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又一位国家级历史名人礼部尚书门

礼县历史上的长道县碑楼川是块历史悠久、文物富集、人文荟萃之地,该地斩龙村因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产生了一位在中国古代与李白、杜甫齐名的“诗窖”王仁裕而闻名于世,且在明初洪武时期,与今斩龙村相邻的瑶峪村又产生了一位国家级历史名人,他就是在明初受到开国皇帝朱元璋“超擢”提拔的一代名臣,礼部尚书门克新。

(天水市孔庙明代门克新碑文)

关于门克新的故里,由于史志记载表述不一,就出现了门克新今陇西人、天水人、礼县人的不同说法。前些年,门尚书《族谱》在四川内江、河北沧州被发现,力证门尚书故里即今礼县石桥镇瑶峪村。其中的《族谱序》记载:门氏祖籍陕西泾阳县窑谷里(今泾阳县龙泉乡门家村),唐代先人宦秦而发祥,定居“秦州礼店所碑楼川,先于唐王仁裕公而生于斯,以功名德业显于世”。

(门尚书故里今瑶峪村全貌)

谱记门尚书故里在碑楼川,位于今礼县城西南、铁笼山以北地带。《直隶秦州新志?礼县山水》曰“碑楼川,南三十里”;该志《古迹》曰“五代王仁裕故里,明门克新故里,皆在南三十里碑楼川”。民国版《礼县志?山川》在记述西南15华里的汉阳川后曰:“三十里曰碑楼川,为唐王仁裕、明门克新故里”。碑楼川唐代为秦州长道县汉阳里,北宋雍熙三年,因王仁裕孙王永锡在王仁裕故里汉阳里(今礼县石桥镇斩龙村)王仁裕墓地立有王仁裕神道碑并建立碑楼而得名。故门尚书族谱记载的尚书故里与州志、县志记载完全一致。

(瑶峪门家渠)

《礼县志》中也称今瑶峪村为“瑶峪里”,为明代秦州划归礼县的十九里之一,明清时期沿称“瑶峪里”,地理位置即今以瑶峪村为核心的今礼县石桥镇西汉水以西地区,斩龙村在明清时期原属瑶峪里。这不是偶然巧合,正好透露出一条信息:现今的瑶峪地名是晚唐时期门尚书先人从陕西泾阳县原籍“窑谷里”名乔迁而来。

(瑶峪门公河)

门尚书族谱面世的重要意义在于从史料方面印证了礼县瑶峪村为族谱记载的古秦州唯一的门尚书故里所在,并且明清时期的“瑶峪里”名称是门尚书先人在晚唐时期从陕西泾阳县原籍“窑谷里”名乔迁而来。这就使得本世纪以来发生在天水、礼县的几近十年的门尚书故里之争以天水的兴起、礼县瑶峪村的坐实而落幕。

作者简介:马建营(-),男,汉族,甘肃礼县人,甘肃省秦文化研究会理事,陇南师专陇南文史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秦文化、地域文化。

商务合作:-

小编

来源:礼县旅游

.net

赞赏

长按







































中医治疗白殿风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41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