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乡贤,蒲池刘氏一一民国陇南名人刘石

武都乡贤,蒲池刘氏

一一民国陇南名人刘石余及其后裔探访

3月28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陇南市委员会主委、陇学研究院院长高天佑一行在祭拜了“邢澍墓”,参观了“伏龙寺”,看望了果海法师、陈郑云博士之后,应邀又赴两水镇坪上村,去看望甘肃省文史馆研究员刘可通先生老大哥一一刘可适先生。

在其家中,我们看到了其祖父刘石余先生《农家乐》一诗,意境悠远,抒情雅逸,格律工稳,中有佳句。该诗由可通先生特邀甘肃省书协原副主席、酒泉市文联原主席、甘肃省文史馆研究员朱明山以楷书抄录装框,其诗曰:

农家乐

刘石余

五亩柔桑十亩田,

耕余展卷甚超然。

室有诗书鱼不蠹,

门无车马犬常眠。

雨浸青岫观图画,

风过苍松响管弦。

豆棚瓜架论新酒,

乐得今年胜去年。

又见其院落迎春披墙、花如繁星,碧桃一树、红白两枝,又有垂柏、荷包牡丹名贵品种,小小庭院,繁华似锦,农家气息浓郁,庭院妙趣横生。遂灵机一动,建议以乡贤佳作《农家乐》同题和之,晚饭席间发表。于是乎,我和作家娄炳成各得一首如下:

农家乐◎大家乐

娄炳成

与我尊敬的刘可通先生及新老朋友一道,共同祝贺高天佑先生五五大寿,心情激动,步先贤刘石余七言诗一三五七原字尾、二四六八原韵脚,有感而发,拙作如下:

两水坪上旧梯田,

刘老故居已焕然。

门无白丁不生蠹,

室有骚人伴书眠。

院前名花美若画,

楼后奇树拨心弦。

最是情义胜老酒,

欲祝华诞却忘年。

农家乐

(步武都蒲池刘石余先生原题原韵)

高澍

千里龙江半畦田,

隐居两水何悠然?

壁悬字画由谁赏,

圈饲豕鸡伴我眠。

雾落南山品锦绣,

花开垂柏拂丝弦。

刘家四代书香第,

文武双雄载万年!

一一.3.28.下午五点于武都两水坪刘可适先生私宅。

晚餐席间,我市著名作家娄炳成先生率先发表了其和诗,起笔直叙,开门见山;触景生情,直抒胸臆;开合一气,结构自然;描述了探访武都乡贤所见所闻,抒发了活动感触和文友之间的深厚情义。继之,我市著名文化学者高天佑先生发表了自己的和诗。作为七言律诗,首联从千里白龙江着眼,由两水镇农田入笔,是谓点题、破题;接着,颔联、颈联由内而外,视野拓展,对仗工稳,堪称佳句;主体两联主要描述了农家小院景物、晚餐地产美酒和室内字画陈设,以及远处南山景观、天气状况,为尾联的议论抒情、收束评价做了很好的铺垫,突出了书香门第的主题,给予了“文武双雄”的概括性高度评价,彰显了本次探访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探访活动结束返回城里。当晚午夜之前,我市著名文史专家刘可通先生如约发来了他的五言诗,其词曰:

邀请文友天佑、炳成君等,顺道聚于两水镇坪上村兄长可适"耕读居",感赋。

时疫积阴散,

逢辰邀忘年。

谊情同莳菊,

杯酒驱轻寒。

有道是诗如其人,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大有五柳先生之遗风,令人反复吟味,过目成诵,深受感动!

同行者李小丹女士,随后第二天也通过   .10.3苟建卿写)

(刘元凯,字石余油画像)

END

监制:民盟陇南市委员会

责编:孙磊

编辑:许旭

撰稿:秦戎

摄影:高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s/627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