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433发展战略
陇南“”发展战略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在陇南市委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陇南“”发展战略。
四个快速推进
扶贫开发要快速推进,在合力攻坚上迈出新步伐。
生态文明要快速推进,在绿色发展上走出新路子。
产业培育要快速推进,在提质增效上彰显新优势。
城乡一体要快速推进,在协调发展上构建新格局。
三个着力夯实
着力夯实硬件基础,优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夯实民生基础,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着力夯实管理基础,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三个集中突破
在发展电子商务上实现突破。
在推进金融支撑上实现突破。
在发展非公经济上实现突破。
指导思想
我市正处于一个进一步夯实基础、攻坚克难、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后发赶超,在扶贫开发、生态文明、产业培育、城乡一体等方面快速推进,在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着力夯实,在电子商务、金融支撑、非公经济等方面集中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党的建设,把陇南建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甘陕川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陇南。
四个快速推进
(一)扶贫开发要快速推进,在合力攻坚上迈出新步伐。
年实现脱贫目标、年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最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历史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扶贫开发作为陇南工作的大局,深入开展“”扶贫攻坚行动,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要坚持精准扶贫,瞄准25个特困片区集中发力,把特困乡村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每县区每年主攻一至两个贫困程度深的特困片区,整合相关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坚持科学规划、分年度实施,力争当年见实效、三年大变化。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区域采取相应的综合配套措施,加快实施一批水电路房田等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外抓劳务产业、内抓特色农业的思路大力培育富民产业,特别要强化劳务技能培训,加强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我市主要劳务市场的合作,稳定增加群众收入;积极开展移民搬迁,让生存条件严酷地区的群众挪穷窝;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提高群众素质,真正让农民群众拔穷根。把扶贫攻坚与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设一批美丽新村。要靠实扶贫工作责任,建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社会帮扶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的扶贫攻坚机制,特别是在“双联”行动中,各级领导和各单位在抓好原来联系点的基础上,市级领导要包抓一个特困片区,县区主要领导包抓重点流域或乡镇,实力较强的单位再包抓一个特困村。要加强对扶贫开发的督查考核,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对完不成任务的责任领导严肃问责,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效。
(二)生态文明要快速推进,在绿色发展上走出新路子。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当今中国最宝贵的稀缺资源。在国内一些地区因单纯追求GDP增长、为生存环境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清澈的溪水、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是陇南最突出的比较优势,特别是还保留着的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多样性的物种,更是陇南弥足珍贵的财富。我们要全面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谨慎开发、有效保护,不仅为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做出应有贡献,更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路子,满足当代发展需要,为子孙后代留足发展空间。要从生态建设就是植树造林的片面理解中跳出来,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为契机,突出抓好“两江一水”流域综合治理,逐步恢复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植被,稳步提升植被覆盖率。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整治,重点治理河流、大气、重金属和农业面的污染,着力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当前,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环保工业、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特别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三)产业培育要快速推进,在提质增效上彰显新优势。
多年的发展证明,陇南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矿产、特色农业和旅游资源等方面。我们要打优势牌、走特色路,加快推进资源转化,培育具有陇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工业发展要在转型升级上做文章。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开发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条,争取实施一批支撑工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和低碳环保、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改项目,努力在铅锌、黄金等有色冶金工业和建筑建材、医药制造、白酒酿造等主导产业上实现转型升级。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着眼于国家投资逐步减少的趋势,市上要在整合西成开发区和徽县工业集中区发展上下功夫,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开发区,各县区也要加大力度建设一批省级产业园区,着力培育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市上将对工业园区建设实行单独考核,主要考核项目落地率。二是特色农业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行动,制定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现代农业和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加快流转的具体办法,促进土地有效流转,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监管、市场流通、信息服务、防灾减灾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大良种引进、选育和推广力度,落实综合管理措施,打造陇南农产品知名品牌。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合作经济,兴办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将村互助基金建立在合作组织或产业协会上,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文化旅游要在融合发展上求突破。充分利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这一平台,建立健全红色文化、秦始祖文化、三国文化、陇蜀古道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效机制,打破县与县之间的行政区域,依托共同的文化特征,合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把乞巧女儿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世界,形成文化旅游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新格局。要多层次、多渠道开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生态体验游,鼓励引导更多的农民创办标准较高的“农家乐”,加快发展中医养生养老保健产业,把陇南打造成中医养生养老保健旅游示范区。进一步创新旅游景区景点开发管理模式,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在各景点配套高标准的服务设施,建立免费的wi-fi(区域无线网络)基站,让游客通过儿童白癜风症状北京看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s/3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