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人都看看陇南行,白马情
陇南行·白马情
在兄弟老韩、朋友小张的盛情邀请和精心安排下,我们一行四车14人,利用假期来到了甘肃的最南端陇南文县铁楼白马藏族乡。
白马藏族是个古老而独特的部族,现今大部居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白马藏乡白马峪河流域和四川省平武县、松潘县、九寨沟县境内,人口约一万八千人(年统计)。
从兰州上高速,经天水到陇南柑桔下高速;继续走国道历时2个多小时到达文县金三角,途中要挑战“十二道拐”、翻越高楼山;从金三角向右前往九寨沟,向左前往文县。往文县方向走几公里,从路右侧一个路口继续走县道前往铁楼藏族乡草河坝村(目前正在对道路拓宽,路修好后估计要走40分钟)。
不过由于担心被困在出城的高速路上,我们走的国道到达陇南。这段国道路况比较复杂,山高谷深、路窄车多、村镇密集。还好沿途风光不错。下图为分水岭。
路过宕昌哈达铺时,我们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接受了心灵上的洗礼。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没有革命先辈们当年艰苦卓绝的付出,我们今天还能游山玩水?开着车还怕累!
历经15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铁楼藏族乡草河坝村的农家乐。一桌野菜、川味熏肉、腊肠等好多没吃过甚至没见过的美味一扫大家的疲惫。在后面两天里,我们还品尝了牦牛肉、咂酒等,都非常美味有特色!
面食
熏肉
在头天夜里进村的路上,朋友小张说道路两边都是美景,可惜看不到。早上六点多我就醒了,拉开窗帘,犹如拉开了一副画卷……
我们住的这家农家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干净安静,尤其是充足的氧气沁人心脾。
门前养的冷水鱼
在政府的规划和扶持下,这个村子以白马藏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亮点大力发展旅游业。整个村子风景如画,游客如同在画中游。
白马藏族的女性能歌善舞,漂亮、大方。不论男女,头上都戴一顶由羊毛制成插有锦鸡颈羽和雄鸡白色尾羽的白毡帽(“沙嘎”),这是白马人显著的标志。男子插一支挺直的羽毛,表示心要正直;女子插两三支弯曲的羽毛,象征娇柔美丽。
上一篇文章: 要闻陇南市年度贫困退出验收工 下一篇文章: 陇南风光胡海波勾魂摄魄天池水
00:00
00:05
小学学校 这家的主人把小院收拾的很漂亮,把楼上的四间房屋改成客房提供给游客。在这个院子里坐上一天,品品茶、聊聊天、醉醉氧,应该很惬意。 白马民俗文化博物馆 这样的美景随处可见~ 村子两侧的山上,怒放的油菜花和郁郁葱葱的山林组成一副美丽的画卷,遍布了各种野菜、药材、野生鸟兽。 这种蜂箱我是第一次见。 正宗蜂蜜~ 从草河坝村向上走是一个熊猫繁殖基地(暂时没有熊猫)。途中会看到两个几十米高的瀑布。 从草河坝村向下走到石门沟村,这里有一个值得观赏的景点。在半山腰里有一座清代修建的寺庙----云瀑寺,据说在每年的2月19日,从庙里面的石洞里开始涌出大量的雪水,形成一个飞流直下近百米的瀑布。古庙旁边修建了0米左右的玻璃栈道,与上山的步行道相连。爬山不需要带水,进到庙里喝上一碗雪水,拜拜观音菩萨,身心愉悦。00:00
00:1
站在玻璃栈道上俯瞰石门沟村,感觉只要有水有路,再高的山上也会有人居住。 我们一直不解一个问题,山顶上哪来那么多的水呢?看了卫星地图才明白,山外有山,瀑布所在的这座山后面还有很多很高甚至常年积雪的山。 在石门沟村吃了一顿美味大餐,喝了大麦酿的咂酒,我们回到草河坝村等待夜色降临后的演出和锅庄舞。 篝火已经烧起,村民们开始准备服装。 村子里的白马藏族妇女们都穿上了盛装,准备跳起锅庄舞。 当晚的演出是由陇南师专的白马藏族学生们进行的艺术实践。00:00
00:2
晚会最后,学生、游客和村民们一起跳起了吉祥欢快的锅庄舞,舞姿优美、气氛十分热烈。00:00
00:28
第三天,我们离开铁楼藏族乡草河坝村返回兰州。再翻高楼山、挑战“十二道拐”,遥望远方,颇有一种“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感觉。 不过旅行尚未结束,美景即将展现。在十二道拐结束的地方有一个左转的路口,从这里走县道,大约半小时到达天池国家森林公园。 景色绝美,可惜游客很少。我分析原因,天池的风光类似九寨沟众多的海子之一的长海,而九寨沟距此不过百余公里。00:00
00:14
从陇南柑桔上高速一直到兰州,安全顺利。暮色苍茫,游兴未尽。这里对老韩、小张表示深深的谢意!祝福草河坝村越来越美丽,乡亲们越来越幸福! 花絮:此篇的背景音乐是“白马人组合”演唱的《白马情歌》。这个组合曾荣获08年星光大道周冠军。图片为我朋友小张为她们录制并合影。 下图为央视电影频道对朋友小张导演的全军首部网络电影《兵心无悔》进行报道。 下图为解放军报整版报道!(整理/记者巨波)
监制:石鼓责编:靳淑敏
编辑:巨波校审:巨波
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朋友喜欢和了解陇南,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更好的素材,请联系我们……
陇南信息站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s/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