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r
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211121/9775915.html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名单两当兵变纪念馆讲解员吴丹入选↓↓↓
上一篇文章: 陇南市橄榄新城项目招商公告 下一篇文章: 尹弘在陇南市调研防汛减灾工作
个人简介
吴丹,女,回族,大学本科学历。
年至今在两当兵变纪念馆从事讲解工作。多年来,吴丹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高质量完成了各类讲解任务及宣讲活动,并多次圆满完成重大政务接待;
年7月获得陇南市第三届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十佳金牌导游”荣誉称号,荣获政务导游组比赛“亚军”;
年—年先后聘任为市委、县委宣讲团成员,获县优秀宣讲员;评为年度陇南市最美志愿者;
年3月获得甘肃省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大赛优秀奖;年6月荣获全市党史宣讲比赛三等奖;
年6月入选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
下面和小陇一起看看吴丹讲述的故事▲《干粮袋》
探究一件革命文物,走进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光,让我们感知革命先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感恩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报国情怀。
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陈列于我馆的一件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干粮袋。该文物质地为纺织品,通长29.5厘米、通宽16厘米。上端开口,呈口袋状,顶端有带,方便背、挎。年10月,我馆建成免费向公众开放之时,习仲勋同志亲属向我馆捐赠了此件珍贵文物。年6月,经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为二级文物。两当兵变在习仲勋的革命生涯中有着重要影响,经过两当兵变的洗礼和锤炼,习仲勋很快由一名革命战士成长为优秀的革命领导人。伴随着习老的干粮袋,见证着那一段革命、建设的光辉岁月。干粮袋,古已有之,通常在人们长途外出时用于储存食物。在革命战争年代至建国初期,干粮袋一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必备单兵携行装备,其特点是:结实耐磨,重量轻便,实用性强。收纳起来只有小手帕大小,放开容量却很大。说起“干粮袋”,我们可能会想起常在一些战争片里看到的场景,红军或八路军士兵肩头上背着的那种干粮袋。一般是长长的圆筒状,能斜系在身上,便于行军和打仗。长征期间,红军就是靠干粮袋装青稞炒面的帮助,才通过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最终完成胜利会师,奔赴陕北。在革命战争时期,从首长到普通战士,人手一条干粮袋,能放10斤左右的炒面或炒米,可以维持7到10天左右的生活需要,确保战斗力。在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将士们没有水,干吃炒面难以下咽,因此就出现了著名的“一口炒面一口雪”的感人场景,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两当兵变是习仲勋同志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从此,他由一位党员积极分子成长为一名党的基层组织领导人和军事指挥者。两当兵变锻炼和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他们在兵变后分别寻找党组织投入新战斗,刘林圃同志后来在西安被捕并英勇就义,刘志丹同志为他题写了“英雄志向实伟大,勇气流血最光荣”的挽联;李特生同志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到兰州继续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吕剑人、许天洁被捕入狱后,不屈不挠,直到西安事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更多的党员骨干如左文辉、石文杰等则分别在各地寻找到党组织或重新加入红军的行列,继续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解放后,两当兵变的亲历者左文辉总结革命生涯,欣然道:青年信仰共产党,数十年来苦奔波;社会主义初建成,高兴活了一百多。小故事,大意义一件革命文物就是一段革命历史不忘革命先烈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对革命先烈的敬畏就是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爱国精神新闻+++
“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评选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联合举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论述精神,创新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出红色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甘肃省文物局高度重视,协同省广播电视总台、省委网信办认真组织开展了遴选推介工作,组织专家从全省34家纪念馆、博物馆推荐的56人中,评审推介出25位讲述人参评,最终甘肃省南梁革命纪念馆馆长夏世鹏、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宣教一部主任潘洁、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宣教科科长王丽霞、两当兵变纪念馆讲解员吴丹4人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入选“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名单。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甘肃频道、甘肃省文物局、陇南文旅)监制:竹翠责编:王芳
编辑:陈番番校审:马丽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s/7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