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吹响全民国防教育ldquo集
9月16日是第十七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赞颂辉煌成就,赓续红色基因,支持改革强军”。
国防教育是国之大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对全民国防教育作出重大部署,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建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颁发新修订的《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习近平主席要求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陇南是一片红色的沃土,“两当兵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甘肃发动的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也是在西北地区发生的最早的武装兵变之一。从年4月至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经过陇南,前后历时一年半之久,足迹遍及陇南9县区多个乡镇。
面对连续征战,极度虚弱的红军,在哈达铺受到淳朴善良而又热情洋溢的支援与拥护,哈达铺也被喻为长征路上的加油站。
面对历史的馈赠,近年来陇南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高中学生军训常态化、预备役民兵积极参与社会各项任务,国防教育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参军热”经久不衰,“军民融合”不断深化……市委、市政府和陇南军分区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尤其是陇南市国防教育中心的成立,快速推进全市国防教育普及发展,全市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国防教育中心让
全民国防教育的旗帜更招展
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乘势而上,年陇南市国防教育中心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支持下成立。
市国防教育中心是由市国防动员委员会国防教育办公室批准,依法登记成立的用于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和全民军事技能普及培训活动的教育、研究与宣传机构。
市国防教育中心成立的目的是为全市更好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让红色文化与拥军、爱国文化更好融合,增强全市人民的国防意识。
万事开头难,市国防教育中心成立之初面临的形势是:国防教育社会无声音,各界不重视,群众不理解,更大的困难是缺专业人员、缺经费保障、缺设备器材。
如何进一步提升国防教育活力、确保教育效果?如何将国防教育这一记“重锤”敲在人们的心里?为更好地普及全民国防教育意识,市国防教育中心代理主任冯文平同志向各界征求意见,同时向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寻求“良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明确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
冯文平同志广泛采纳各方意见,以武都为中心,以军训为起点先从学校入手,他主动与各学校联系,开展军事训练。很快武都区各高级中学与中专都开始了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军训。
打铁还需自生硬,为提高国防教育教员的军政素质,每年8月上旬开始,市国防教育中心就组织教员在武警陇南支队教导大队进行了为期10天的“全市学生军训骨干教员集训”活动。
打铁还得自身硬,市国防教育中心教员每年都要参集训活动
我市每年军训工作历时均在40余天左右,市国防教育中心不仅让参训学员训练《大纲》必训项目外,还及时更新训练科目,还将轻武器射击、识图用图、战术战法、擒敌拳、军体拳、男子自卫术、女子防身术、海军旗语、交警手语、匕首操、心理健康操、战伤救护及“新三防三会(三防:防火、防震、防泥石流;三会:会自救、会预警、会流程)”等科目纳入军训课程。
通过军训,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
五年来,市国防教育中心在全市范围开展学生军事训练11批69期,参训学员累计达5万多人;开展党政机关军事主题教育日活动9次人;至年,中心连续三年主动牵头协调陇南军分区司令部、市教育局成立“陇南市学生军训工作领导联席机构”,开展实施了“陇南市学生军训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暨“青少年国防教育推进年”活动。年3月又联合陇南军分区司令部、市教育局等下发了《陇南市学生军训工作安排意见》等文件,并主动义务承担全市学生具体军事训练工作任务,统一部署,全局规划,圆满高效地完成了市直及九县区新生入学军训暨国防教育工作。
市国防教育中心成立后,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征兵宣传也得到了有效展开。五年间,市国防教育中心协同陇南军分区政治部、武都区人武部开展征兵义务宣传活动4次92场;协助陇南军分区司令部、武都区人武部执行军事勤务18次,参与抢险救援3次,累计出动市国防教育中心民兵预备役人员人次。
市国防教育中心民兵预备役人员正在参加抢险救灾
如今,市国防教育中心购置了摄影、摄像等器材,增配了办公电脑和数字化平台,采购配置了“国防教育宣传车”两辆,建设完善了“陇南国防教育网”和“陇南国防教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c/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