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治愈沉浸式体验陇南田园慢生活
在山野间冥想
在林木间舒畅
在人与大自然之间
铺展一场静谧梦境
在乡村与城市之间
保留一处精神疗养空间
??
这里是
康县王坝镇何家庄村
集自然、人文、民俗为一体的
康养之地
王坝镇位于陕甘交界地带,康县县城以东10公里处,国道G沿线,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是川陕入甘的主要通道。这里是康县的东大门和后花园,也是全县工业园区和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王坝生态民俗旅游景区,辖区内有何家庄村、大水沟村两个全国最美村镇,先后被评定为甘肃省森林小镇、甘肃省气候小镇。
SUMMER.TIME.
生态王坝田园诗意
在王坝镇何家庄村,秀美的自然环境,让人仿佛身处秘境。山谷云雾、清冽小溪……远处山峦层层叠叠的绿,一直延伸到目之所及。初秋的暑热和叹息,在这里被无尽的生命气息所掩藏。
清晨与傍晚,阳光温柔抚摸这座村庄,晨雾披上了霞光,寻着柔光缓步前行,聆听时光耳语。清晨,独自出行漫步山间,伴着晨光感受人类最原始的感官意境,在余晖中和家人、朋友相伴而行,交谈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许是田园生态旅游最美好的意义。
一日、三餐、四季,这里的田园生活,朴素中铺陈着精致的美,也承载着都市人心中最美的田园愿景。何家庄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打造诗画田园游、农特产品展销、水果采摘、民宿住宿、民俗体验、书画写生等旅游体验,让游客真正感受闲暇时光里自足的快乐和诗意的舒展。
乡村文化写生诗意
一方天地,快慢有度,动静皆然。
个性化的村落景观、被赋予文化艺术内涵的特色产业、本土化设计的民宿等,都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
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的今天,只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挖掘家门口的文化资源优势,才能提升乡村旅游价值,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在王坝镇何家庄村,身心被大自然疗愈的同时,精神也被乡村文化所滋养。
在鸟语花香、树荫掩映的乡村,书屋、书画院、民俗馆坐落其间,让整个何家庄村鲜活又生动。书香文墨浸润乡村,民俗文化寄托乡愁,融入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乡村文化元素,打造了极具乡村韵味的心灵驻足空间。
在这里,坐在清雅的农家书屋感受新时代村民文化生活的幸福感,在村史陈列馆感受具有乡村记忆的文物展示,寄托满满的乡愁乡情,感受棒棒鞭、康中唱书、羊皮扇鼓舞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制作土陶器感受陇南非遗文化的魅力,在闲暇时欣赏艺术家对乡土创作的诗情画意。
艺术氛围渗透在每一个角落,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在这里,乡村有了“灵魂”,最美乡村艺术写生基地在这里建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创作者在这里创作、展览,艺术在这里实现最原生态的展示,乡村也随着艺术的介入,提供了全新的旅游“打开方式”,不仅推进乡村旅游的业态创新,更使得乡村文化资源实现创意再生。
点“绿”成金,振兴乡村
生态底色好,引领康养旅游点“绿”成金。近年来,王坝镇与陇南市康瑞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合作,挖掘王坝镇及周边旅游资源,依托自然山景,秉持举文化旗、打旅游牌、走富民路的融合发展之路,因地制宜的”精雕细琢“,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田园综合体项目,王坝镇以“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旅游公司3家,民俗演艺公司3家,土法作坊18家,农家客栈8家,电商淘宝屋32家,规范合作社14家,打造集乡村旅游观光、民俗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美丽乡村,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年,王坝镇共接待游客9.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以上,实现了“建设一个村庄、经营一处景区、发展一条产业、实现一方脱贫”的目标,也是陇南康养旅游发展生动实践。
“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便利,住宿也很有特色,我们在这里享受到的是城市里没有的舒适感和放松感。“来自兰州的曾秋霞一家人第二次自驾游来到这里,她表示在这里享受周末时光是最惬意的事。
”我是专程从汉中过来考察乡村旅游的,通过体验和学习,感受到了王坝镇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将原生态资源利用得很好,给我们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汉中发展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启发。“来自汉中的方超说。
漫步于
诗画田园般的王坝镇何家庄村
享静谧乡村的宁静
赏文化民俗艺术之精品
住温馨舒适的木屋民宿
感受淳朴的乡土民情
康养王坝
欢迎你
来源|陇南发布
编辑|墨多多
审核
Kyr、柯露德、菩提并无树
备注
微游甘肃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欢迎转载。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人间治愈!“沉浸式”体验陇南田园慢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s/9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