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当用工荒遇上求职难陇南市招工情况与

年味刚刚散去,用工潮又到了。在市区各大酒店、理发店、修理铺、服装店门口都贴出了招聘启事,这些店将服务人员的工资一提再提,但应聘者却寥寥无几。在遭遇用工荒的同时,大学生、已婚妇女、技能单一者,年龄偏大者却在遭受求职难。

近日,康县召开“春风行动”湖北省用工企业康县专场招聘会。吸引65家企业及职介公司参加,现场录用人,有多人与企业达成了用工意向。(本报通讯员张毓文摄)

用工荒与求职难并存

年过完都快一个月了,但在市区莲湖广场开理发店的李波,还是没有招到洗头工。年前店里的十多个洗头工集体辞职,过完年后,他的理发店就一直没有正常运行。

在市区商贸街开牛肉面馆的高老板,不停地给一名帮工打电话,但帮工一直推脱,说自己有事不能来。

一面是用工荒,另一面却是求职难。

家住武都的小崔年大学毕业后,就成了考试一族。小崔尝试着在当地找份工作,但由于性格过于腼腆,找到的工作干几天就无法继续了。

52岁的王晓英是武都区蒲池乡人,在城里陪孙子上学。她想在城里找份工作,缓解儿子媳妇的经济压力。但找了快一个月了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己年龄太大了,其二就是没有任何技能。

周燕是个三岁孩子的母亲,生完孩子后就一直在家照顾孩子。今年孩子上幼儿园了,她就想着找份工作。但出来找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她想从事以前的服装导购员工作,但结婚后体型发胖,品牌店不愿雇用她,小的服装店工资又太低。

在我市劳务市场,一面是用工企业招工难,一方面是大学生、已婚妇女、“40后”、“50后”找工作难。

“90后”也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不为打工而打工。雷红已经当了两年的洗头工了,但老板还是不让她摸剪刀,也不教一些实际技能,只是让她没完没了地给客人洗头。过完年,老板不断打电话,但她还是要坚持换个有前途的职业。

武都区巴江水火锅店的老板告诉记者,餐饮业服务员的流动性最大。服务员干够一年的很少,有时候连人都没认下就结账走人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新生代农民工的“90后”,已经不为打工而打工。他们打工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为了挣钱,而是想为自己谋个好的发展前途,来实现个人的价值。

传统的服务业已经不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但服务业需要的主体仍然是“90后”。因此,服务业就变成了用工荒的“重灾区”。

劳务中介机构缺乏生存土壤雇佣信息不畅通

刘燕是市政府上班的一名公务员,年前父亲突发脑溢血,造成了偏瘫。她和丈夫都是上班族,急需找一个能照顾父亲的保姆,但这保姆找起来太不容易了。我市功能完备的家政公司很少,找保姆只能通过熟人的介绍,但这个寻找面过于狭窄,托亲戚朋友找了一个多月了,保姆还是迟迟没有到岗。

截至年,我市60岁以上的老人共有人,占我市总人口的12%,老龄化社会正向我们逼近。同时“80后”、“90后”都已到了婚育年龄。照顾老人、小孩都需要大量的家政服务人员,但家政服务业发展却滞后。找保姆、护工的渠道还是通过熟人介绍。

薛成会是陇南百灵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的负责人。10年来,他已向浙江、广州等发达地区输送近万名农民工。他对记者说,当地的用工者和务工者都不习惯在劳务中介部门找工作或招工。陇南当地人找工作或招人,习惯看小广告或通过熟人介绍,这就造成了用工信息的不畅。

针对现存的服务行业,特别是家政行业用工难的问题,薛成会说,他们公司也想开发当地的家政市场,但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就业观念难以改变。许多人认为从事家政行业就是伺候人,在外地当保姆就可以,但不能在熟人堆里当保姆。

廉价劳动力市场开始终结

自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逐渐减少,生之者寡,食之者众,中国的人口红利出现了拐点。这种震荡对于劳动力输出为主的陇南也影响很大。廉价劳动力市场开始终结,各行各业用工都在告急。

记者了解到,市区服务员的工资已经涨到了元,加奖金提成可以拿到至元,但餐饮企业还是招不到人。

虽然我市以劳务输出为主,但我市劳动力集中的建筑行业、服务行业还有新型的快递行业都缺人。而且人力成本逐渐增加,小本生意一般都雇不起人。

虽然工资一涨再涨,但还是留不住年轻人的心。据薛成会介绍,现在外面服务员的起步工资都在元,而且包吃住,干的时间长了也会给员工买各类保险。但当地餐饮企业不愿给员工更高更好的待遇,也不知道留人留心,员工流失在所难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地企业不能给年轻人很好的发展平台。

鼓励“走出去”但也得懂“留下来”

据劳务部门统计,从过完春节至3月12日,我市已向外输出劳动力达45.47万人。这些农民工主要输出地为京津唐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以及新疆、内蒙古。

非公经济上实现集中突破,是“”发展战略三个集中突破之一。截至年年底,全市非公经济市场主体累计达到户(新增户);非公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同比增长31.4%;非公经济组织新增从业人员人,同比增长5.7%。全市76%以上的城镇新增劳动力和53%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都通过非公经济实体来实现。

发展非公经济是为了有效吸纳就业,但也更需各类人才补充,包括熟练的技术工人、服务人员、管理人员,但现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侯师傅是一名有职业资格证的星级电工,他不仅兼任着三个大超市的电路维修工,自己还开着一家电器修理部。他对记者说,有职业资格证又有优秀技能的电工很少,所以他才会兼任三个超市的电工。现在还有酒店、超市、商场想聘用他当电工,但因为实在忙不过来,他都没有答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急缺各类技术人员,尤其是电工、水暖工、木工、修理工等。

目前,我市的人力资源供需模式是中间高两头低,中间是较为充足的简单技能务工者,两头是传统服务业从业者和中高级人才的大量缺失。

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宁可让孩子待业在家,也不愿意让孩子上技校当工人;还有家长出高价或托关系,也要让孩子上高中,读大学,也不愿意上技校,学一门技术。

技术人才缺乏,有无后备补充力量,这都会影响我市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

向外输出劳动力时,我们也要回头看看,为当地经济发展贮备人才,鼓励农民工、就业困难户多学些技术,学生也要转变思想,多渠道就业。

责任编辑:刘琼编辑:张永昌

本报记者张霞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QQ营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s/32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