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明家刘伯温凤凰血粑鸭广东白斩鸡和
刘伯温
今天兰台要和大家聊一个在民间传说里唯一能和乾隆帝媲美的历史人物——明初大臣刘基刘伯温。
前些年,著名小说家马伯庸先生的“乾隆美食地图”彻底让清高宗乾隆帝“火出了圈”,大家这才知道原来乾隆皇帝不仅仅是琼瑶阿姨的“最爱”,还是全国无数小吃店最大的ip。
如果想从华夏几千年历史人物里找出一个在“传说度”上能够和乾隆帝媲美的人物,我想了一想,可能只有明初的刘伯温能够一战了。
贵州梵净山
01、和乾隆帝主要是全国各地“品尝各种小吃”不同,刘伯温的民间传说在多样性上就比乾隆帝丰富得多,刘伯温不仅仅是在全国各地品尝小吃,还在全国各地断龙脉,甚至就连他晚年隐居的地方都横跨四省。
首先来说刘伯温晚年隐居地,关于这个全国至少有三个省的景点宣称刘伯温晚年就是在他们那儿定居的。
贵州梵净山风景区的亚木沟有一座明代院落,景区就宣传这是刘伯温晚年定居的地方;为什么一个浙江人晚年会到贵州铜仁定居呢?梵净山景区宣传手册上说是因为刘伯温为了朱元璋的江山社稷破坏了太多龙脉,刘伯温的老师诸葛亮给他托梦,让他到深山隐居。第二天被吓醒的刘伯温沿着长江一路向西,最后选择在贵州铜仁梵净山亚木沟定居:
他夜宿亚木沟,观这里群山环抱,青山秀水,乃是人间仙境。于是就决定于在此开荒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起了安逸的隐居生活。
河北兴隆的雾灵山景区也号称是刘伯温晚年隐居地,而刘伯温之所以跑到明朝边境外的兴隆雾灵山隐居,根据当地景区的说法是因为朱元璋晚年屠戮功臣,刘伯温为了求生,假死避难,然后一路向北,越过了明朝边境,选择隐居于紧挨着明朝北部边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雾灵山。
河北兴隆雾灵山
更有意思的是江西武宁太阳山景区以及湖北通县太阳山景区,这两个太阳山景区都号称刘伯温晚年曾隐居于此。
而说法都和雾灵山类似,都是刘伯温假死避祸,云游四海的时候选择了太阳山(江西/湖北)定居。
而且最逗的是两个太阳山景区拿出刘伯温晚年定居的证据都是明代残片,上写“安平古刹,刘基故址。”
哈哈,也不知道这两个太阳山景区究竟是谁抄袭谁的文稿。
江西武宁太阳山
梵净山提到刘伯温曾多次为朱元璋断龙脉这件事,其他景区还真有这个说法。
目前兰台找到的就两个:甘肃和湖南。
传说,刘伯温能掐会算,他曾经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并帮他斩了很多龙脉。据说一共有一百条龙脉,其中九十九条都是被刘伯温斩断的。
在兰州,刘伯温就斩过一条龙脉。刘伯温挥剑向皋兰山下斩去,相连的山脉便被斩出缺口,这就成了后来的大豁岘,皋兰山尾部成了龙尾山,龙血流下的地方就成了红山根。他还在龙尾处修建了四个墩子,即为四墩坪,也称为伏龙坪,坪上还建了一座伏龙亭。
甘肃皋兰山
类似的传说在甘肃省陇南市也有,只不过这一次没有兰州皋兰山那么具有神话色彩,而是刘伯温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断龙头地脉,捣毁地穴,通路改水。
而湖南湘西凤凰也流传着刘伯温斩断龙脉一说,说是刘伯温走到湘西凤凰,看到南华山气势非凡,非常符合龙脉的特点,就调兵五万,开始在龙脉的龙颈处开挖,说来也怪,白天挖了晚上又复原了,这样挖了七七四十九天,仍是这样。后来刘伯温下令日夜开挖,被挖断的龙颈处就变成了现在的沱江。
兰台相信在其他省也一定有刘伯温斩断龙脉的传说,毕竟天下龙脉“九十九条”嘛。
最后就到了美食环节了,刘伯温不仅和乾隆帝一样也是个“吃货”,还是一个美食发明家。
前面说他挖断了湘西凤凰南华山的龙脉,导致凤凰沱江年年受水灾;刘伯温认为是挖断龙脉,破坏了风水,于是就让人用糯米加鸭血与鸭肉合炒,在重大节日祭祀,后来凤凰风调雨顺,结果就演变成湘西名菜:凤凰血粑鸭。
凤凰血粑鸭
刘伯温当然不仅仅发明了凤凰血粑鸭,他还因为创作《烧饼歌》而发明了“伯温烧饼”、因为酷爱吃鱼头发明了“刘基鱼头”、因为随朱元璋征战天下,想念家乡美食,于是发明了“伯温贡兔”、在老家读书,发明了“糯米山药”,就连广东名菜“白斩鸡”也是刘伯温发明的。
