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抗洪救灾主动出击智慧大脑助
防汛抗洪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唯有科学应对、精准施策,才能掌握主动权。众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打赢这场防汛抗洪的“硬仗”,不仅要有勇气,还要依靠科学。陇南作为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地,依靠大数据,利用信息化等“技防”优势,不断提升防汛抗洪的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云端作业、智慧防洪、科学减灾、及时救灾。
▲白龙江、白水江和嘉陵江流域8月以来降雨量分布图。
“这是10分钟前的白龙江水量情况!”
“近两天,陇南天气多为晴天……”
随后,陇南市抗洪救灾指挥部发出《关于利用有利天气抓紧做好当前抢险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这已经是陇南市抗洪救灾指挥部连续24小时“值守”的第十二天。
何时发布预警信息,哪里有隐患急需撤离,对被困群众如何施救……
所有答案,都在陇南市抗洪救灾指挥部的“智慧大脑”中。
而其内核是陇南用大数据重新定义新时代的防汛抗洪“战术”。全面监测预警,综合分析研判,统筹调度指挥抗洪救灾,为全市群众“智”牢的防灾减灾安全网。
▲陇南市抗洪救灾指挥部。
一数据汇聚,“系统”升级,让抗洪更科学。
走进陇南市抗洪救灾指挥部,气象、水量、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各类的监测图,两三分钟刷新一次,工作人员汇总、分析、上报,为抗洪救灾提供科学、准确、高效的行动依据。
半个月来,雨一直在下,8月14日15时,陇南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在市大数据政务中心设立陇南市抗洪救灾指挥部。
设置在陇南大数据政务中心,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近年来,陇南紧随“互联网+”发展大势,深入贯彻“数字中国”战略,将大数据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强数据统筹,推动数据共享,扩大数据开放,实现数据赋能,建成以应用分析为目的的大数据政务中心。
陇南大数据政务中心接入公安、消防、安监等20多家单位专线网络,实现各单位业务数据调取、对比、分析、研判,具备全市大数据统筹规划、数据汇集、分析挖掘、共享交换、专题应用、应急指挥、汇报展示、公共服务八大功能。
“在这次暴洪泥石流灾害中,大数据中心的‘1+8’应急指挥管理体系,实现了基于数据、科学准确研判,多方协同、高效联动作战。”陇南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张治介绍说,“‘1’就是陇南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系统,而‘8’则是应急综合配套体系,包括了气象专线、视频监控、现场连线、高清地图、部署落实、应急电话、无人机航拍、现场会商等功能。”
大数据平台到底如何发挥作用?
通过气象的实时监测数据,做好未来天气变化的研判。通过视频监控数据,了解各县区河流水位等防洪情况。通过陇南高清地图数据,研究地形地貌、河流及道路位置,为群众的救援、转移、疏散提供准确决策。通过钉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s/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