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甘肃上半年GDP震撼出炉人
年甘肃上半年GDP震撼出炉,排名第一的为兰州、最后一名为甘南。人均排名第一的竟然是嘉峪关,最后一名为定西市。
甘肃省生产总值.02亿元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02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5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7.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1%,经营净收入增长8.8%,财产净收入增长6.8%,转移净收入增长4.6%。
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7.9%。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7.2%,经营净收入增长5.0%,财产净收入增长6.%,转移净收入增长10.2%。
甘肃上半年GDP排名
年1~6月甘肃省14市州地区生产总值(GDP)排名
Top14甘南州#生态甘南#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度地段,是藏、汉文化的交汇带,是黄河、长江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现代化的跳板”,并被国家确定为生态主体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Top1金昌#祖国镍都#
金昌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之一,自古以来自然条件较为严酷,区域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8倍,是全国个重点缺水城市和1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金昌缘矿兴企、因企设市,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
Top12嘉峪关#边陲锁钥#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这里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嘉峪关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一种文明和精神的象征,不过每每站在嘉峪关下看着那雄阔的山关却总是内心澎湃不已。
Top11临夏州#陇上明珠#
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是中国两大回族自治州之一,年11月设立。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东临定西市,西倚青海省,南靠甘南藏族自治州,北濒兰州市,是甘肃西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汉藏贸易枢纽。
Top10定西#甘肃咽喉#
定西市是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是兰州市的“东大门”。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审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定西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也是兰州市的东大门,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距兰州市仅98公里,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兰白都市经济圈毗邻。
Top9平凉#陇上旱码头#
平凉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平凉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平凉自古为屏障三秦、控驭五原的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陇东传统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的交通和军事要冲,不仅是西北地区的公路枢纽,而且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
Top8陇南#陇上江南#
陇南,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陇南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气候垂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等20多种珍稀动物。陇南历史悠久,是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秦第一陵园——秦西垂陵园位于礼县大堡子山。此外陇南还是中国主要中药材和油橄榄产地之一。
Top7张掖#七彩丹霞#
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是国家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张掖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以及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的张掖国家地质公园。
Top6武威#西北要塞#
武威市,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甘肃省下辖市,中国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之门户,东邻宁夏省会银川,西邻青海省会西宁,南领省会兰州,北通敦煌。古时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称,一度是西北的军政中心。
Top5白银#白色之都#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海拔~21米。黄河流经全市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南部为中温带半干早气候区,北部为冷温带干早气候区。年降水量~52毫米,年蒸发量毫米。白银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铜、煤、黏土、石灰石、石膏等。
Top4酒泉#大漠敦煌#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城市。甘肃省名“肃”字由来地。东接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国。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
Top天水#羲皇故里#
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天水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里、娲皇故里、轩辕故里的荣誉,羲皇始创八卦,天水被誉为“易学之都”。天水八千年的历史文化谱写了中华文明的序曲,古城天水誉为“历史古城”,天水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
top2庆阳#陇东粮仓#
庆阳,位于甘肃省最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汇处,系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习称“陇东”,素有“陇东粮仓”之称。这里是“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的故乡,是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地;这里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中医鼻祖-岐伯的出生地,在此成就了举世瞩目的《黄帝内经》;这里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被誉为“永远的红区”。国家级陇东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蕴藏富集,长庆油田的发源地。
Top1兰州#甘肃腹地#
兰州,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年平均降水量60mm,年平均气温10.℃。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年8月28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年2月2日,兰州在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五。
新闻多看点
酒泉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嘉峪关为省域次中心城市
根据省政府近日批复《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及《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年)》,酒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嘉峪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
丝绸之路
酒泉: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万人以内酒泉市
省政府原则同意《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年)》,酒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规划》确定酒泉市6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实行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到年,酒泉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万人以内,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5万人以内,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7.平方公里。禁止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规划》提出,酒泉市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加强对重要地段建筑高度、体量、样式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做好整体城市设计,延续城市文脉,突出城市特色。按照《酒嘉一体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原则,在酒嘉中心城区酒泉片区进行详细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规划许可时,加强与嘉峪关市的沟通和协调,必要时提请省建设厅协调指导。
嘉峪关:常住人口控制在50万人以内嘉峪关
省政府原则同意《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嘉峪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冶金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确定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到年,嘉峪关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50万人以内,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49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2.7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72.29平方公里,酒钢集团用地规模60.41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嘉峪关市要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完善城市和区域绿道。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按照《酒嘉一体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原则,在酒嘉中心城区嘉峪关片区进行详细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规划许可时,加强与酒泉市的沟通和协调,必要时提请省建设厅指导协调。
来源:甘肃老家俱乐部、兰州晨报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重磅!香港要通高铁啦!从兰州出发,最快1个小时!一路美景一路吃,惊艳到爆!
解读
关于甘肃高速全程测速和十项严查行动,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
爱·阅读
恬恬姐姐的睡前故事:熟能生巧
甘肃第一地面频道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s/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