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通宣传教育服

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载体,作为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实起来强起来活起来重要举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突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整合资源,创新推动,打通了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荣获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陇南召开)

一、坚持行政推动,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市县(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常委宣传部长任常务副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统筹和指导。二是强化制度管理。制定《中共陇南市委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陇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建设管理规范》《实践活动流程图》《志愿服务人员守则》《参加人员守则》《志愿者星级评定办法》和督查考核奖励办法,明确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工作步骤、责任分工和组织保障,提供了制度遵循。三是抓点示范推广。市委宣传部组织武都区、两当县宣传部门和乡镇干部赴青岛胶州市、城阳区学习考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浙江大学举办全市宣传干部培训班,现场考察学习湖州市长兴县和德清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浙江经验与做法。在全市宣传推广“民事直说”“扶贫夜校”“爱心超市”“精神扶贫文艺宣传小分队”“邻里守望互助队”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新华社、光明网等中央、省级新闻媒体刊发我市相关新闻稿90多篇(条)。四是注重督查与培训。今年6月,市上对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贯彻落实和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情况开展专项督查,下发了督查通报和整改落实意见,各县(区)也自行开展了督查。

二、坚持为民服务,开展“线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在服务群众中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一是整合资源开展活动。按照“六有”(组织机构、服务人员、活动场所、醒目标识、管理制度、活动资料)要求,依托文化馆、红色革命纪念馆、乡镇文化站及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因地制宜建成1个市级和9个县(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了四级全覆盖。依靠党员干部、宣讲团队、志愿者、新乡贤、先进典型、“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等,全市建成志愿服务队个,整合宣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司法、扶贫等部门的惠民服务项目,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和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文明实践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目前全市已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多场(次)。二是突出思想政治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坚持“讲思想”学习实践科学理论、“讲政策”解疑释惑促进发展、“讲道德”践行核心价值观、“讲文化”丰富活跃文化生活、“讲法治”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讲科学”宣传普及科学知识、“讲新风”持续开展移风易俗等实践活动。市县(区)理论宣讲队组织专业宣讲队员,深入乡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宣讲、对谈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听党话、跟党走。三是形式多样增强吸引力。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寓教于乐和实践体验,组织开展了精神扶贫送文化下乡、关爱老人和留守儿童、扶困助残捐赠、交通文明进社区、“脱贫致富模范户”评选、创业者分享奋斗成功故事、义诊送药健康咨询、科技培训等活动,探索总结了“民事直说”“扶贫夜校”“爱心超市”“精神扶贫文艺宣传小分队”“邻里守望互助队”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活动,做到“讲”让群众能听懂,“评”让群众能参与,“演”让群众受教育,“帮”让群众得实惠,把“大道理”变为“小故事”,把“普通话”变为“地方话”。

三、坚持移动优先,建设“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针对陇南市外出务工人员多、“村民不在村里在网上”的现状,开发建设了“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经过三次系统升级,形成了拥有1个市级实践中心门户、9个县(区)实践中心门户、个乡镇(街道)实践所门户、个村(社区)实践站门户,分为15个板块70多个栏目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一是自上而下,提供理论学习和政策宣传。陇南学习板块,从学懂弄通做实三个层面,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宣传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陇南榜样板块,宣传市级以上各类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移风易俗板块,宣传治理高价彩礼,弘扬新风正气。文化旅游板块,展示陇南文化旅游魅力,以文化人,增强文化自信。基层党建板块,党员通过实名注册就可以找到“组织”,在手机上过组织生活,加快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二是横向贯通,展示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文明实践板块,展示各县区、乡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创建行动”、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各类活动开展情况,促进相互学习。志愿服务板块,搭建起了网络公益平台,展示各县区、乡镇、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引导群众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陇南赶集和百姓服务板块,提供房屋租售、招聘求职、家政服务等信息和拼车顺带、价格行情、地方特产、农技百科等涉农便民服务项目。三是自下而上,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移风易俗和互动活动板块,让群众随时了解和参与村里事务,通过“村喜事”“村白事”栏目进行网上贺喜或祭奠,敦风化俗;“美景图册”栏目让群众晒自己拍的照片宣传家乡;“家风家训”栏目展示历史名人的良好家教家风,反映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的活动动态、典型事迹,教育广大群众践行和传承优秀家风家训、发扬传统美德、共建美好家庭。目前有认证用户75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6.3%,覆盖了全市70%以上的家庭,每天产生的信息量在10G以上,平均每天的网页浏览量为39万多,平均每天访客数2.5万,平均每次访问时长大于7分钟,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坚持双线融合,扩大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覆盖面。充分发掘“互联网+”宣传服务潜能,打造“共建、共享、共融”平台。一是线下活动线上展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市、县、乡、村管理员负责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容更新,通过链接市、县(区)、乡镇、重点部门的政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w/546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