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地人来陇南说
文章来源:头条号微尘微视界
文章来源:头条号微尘微视界
文章来源:头条号微尘微视
陇南,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
外地游客如果是初次来陇南,可能会认为陇南和武都是两个地方,高速、班车、路标等指示上也是陇南和武都并存,从天水、汉中、西安等地买汽车票到陇南的话,如用陇南搜索可能还找不到班次,会发现用武都却可以。由于历史原因导致此类情况的还有庆阳和西峰,商洛和商州等。
出发前一天通过畅途网查询到武都至宕昌的班车大部分都在东站发车,第二天早上7点多到武都汽车东站,买了8:00武都到宕昌的汽车票(特别提醒:甘肃省所有汽车站都需实名制购票,记得带好身份证)。
站内买票的旅客较少,出站前只有6位乘客,司机准时发车。武都汽车东站至宕昌县汽车站地图显示距离公里,但时间花费时间远远超过这路程。
司机准时出站后,开的很慢,开始还以为是前方堵车,后来发现是司机故意降低车速,在等乘客招手,一路走走停停,发车40多分钟都还没走出城区。
城区宽敞的平地资源很紧张,真的是寸土寸金,滨河路对面的山上,也住了不少人家,正所谓因地制宜。远处可看到修建中的兰渝铁路,年底通车后,老百姓的出行就更方便了。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将近一个小时才开出城区,中途上下车的乘客明显减少,途径一条街,没看到写这是哪里。原本路不宽两边被商贩摆满了商品,人流量较少,希望商贩收摊时也能把垃圾带走。
正好迎面来了辆农村实用派的车,现在比较少见了。地里的蔬菜一片绿油油,勤劳的老百姓肯定费了不少心血。这样的景象与远处山间区别明显,说明人为因素还是可以改变自然环境的。
扛着农具背着竹篓,这也是当今农村比较突出的矛盾问题,女性一方面要打理家务,照顾老小,同时还得扛起干农活的重担。
部分地区可耕作的旱地还是挺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也只有生活在农村有土地的人们才能体会。
有高山的地方,接收光照的时间较少,还好这里没有大型污染企业,时常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陇南的水资源在甘肃省应该是最多的,沿路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河流,虽然目前进入冬季枯水期,但也能看到少量水在流淌,说明地下水资源应该还可以。
两边的房子沿路靠的太近,来往的车辆很多,还有很多渣土车经过,导致种植的蔬菜、果树表面都是厚厚的灰尘,长期这样应该还是不太好。
建设中的新房子,抗震性应该还不错,就是离国道太近了,灰尘很大。
小镇上生活日用品都挺齐全,人流量较少。
山上看起来很贫瘠干旱,但山下却有水流。前人砍树,后人无法乘凉了,想要让青山绿水重现,恐怕要走很长的路。
半路上了一个乘客,就是修建渭武高速的工人,与司机的对话中了解到,乘车去买彩票,每月工资八千,买彩票就得花掉三千多,滔滔不绝谈着彩票的乐趣。
年10月开工建设的渭武高速公路,还在修建中,建设工期要5年。
老人坐在外面晒太阳,看着心酸,农村这样的空巢老人比较多,他们的生活实际上很艰辛。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目光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