,石鸡坝乡哈南寨坪均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文化遗址。《尚书.禹贡》记入梁州之域,周时为雍州地。战国至西汉初为氐族所居,《史记.西南夷传》“白马最大,皆氐类”。

绳纹陶罐残片

哈南寨街道

先秦(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1年)

坐标:礼县.大堡子山

秦人发源地

雄踞关中后,大秦帝国一统华夏。但是,始皇帝的先祖们却是从陇南礼县一带发端的。

大堡子山秦公大墓的发现,证实了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关于非子至庄公这段历史记载的可靠性,从而知道秦人早期活动于甘肃东南部的历史之可信,并为确定秦人早期都邑提供了依据,大堡子陵墓也被考古专家认定为秦国的第一陵园——秦西垂陵园。

三国(公元19年~9年左右)

坐标:礼县.祁山堡;宕昌“邓邓桥”

诸葛亮“六出祁山”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在这里留下了出师未捷的千古遗恨。祁山乡地处天水、礼县、西和的金三角地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和由甘入川的锁钥之地。祁山堡是诸葛亮出祁山的前沿指挥部,远看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万里平原上的一座丘陵,突兀而起,武侯祠就建于山顶。

宕昌邓邓桥

宕昌邓邓桥是陇南氐羌民族根据陇南的自然条件创造的木质握臂式桥梁。因三国邓艾伐蜀时,在氐羌民族的握臂式桥梁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在长度、宽度上有了更高的技术含量,故而称之为邓邓桥。该桥始建于三国时期,后经多次维修加固。

魏晋南北朝时期

坐标:文县

氐族后裔

氐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盛极一时,文县境内的白马藏族,又称“白马人”,就是传说中氐族的后裔,白马人性情豪放,能歌善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大农庭中的一朵奇葩,保留着古扑原始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奇异风俗。

魏晋南北朝时期

坐标:西和.仇池山

仇池古国

公元96年到公元年这年间,仇池古国随着中原政治大潮历经多次大起大落,最终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羌藏民俗

坐标:宕昌.官鹅沟;武都坪垭藏乡

羌藏风情

我的别墅每天下榻不同的寝殿

古典的

两当权家大院

礼县明清时期四合院

银杏古村(徽县)

欧式的

两当云屏高山草甸

民族的

羌寨风情

白马山寨

田园小清新的

武都新农村

陇南山间小村镇

美丽乡村

银杏人家

我的御花园一年四季入眼皆画陇南.春山乡之春人勤春早三滩春韵米仓山之春陇南.夏烟雨官鹅夏天的滩子牧场暴雨过后,红河人家泰湖夏韵陇南.秋秋雨曹家河烂漫山色陇南·冬冬韵秋下春冬霜叶红于二月花我的御膳房食在陇南武都洋芋搅团文县碧口豆花面成县牛肉馄饨康县油面茶(罐罐茶)礼县热面皮徽县江洛棒棒面两当洋芋夹夹宕昌红军锅盔西和锅盔民俗文化绚烂多彩

陇南是多民族聚居区,秦陇文化、巴蜀文化、多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影响融合,使陇南文化呈现出南北交融、丰富多样的地域特色。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乞巧节历史久远,是古代乞巧民俗的“活化石”,公认的“中国女儿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都高山戏地域色彩浓郁,传播影响广泛。文县白马人完好地传承和保存了古老的氐族民俗民风,苍凉古朴,图腾崇拜程式保留完整,在盛大活动中表演的“池哥昼”(面具舞)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宕昌官鹅藏族同胞的宗教活动“陆定意姿格”和敬山神舞蹈热烈、奔放,充满原始宗教的淳朴、神秘,粗犷的“两当号子”尽显民族风情。

两当号子

“两当号子”是两当民歌中的一个独特种类,自古拥有“陇南乐府”的称号。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深山林区的站儿巷、云屏、泰山、广金等乡镇,时至今日号子仍在林间回荡,是人们传递情感抒发胸臆的一种方式。

池哥昼

“池哥昼”是陇南文县白马语的音译,“池哥”意为面具,“昼”为歌舞,这是至今还遗存在白马人生活中的古老且具有原始风貌的群体祭祀舞蹈。

地戏又称跳神,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武都高山戏

武都高山戏流传于武都鱼龙地区,是在当地民间说唱,歌舞表演,民间祭祀和传统社火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戏曲剧种,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玉垒花灯戏

玉垒花灯戏是甘肃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最初在正月十五日演出,台前台后挂满花灯而得名。又因它最早出现在文县玉垒乡一带,又称为玉垒花灯。是来源于四川小秧歌剧,唱腔高亢、委婉、明朗,既有陇南汉族民歌的特点,又有很重的川味。

土琵琶

文县中路河流域的琵琶弹唱,在历史的长河中已奏响了数百年,尤以中寨乡琵琶弹唱最为著名。

羊皮鼓扇舞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流传的羊皮扇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西和县石峡镇的羊皮扇鼓传承悠久,形成一整套娱乐表演形式。

梅园神舞

“梅园神舞”是康南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为祈求神灵保护而以歌舞形式——“神舞”祭祀神灵的传统民间活动。

红河高台

高台是民间社火的一种.每年春节期间,红河、盐官一带的村民们都要在当地举行盛大的高台社火表演,尽管如此,人们依然乐此不疲,喜爱有加。这可能与它奇特的表演形式和每年都有新的内容有关。

马社火

马社火流行于陇南和陇西一代。表演时,由锣鼓队带头,马匹列队依次紧随其后,为防止燃放鞭炮惊跑马匹,每匹马须拴上缰绳由专人牵着,选中的马一般头戴红花,马鬃和鞍垫也要进行装饰打扮。

前方到站——陇南陇南火车站成州机场

陇南站

成州机场

这是我的名片

请记住我,我的名字叫:陇南!请收好陇南的名片,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块美丽的地方。

陇南旅游

赞赏

长按







































局部白癜风
白癜风产生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s/26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