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1人上榜ldquo年感
“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候选人已于日前评出,4月1日起至7日,50名候选人的先进事迹开始在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中国交通新闻网、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等平台集中展示,8个网上投票通道同步开启,邀请公众推选“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
投票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结合网络投票结果并综合专家评议意见,最终推选出“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等。
我市文县公路段桥梁工程师李钢被评为“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候选人。
甘肃省陇南公路局
文县公路段桥梁工程师
李钢
推荐理由:年8月,甘肃陇南遭遇特大暴洪灾害,作为文县公路段桥梁工程师的李钢,为收集道路受损情况并及时上报,趟过江水倒灌路段,攀过湿滑泥泞山路,冒生命危险在一天内徒步43.5公里,摸清了国道文县至玉垒段沿线尚德、水坝、金口坝、横丹几处道路中断情况,又在第二天徒步返回,及时上报灾情。这两天中,李钢连续徒步余公里,为抢通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抢通文县至碧口路段“生命线”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保障。不仅如此,李钢在日常工作中勤奋耕耘、甘于奉献,从财务工作到技术工作,他都踏实肯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年8月9日至18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甘肃省40多个县(市、区)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损毁严重,部分路段交通中断。其中,陇南遭受的特大暴洪灾情尤为严重,陇南公路局管养的11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6条高速公路损毁严重,文县通往外界的公路全线中断,文县成为洪灾中的一座“孤岛”。灾害发生后,陇南公路局文县公路段桥梁工程师李钢与同事在灾情突发、信息不通、道路中断的情况下“临危受命”,结伴两天徒步百余公里,摸清了文县到玉垒李家坪路段的受灾情况,带回了该段灾后公路损毁的第一手资料,为抢通文县至碧口路段“生命线”提供了信息保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自告奋勇担当使命由于文县与外界“失联”,电力、通信完全中断,无法得知公路的具体灾情,全国各地救援人员与物资无法进入,必须要打出一条“生命线”。33岁的李钢自告奋勇,担下了摸排文县到玉垒李家坪路段受灾情况这项艰巨的任务。李钢穿好工作服、雨鞋,戴着安全帽,随身揣上几个饼、塞了几瓶矿泉水,于8月18日6时50分和同事出发了。从文县县城出发后不久,李钢就遇到道路中断,他当即决定翻越凡昌山绕行到刘二坝。在刘二坝去尚德的路上,看到K—K这段路被江水倒灌,他们又冒险涉水通过这段路。过去之后稍微顺了一口气,才发现路边的波形护栏只冒出来三四厘米,路面积水很深。险情就是命令,各方抢险的队伍还在等着灾情信息。沿着湿滑泥泞的山路,李钢和同事互相鼓励、相扶前行。就这样,李钢和同事一路艰难跋涉调查路况,18时左右,他终于走到了文县公路段玉垒作业组。沿途除盘山路程外,此处距离出发地徐家坝村已有43.5公里。经过一天的徒步勘察,李钢发现,尚德、水坝、金口坝、横丹几处道路彻底中断,其余路段塌方落石严重。公路要尽早抢通,道路受损信息就必须先尽快送回去。然而电力、通信全都中断了。李钢和同事一合计,还得徒步走回去。于是,在玉垒作业组驻地稍作休息一晚后,19日7时,心急如焚的李钢又沿着原路踏上返程。趟泥浆路、绕落石、翻山……一路没有停歇,李钢和同事终于一步一步走回了徐家坝村,返回文县公路段机关。8月19日18时30分,李钢拖着疼痛的双腿,带着满身泥泞出现在大家视线中。两天的路程下来,李钢徒步走了多公里,满脚都是水泡。这一趟,虽然艰难万分,但能把公路受灾的第一手信息及时上报,为抢通公路赢得了时间,他觉得,值了!勤奋耕耘甘于奉献李钢在抗洪抢险中勇往直前的精神源自对公路事业执着追求,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更是一直以来养成的勤勉敬业、甘于奉献的作风使然。年李钢在甘南公路总段参加工作,年调至陇南公路总段文县公路段,先从事财务工作。在岗期间他将文县段所有的纸质财务资料梳理归类,录入电子数据库存档,完成了财务工作向数字化办公的转变。年,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李刚又被调到生产技术部担任桥涵工程师。为了尽快熟悉全段56座桥梁、2座隧道、多道涵洞的具体情况,他把工作场景从办公室调转到公路上,每天在公路上不停奔波,开展桥涵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和养护管理工作,节假日也很少休息。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李钢很快成为生产技术部一名“得力干将”。李钢不仅在平时的工作中勤奋耕耘,甘于奉献,为单位的发展默默贡献着力量;在水毁抢险的关键时刻,他用一双腿徒步百余公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点击链接进行投票?“投票!谁是你心中的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
也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50名候选人的事迹材料快来投票吧
↓↓↓
投票说明
8个网上投票渠道
●交通运输部政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s/7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