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橄榄树下奏响的乡村振兴曲中国发
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www.xxzywj.com/m/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杨丽君、王旦记者王斌报道初冬的白龙江畔一片片“橄榄绿”如墨如玉绽放在北纬33度的河谷地带,甘肃陇南市“独一份”产业油橄榄早已成为当地百姓的脱贫支柱和陇南的“金字招牌”。“在合作社的鹅厂里不仅能领到固定工资,还能兼顾到家里,啥都不耽搁。”近日,在陇南市武都区外纳镇稻畦村的油橄榄种植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卫平告诉记者。图为武都区兴源油橄榄农民专业合作社万亩油橄榄种植基地图为即将出栏的大白鹅图为山地轨道运输机开进油橄榄园林下养殖橄榄树下“向天歌”初冬暖阳晴空碧,放眼望去,一片片油橄榄树下,上千只白鹅在树林里或闲庭信步,或埋头觅食,或追逐嬉戏,给油橄榄园平添了无限生机。张卫平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所说的合作社即武都区兴源油橄榄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年成立以来,通过对种植户“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收购、统一价格”,已带动周边农户户余人发展油橄榄产业。今年58岁的稻畦村村支书茹兴山是合作社负责人,早些年,他搭乘全市油橄榄产业发展“快车”,大力栽植发展油橄榄苗木,种植面积已由刚开始的亩发展到现在的亩。随着产业做得风风火火,茹兴山开始琢磨起如何弥补油橄榄成长“空档期”,以产生稳定的经济效益。“通过在网上了解、外出考察,了解到大白鹅的习性非常适合林下养殖。”茹兴山介绍,油橄榄林为鹅提供了自由觅食的生态养殖基地,以吃杂草和虫为主的鹅,既清理了林中的杂草,排出的粪便还能滋养土壤。有了这样的想法后,茹兴山去年开始建棚进苗,在他的精心打理下,年养殖高峰期达到只,出栏3万多只,形成了“鹅吃林中草,草肥林中鹅,鹅肥林中土,土肥林中树”的循环农业。据了解,这些大白鹅主要销往四川宜宾等地,目前已签订了正式的购销合同。茹兴山介绍,虽然今年受暴洪灾害影响,但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养殖基地,并将建设自己的孵化车间,以后的养殖规模将达到6万到8万只。林下养鹅项目的引进,更让茹兴山开拓了思维,找到了油橄榄树和养殖业绿色循环发展的新方向。他还购置了枝干粉碎机,将修剪下来的油橄榄枝条粉碎成末,作为菌棒的原料进行出售。“粉末每公斤3元,叶子每公斤2元,简单处理后,出售给当地的油橄榄公司制作菌棒,以后等技术条件成熟时,我们自己会进行再加工,真正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茹兴山介绍。据了解,合作社在油橄榄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引进新的栽培技术,引进了皮削梨、莱星、佛奥等新品种,效益不断提升。“油橄榄除草、修剪、施肥、浇水等,加上大白鹅养殖,用工最多的时候一天要五六十人。”茹兴山说。年,该合作社种植基地的油橄榄产量多吨,收入多万;大白鹅销售额达到90多万元,户贫困户按照入股资金进行了分红。“橄榄树+大白鹅”,不仅鼓起了本乡镇贫困户的“钱袋子”,还带动了文县舍书乡、临江乡的农户致富,真正奏响了乡村振兴“向天歌”。精准施策“小轻轨”开进橄榄园“‘小轻轨’开进橄榄园,完全解放了人力!”11月7日,武都区外纳镇兴源油橄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茹兴山高兴地说,不久前,他的油橄榄园迎来了“田间运输车”,像一条“小轻轨”一样,将肥料、果子等直接送达目的地,大大节省了生产时间和成本。记者在油橄榄园看到,一条条轨道遍布田间地头。据了解,根据不同的地形,果园内共设计了两条线路,约0米左右。轨道上,一个长约2米的简易车厢正在动力的牵引下“爬坡上坎”运送物资。茹兴山介绍,这是为山地果园量身定做的山地轨道运输机,该设备采用燃油动力,牵引占地空间小,覆盖作业范围大,可根据不同的地形设置不同的线路,实现在狭窄空间匀速运行,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小。“一次可以运载余公斤农用物资和果品呢!”茹兴山说,以前采摘油橄榄,果园里用50个劳动力,其中有20个人要专门背运果子,背一趟油橄榄,单靠人力需花费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以上,而“小轻轨”一次运输的量就顶10个青壮年劳动力,并且花费时间不到十分钟。在现场,来回穿梭的山地“轻轨”备受追捧。“不仅是背果子,以前肥料运送也全靠工人肩挑背扛,找到合适的劳动力也很难。现在有了这条‘小轻轨’,既节约了时间又可以节省80%左右的成本。”茹兴山说。武都区地处山区,主要以种植花椒、油橄榄、中药材、茶叶等农产品为主,很多山地坡道陡峭,道路狭窄,经济园的肥料、农机具及采摘果实运输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极大地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的支持下,武都区已建成4条0米田园运输轨道,其中外纳兴源油橄榄农民专业合作社2条、两水大湾沟橄榄园1条、裕河茶园1条,目前都在使用中。“山地轨道运输机为无人驾驶,适用于坡度30度以下的平地、山地运输,省工省劳、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特别适合山区地形。”据武都区农机局负责人介绍,运输机在坡度陡峭的地形中运输,可前进或倒退、转弯行驶,随时起停,具有减轻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一机多用功能、节约生产成本等优点。据了解,山地轨道运输机现已纳入武都区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范围,按购买金额的30%进行补贴。下一步,将在适宜实行轨道运输车的地方广泛推广使用,逐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节省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发挥农业机械化优势弥补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先进的农机装备支撑。数读数据油橄榄实现的脱贫目标近年来,陇南市武都区围绕打造“中国橄榄之城”目标定位,把油橄榄作为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坚持科学规划、规模发展、科技支撑、品牌培育,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基地面积从年的18万亩扩大到49万亩,受益农户4.5万户21万多人,适生区人均增收元。油橄榄主产区的1.01万户4.42万贫困人口通过种植油橄榄实现了脱贫目标。目前已建成16家橄榄油生产线,有效缓解了橄榄鲜果收购加工难题,年鲜果产量3.8万吨,初榨油吨,综合产值达17.5亿元,基地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油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居全国第一。已研发出食用橄榄油、橄榄油丸、系列化妆品等10大类80多种产品,油橄榄产品研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上一篇文章: 快看陇南人的国潮元宵节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ly/9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