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梦陇南梦感受陇南悠久历史文化兰
23
星期五
年12月
铁路梦·陇南梦
伙伴们
离兰渝铁路通车仅仅
还剩3天了
通车在即
你感受过陇南的历史文化吗
对它了解吗
小编这就带你去看看
陇南,因其地处陇山以南而得名。自古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翻开中华民族的辉煌史册,不难发现陇南清晰的身影:
人文始祖伏羲诞生于西和仇(qiú)池山;秦人先祖从礼县发轫立国,一统华夏;《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美丽情愫依然在西汉水畔回荡;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木牛流马留下了世人探寻的千古谜团;秦陇蜀道、茶马贸易、文化交融绵延数千年,牵系着国运与民生的兴衰,承载着大半个中国的乡愁。
汉代摩崖《西狭颂》,冠绝古今;高山戏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白马人的图腾,蕴藏着东亚最古老民族的密码;青泥岭古道刻下了李白、杜甫深深的足迹与不朽诗篇;乞巧,传承着两千多年的中国“女儿梦”。
点击《陇南五千年》以史话体的形式,记述了陇南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清朝末期五千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等各方面历史情况。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娓娓道来,宛如展开了一幅陇南人民世代生活和创造的威武雄壮的生动画卷。
一、陇南历史的发展轨迹
陇南的历史不是静止的、孤立的,是中华民族发展史在陇南的折射。
陇南史话
翻开陇南的历史,有一股血腥味扑鼻而来。西汉灭亡,东汉建立,陇南为地方豪强所控制。刘秀用兵十多年,陇南才归顺朝廷。三国时期,陇南是魏蜀交战的战场。魏晋南北朝,氐羌地方政权在陇南割踞多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陇南全境为地方势力所统治。李世民频频交战陇南,陇南始为唐朝所辖。五代时期,陇南是川蜀屏障,南北交战达60余年。赵匡胤建立宋朝,陇南西北屡为吐蕃所占,朝廷以力降蕃,以信服蕃,收复岷宕二州,战乱达数十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数十万大军屯集陇南抗金保蜀。蒙古兵灭亡南宋,发生在陇南的战争是残酷的,西和州、阶州、文州州城被毁,知州被战死。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颖川侯傅友德奇袭陇南,收复阶文,明朝大将汪兴祖战死在文县的五里关。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明末旧将和吴三桂兵战踞陇南,反叛朝廷,战争持续20多年。以东汉初年的战争为例。建武元年公孙述在成都自立为天子,完全占有益州之地。二年,天水人隗嚣自称西州大将军,割踞陇右伺机自立。武都郡为隗嚣所有。建武七年,隗嚣被公孙述立为朔宁王。刘秀征讨隗嚣达十数年之久,发生在陇南的战争不断。西城一仗,隗嚣溃败而逃,忧愤而死。由此可知,陇南的朝代更迭不是平稳过渡的,非战争的,而是残酷的,血腥的,悲壮的。透过风云激荡的朝代更迭,我们清楚地看到陇南历史的发展脉络,发展轨迹。即从秦汉到明清,陇南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同源、同步,犹如滔滔江河的涓涓细流。换言之,陇南的历史不是静止的、孤立的,是中华民族发展史在陇南的折射。
二、陇南历史的发展规律
演绎出了最为璀璨,最为壮丽的历史画卷。
陇南史话
一是伏羲降生仇池山。伏羲的降生拉开了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大幕,也揭开了陇南历史文明的序幕。
西和仇池山
二是秦人建国西汉水。秦人的崛起,开辟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把陇南的历史文化推上了时代的顶峰。
礼县堡子山---秦第一大陵园
三是汉武帝设置武都郡。武都郡的设置是陇南历史转折的重要标志,陇南开始走进了中原文化的怀抱,并很快进入农耕社会。
四是西狭摩崖石刻的建造。《西狭颂》见证着东汉时期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的构成,见证着陇南历史文化所达到的高峰。
西狭颂摩崖石刻
五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祁山是三国时魏蜀交战的古战场,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在这里交会,加速了陇南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礼县祁山堡武侯祠
六是氐羌民族的崛起。氐羌地方政权的频频建立,加速了东西文化的交融。仇池国是北魏附属国。北魏全面推崇汉文化,创立了石窟文化。仇池国最大的贡献是佛教文化的迅速传播。法镜寺石窟、八峰崖石窟、佛爷崖岩石造像,就是最好的证明。
法镜寺石窟
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仅在陇南有划时代意义,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演进起了重要推进作用。唐代之后,我国政治中心东移,陇南发生的重大事件少,除了南宋抗金保蜀而外,大量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记录。它雄辩地说明,陇南的历史源远流长,开展较早;陇南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璀璨夺目。正式从此。进程。两千年间,精疲力尽。先后,吐蕃占领时期,达二三百年之久,对陇南经济社会的破坏是极其严重和限制。
三、陇南历史的地域特色
如果说大漠的历史是风沙雕成的,中原的历史是城堡铸成的,陇南的历史则是用石头刻成的。虽然有些夸张,但碑石文化可以称得上陇南最闪亮的一道风景。
陇南史话
诸葛亮北上陇南,与曹魏交战。留下无数险关要隘。最著名的如北部的仙人关、盐关、坦途关、白马关、望关、散关;南部的花石关、玉垒关、火烧关、五里关、柴门关等等。陇南,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复兴演绎了一幕幕激越壮烈的战歌,也造就了无数叱咤风云的民族英杰,他们的骨魂就埋葬在陇南。这是陇南最壮丽的一幕。
今天,我们仍可在宕昌国的残垣上行走,在吐谷浑、木令征踞守的羊马城散步。倾听仇池山的风雷激荡,重上家计寨,与氐人对话。无论走到那里,都能目睹氐羌民族留下的遗址。
我们由衷地感受到,陇南的发展离不开汉民族,也离不开氐羌等少数民族。嘉陵江漕运持续了一千多年。今日的碧口,仍然是陇南发展链上的一颗明珠,是难得的江南重镇。你可知晓,朱元璋“广积粮”的治国之策,给陇南带来的变化有多么巨大。
今天,我们看到的石坎梯田,灌溉渠系,绝大部分都是那个时期保留下来的。我们的先民在发展农业上所倾注的心血是惊人的,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尤其那些花灯戏、高山戏、陇南影子腔等散发着陇南泥土芳香的艺术之花,以及艳丽多姿的民俗文化,让我们看到了陇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碑石文化在陇南历史文化中的巨大魅力。碑石文化是陇南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刻在石头上的陇南历史。
作者简介
文丕谟,甘肃宕昌人。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从事过文学、新闻、理论和行政等工作。曾任陇南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陇南地区文联主席等职。著有长篇小说《汾水谣》、电影文学剧本《她们走向生活》,发表小说、剧本、散文、报告文学数十篇。出版有历史故事丛书《历代劳动人民斗争史话》(甘肃人民出版社)、通讯集《大干社会主义的带头人》(甘肃人民出版社)、随笔《方寸集》(轩辕出版社)、散文集《绿色的梦》(甘肃文化出版社)、散文集《陇南名胜》(敦煌文艺出版社)、文史散文集《石海觅踪--陇南访碑记》(作家出版社)、文史集《岁月如歌》(中国文联出版社)等。主编和参与编辑书籍多部。
今天,陇南,正成为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甘陕川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一个幸福美好新陇南即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兰渝铁路开通在即
陇南悠久历史等您传承
文字来源:《陇南五千年》
图片来源:网络
监制:张喆责编:高剑榕
编辑:王彦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s/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