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央行降息7月底前工资调整陇
热点一
最新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年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
(1)对“三农”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对“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3)降低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进一步鼓励其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的作用。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同时,自年6月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8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降息6大影响与你有关
1、去银行存钱,利息变少了
此次央行降息,1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由调整前的2.25%降为2.00%,意味着我们以后去银行存款,利息会减少。比如50万元存银行1年定期,利息就整整少了元。
2、楼市影响: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均下降,房贷压力小了
个人住房公积金5年以上贷款利率由调整前的3.75%降为3.5%左右,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也由调整前的5.65%下调为5.4%左右。一般来说,公积金贷款或商业房产的贷款、还款利率是跟央行的基准利率挂钩的。因此,此番基准利率的降低对于一些想要买房的个人和家庭来说,房贷压力变小了。
3、生活消费更加活跃
降息,意味着利息可能减少,使银行的存款流转到消费和投资方面。单从消费方面来看,国家统计局曾对中国消费者信心的调查显示,年10月城市和农村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0和.9。通过此次降息,会促进消费,预计消费者信心指数在未来会有所上升,这也有利于经济总体向上发展。
4、民众理财会有更多选择
央行降息直接影响到投资产品,利好较大的主要有房地产、水泥建材钢铁等资产负债率较高或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的行业;其次对股市和债券市场也利好。但理财师也提醒大家,股市和债市风险仍不可忽视。在家庭资产配置方面,稳健理财方面的投资也可以考虑。
不过,降息会对以货币基金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大家谨慎选择。
5、股市影响: 因为货币的价格下降,使得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也使得股市融资成本降低,这都会刺激更多资金向股市流动,也会刺激企业投资。所以,后市,投资者要 降息会进一步引发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所以对于需要进口原材料较多的企业来说是利空。但是,人民币贬值利于出口,所以对于出口产品特别是中高端产品的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另外,一方面降息,另一方面政府增加基础建设投资,未来基础建设相关板块值得继续 此次降息,银行放松了贷款要求,民众贷款更加容易,贷款的成本也降低了。获得了财务支持,会使得更多具有能力的人,更愿意去创业、去做投资,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虽然央行降息,但有定存习惯的人暂时无需紧张忙着“存款搬家”。随着各家银行的利率可能展开差异化竞争,未来在存款时,消费者可“货比三家”后进行选择,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此外,存款保险条例已在征求意见,即将出台,银监会在去年12月4日又下发了《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大家可以密切
热点二
近日,人社部举办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李忠通报,“截至6月下旬,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从6月份起,地方已陆续开始兑现增加的工资,全国范围内将于7月底前基本完成,不出现‘不涨工资’的情况。”另外,这次调整的一个特点是向基层倾斜。
据人社部介绍,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方案后,各地区和相关部门就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抓紧开展贯彻落实工作。
李忠说,这次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推进,面临的情况比简单调整工资标准更复杂,各地区对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和增加工资等进行调研测算,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做了大量工作。
李忠介绍,在各地区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截至6月下旬,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从6月份起,地方已陆续开始兑现增加的工资。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一,工作进展不平衡,全国范围内将于7月底前基本完成。”
截至6月25日,陕西、重庆、广西、青海、福建、内蒙古和山东等省区市表示工资调整已部署落实。
焦点1
“不升反降”因纳税增加和预扣养老金
据悉,此次调整基本工资标准不是简单地增加工资,而是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推进。
近日了解到,一些地区工资调整后出现了不升反降的问题。青岛一市民给当地社保部门留言称“六月份说是涨工资,可是到手的却少了。”当地人社部门回应称因基本工资比例调高后纳税基数增加,同时预扣了养老金。
对于此类情况,李忠昨日表示,理论上会存在少数人员调资按统一标准增加工资较少、而按规定的基数个人缴费较多的情况。对此,有关部门将指导地方采取相应措施,不出现“不涨工资”的情况。
焦点2
工资调整主要向基层公务员倾斜
李忠曾在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此次工资调整的实际增资幅度并不高,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加元左右。而据人社部介绍,这次调整的一个特点是向基层倾斜。
在5月12日的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现在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要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和应有的尊严。
“有的在乡镇工作了三四十年,工资才一两千块。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工资也在0元左右。这跟公务员的社会地位、人力资本和承担的工作是不匹配的。”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从全国总体水平看,基层公务员工资普遍偏低。
李忠介绍,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近万在职人员,有近万人在乡镇工作,他们长期工作在一线,条件相对艰苦,工资水平普遍相对偏低。“为落实中央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稳定基层工作队伍,鼓励人员向基层流动,将通过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延伸阅读去年,国务院出台政策,要求今年6月底前,各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要落实到位。那么以下这些你都知道吗?
本次涨薪主要针对哪几类人?
不少公众一听给机关事业单位涨薪,就非常不满,其实这次调薪不是简单的加工资,而是重在优化工资结构。
那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每月工资怎么涨?究竟能涨多少呢?
大部分基层公职人员工资本身不高,他们也要养家糊口,物价什么的都在涨,基本工资却多年未调整了,公平吗?此轮调薪全国平均工资涨元,小编认为不算多。
在本次涨薪中,离休人员先行调薪并且补发工资已到位。
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务员的工资是怎么构成的呢?小编带你去看看那些年调整的工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s/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