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武都武都赘婿澎湃在线
牛年一开年,由郭麒麟主演的《赘婿》便迅速霸占热搜,成为了国民新下饭剧。
随着《赘婿》的大火,"上门女婿"这个话题也被炒热。
无独有偶,在“真正”武朝国都“武都”所在的陇南市,还真有这么一种特别的“上门女婿”婚俗。
年10月26日,陇南市“女娶男嫁”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目前全国第一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婚姻文化。
究竟这种婚嫁习俗有何特别之处呢?下面就随小编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01
“女娶男嫁”成为地方婚俗主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男婚女嫁本是寻常人家司空见惯的婚礼习俗,除招婿入赘“倒插门”外,“男嫁女娶”并不多见。
但在陇南武都区和康县南部乡镇,男嫁女娶却成了婚俗的主流。这不是少数民族风俗,而是极为少见的汉族特殊婚俗。
准备迎亲
02
独特的婚礼形式
女娶男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当地人称之为“男到女家,更名入籍”。即男方嫁到女方家后,一切遵从女方家族的习惯和规矩,按照女方家族的姓氏辈序改名换姓,和女方同样称谓族内成员。
等待迎亲
另一种则称之为“二门俱开,两来两去”。这种婚姻,婚后男女双方均保留原有姓氏,男女都有继承双方父母遗产的权利和赡养双方父母的义务。若婚后生育两个子女,男女双方名下各一个,各自顶门立户。
对歌
不管是“男到女家,更名入籍”,还是“二门俱开,两来两去”,不管是哪种婚姻,结婚前都要立婚约为据。
娶亲路上
03
家庭文化有别于传统
“男嫁女娶”的婚俗由女子传递香火,即“留女不留男”,因此,这些人家的户口簿上,户主均为女性。
女人是家庭的主宰,承担着维系家庭生活与社会交往的主要责任,是社会交往的主角,因而在婚丧嫁娶、请客吃饭时女人总是坐上座,喝酒、抽烟女人都会参与其中,且乐此不疲。
新郎新娘跨火盆
但这并不意味着“女尊男卑”,不管柴米油盐,还是在一些家庭重大事情的处理上,夫妻二人往往互相商量,一同决定。
这里的女性像一根血脉的链条,把四面八方的男人链接在这方土地上,与其一道繁衍生息。因而,在这里一旦生育了女孩,都要设宴庆贺。
04
婚俗历史与社会意义
关于这一婚俗,据说最早起源于年前的康县太平。
相传,年5月,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石达开兵败于四川大渡河,一支余部辗转来到山大沟深、地广人稀的秦巴山地,纷纷以男嫁女娶的方式改名换姓隐藏下来。
新郎拜见新娘父母
从此,这种婚俗就在陕甘川交界地带流传下来,也留下男女平等、不信迷信的民风,老百姓都有缠头、束腰、绑裹脚等习惯,这些颇似太平军将士的遗风。
周围十里八乡看到他们普遍人丁兴旺,纷纷效仿选择“女娶男嫁”婚俗方式,这一婚俗方式慢慢形成。
行礼
女娶男嫁这种婚姻形式,打破了女儿不能传宗接代的旧传统。
从现代婚姻观点看,男到女家,有助于农村那些有女无男或少男户家庭发展生产和父母养老问题的解决,对于维系农村“纯女户”家庭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当地人口素质。
开席
女娶男嫁体现了男女平等的现代婚嫁观念,女子留在娘家,可以调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有助于互敬、互爱、互助、互谅,和睦相处,和谐理家,避免了婆媳、姑嫂、妯娌之间的矛盾,为家庭团结、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原标题:《《赘婿》武都~武都赘婿》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w/9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