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白马文化牌做大做强陇南旅游产业
做大做强陇南的旅游产业,必须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上求突破。陇南有伏羲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茶马古道文化、陇蜀道文化、羌藏文化、乞巧文化、白马人民俗文化等等,都有各自的特色。然而,最能体现陇南特色文化的应当是白马人民俗文化。因此,陇南的旅游发展应当发挥各种特色文化优势,打白马文化牌。
第一,陇南是白马氐人最主要的原始分布区。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白马人DNA研究发现,白马人是东亚最古老的部族,其祖先应该来自氐人。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北史·氐传》也说:“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马长寿在《氐与羌》中考证:“汉代的冉駹即唐代的嘉良夷,近代称为嘉戎,在茂州的西境。”“自此以东北,包括西汉水、白龙江流域及涪水之上游,都是古氐原始分布所在。古代氐族在此部落众多,有十多个,以白马氐为最大。”陇南除宕昌部分地方外均为白马氐人的原始分布区。
第二,白马氐人在陇南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西汉以来,居住在陇南的白马氐人逐渐强大起来。统治者对此心存疑虑,除了设道管辖外,还不断将白马氐人向外迁徙。西晋垮台后,继起的氐人先后建立了前秦、后凉,一部分返回故土的白马氐人建立了以陇南为大本营的仇池地方政权,与当时的十六国相比,历时最久,地域广大,开发建设陇南,屡败屡起,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立国精神,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三,白马氐人文化仍在陇南活态传承。白马氐人古代涉及的地域广阔,现在承认是白马氐的族群分布在甘川两省,但对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最好的是文县铁楼藏族乡、石鸡坝乡和武都区坪垭藏族乡的傩文化。《武都县志》记载:“陇南武阶,古为白马氐聚居之地。”“至唐代宗广德二年()武都没于吐蕃达百年之久。懿宗咸通八年()收复时,世居武都之氐大部分汉化了,少数随羌藏化了。”坪垭藏族傩舞就是白马氐人吸收了汉、羌、藏等多种文化元素的一种独特创造。
第四,陇南地域文化大都与白马氐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陇南籍学者黄英、彭战获、田佐、张忠等认为,西和的社火传承、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玩高台、划旱船、马社火、蜡花、滚灯舞、掌灯舞、马排子、封神、社火演唱等民俗活动,礼县的居民、宗教信仰、傩舞、輐灯、点高山、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语言、饮食、酒俗、待客酒、食肉习俗、服饰等,陇南的传神、羊皮扇鼓舞,武都的高山戏,康县的民居、二郎神庙、生产生活用具、服饰、饮食、风俗、语言等方面,都与白马氐文化有渊源关系。
第五,白马氐人文化遗迹遍及陇南大地。白马氐文化在陇南遗存丰富,形态多样。考古发现,氐人在成县留下了不少遗迹,抛沙肿疙瘩坝有氐王杨难敌墓,旁有冢,传系杨难敌之弟杨坚头墓,此地还出土有合金剑等古代兵器。县西40里处有杨难当墓,原有祠。县北十多里处昔有白马寺,城东郊支旗有古白马庙,大路沟烟墩山下有白马泉。秦汉时期开发出的蜀道中的阴平古道,应是白马氐人所为。北魏太和年间开凿的西和法镜寺石窟,应是白马氐人所建。西和八峰山上古石窟,传说也为白马氐人所建。两当、徽县也有不少白马氐人印记。李存葆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梦幻仇池山》说,仇池山是白马氐人的发祥地,其声誉之隆,不让蓬莱、普陀与武当,在中国历史上莫此为甚。
陇南应当抢抓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省上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机遇,以白马文化为品牌,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上做文章、求突破,把陇南建成以白马文化为主体的国际旅游大景区。
第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陇南白马氐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列入国家名录的仅池哥昼一项。应当依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充实市县名录,将文县白马人民间故事、服饰、歌曲、麻昼、甘昼、麻够池、烤街火长节、土琵琶弹唱以及武都坪垭傩舞等一批成熟项目及其传承人逐级申报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白马人婚俗、民间美术、面具制作、刺绣以及武都傩面具制作等十多个项目及其传承人逐级申报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取得国家和省上的认定和经常性资金支持。同时,聘请专家指导,将文县池哥昼、西和乞巧、武都高山戏以及各类白马氐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整合,积极申报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大景区建设奠定基础。
第二,申报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有关县区应优先挑选出大景区规划范围内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民居特色明显的一批村寨,积极争取申报列入国家传统村名录,并打造为特色景点。
第三,建设特色文化大景区。应高起点谋划市内自然景点、人文景观和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的深度融合问题,提炼特色文化元素,建设好各具特色的旅游大景区,做好民族文化遗迹的再现工作;建设各类博物馆;修建历史人物雕塑园;建设各类原生态民俗文化的展演场所;建立完整的旅游服务体系;开发和生产民族旅游产品;建设彰显文化特色的景区文化标志;建好文县白马人文化、武都氐羌藏文化体验区和西和白马古国观光区。
第四,加强陇南文化旅游的宣传推介。应聘请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依据当地民族故事创作电视连续剧,在央视播放;聘请高水平的音乐人,到实地采风,创作一些具有当地民族音乐元素的歌曲,录制成光盘广泛传播;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编演大型特色实景演艺节目。
第五,规划建设好旅游路。应抓紧立项修建武九高速、兰海高速临武段和文县中庙余家湾至九寨沟县青龙桥高速公路,打通高速公路通道。应修好通往景区的旅游公路,让旅游大客车进得去,出得来,行得安全。
(稿源来自陇南日报张金生邱雷生毛树林王世雄)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s/3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