而刘伯温对中华美食最大的贡献是发明了糖人。
糖人
据传说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再次(我什么要说“再”?)假死避祸,浪迹天涯,这一次估计是没带够钱,被一个挑着糖担子的老人救下,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着糖担子走街串巷,在卖糖的过程当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出各种糖人,非常可爱,小孩子争相购买,许多人便向他请教,刘伯温一一教给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直流传下来。
何斌饰演的刘伯温
02、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民间传说。
根据《明史》记载,刘伯温辞官后就回到青田老家闭门读书,绝口不提政务,最终是在老家去世的:
洪武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为资善大夫、上护军,封为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而从真实历史上看,刘伯温对于朱元璋夺取天下也没有发挥那么大的作用,真正功劳最大的文臣是李善长、胡惟庸,甚至就连“毫不起眼”的汪广洋的爵位都在刘伯温之上。
那么,为什么刘伯温能在民间有如此大的名气呢?
这是因为朱元璋虽然没有真正重用刘伯温,但是迷信的朱元璋是真的让刘伯温帮自己算命。
算命先生
《明太祖实录》就有多处记载了朱元璋在做出重大决定之前让刘伯温帮忙占卜吉凶:
庚寅,上亲帅舟师伐陈友谅。……徐达进曰:师直为壮,今我直而彼曲,焉有不克?刘基亦言于上曰:昨观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此师胜之兆。愿主公顺天应人,早行吊伐,上曰:吾亦夜观天象,正如尔言。
从这段记载看,朱元璋就是把刘伯温当做了一个算命先生。
而平定天下后,朱元璋也更多把刘伯温当做一个负责修建宫殿和看风水的专业人士:
庚戌,朔拓建康城。初,建康旧城,西北控大江,东进白下门,外距钟山,既阔远,而旧内在城中。因元南台为宫,稍庳隘。上乃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于钟山之阳,在旧城东白下门之外,二里许。故增筑新城,东北尽钟山之趾,延亘周回凡五十余里,规制雄壮尽,据山川之胜焉。
换言之,刘伯温虽然在正史里并没有那么厉害,但是他通晓天文的特点被朱元璋拿来算命、堪舆,从民间老百姓看来,刘伯温就是一个能掐会算的“神人”。
其实刘伯温在进入明朝后最高职务不过是国家天文台台长。
电视剧里的朱元璋与刘伯温
而朱元璋在给刘伯温封爵的诏书里也提到了为什么刘伯温能封伯爵的四大原因:
挺身来归,委质事朕,累察乾象,多效谋猷。
这四大理由里算命看风水是排在出谋划策前面的,可见刘伯温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形象。
而刘伯温“神机妙算”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刘伯温死后,他的子孙为了躲避朱元璋杀戮,专门找人给刘伯温“立传”,只不过这次“立传”是把刘伯温往神话人物中靠,说他从小被神人传授了天书,专门来辅佐“真龙”朱元璋的。
这就是有名的《诚意伯刘公行状》,根据现有史料我们可以得知《诚意伯刘公行状》的儿子和孙子专门找同乡黄伯生写的。
而《诚意伯刘公行状》也成了刘伯温所有传说的源头。
#热点引擎计划#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w/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