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交警支队采取四措施提升农村道路交通
今年以来,陇南市公安交管部门结合辖区实际,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积极协同相关部门,采取四项举措,着力破解农村群众安全出行难题。
协调推动责任体系落实
该市交警支队通过认真分析研判,报请市交委会印发了《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乡镇交委会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和具体措施,全市个乡镇交管站建立网格化管理责任机制,实行乡镇交通管理员包行政村、包路段、包车辆和驾驶人交通安全的“三包”责任制,积极推动乡镇成立专(兼)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联合检查执法队伍,全面落实“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漏管难管问题。
整合管理盲区加强管控
针对全市农村地区道路点多线长、工作量大面广、警力覆盖不足的实际,该市交警支队按照市公安局部署要求,积极推进交警中队与农村公安派出所警务资源整合。按照“一乡一所一中队”的要求设置交警中队,乡镇派出所协助交警中队开展排摸工作,县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做好业务指导,依法管理辖区内道路交通安全,查处乡镇交管站、行政村交管室和检查劝导站报告的交通违法行为,进一步明确了交警大队、乡镇交警中队、派出所的具体职责和管辖范围。通过建立各警种分工协作的警务运行机制,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覆盖面。
继续夯实事故预防基础
一是按照市公安印发的《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要求,6月10日至20日,该市交警支队结合辖区实际,会同交通、运管、公路、安监等部门对辖区高速公路、客运企业、车辆和驾驶人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了全面、深入、细致排查,排查出事故多发路段32处,已整改12处,剩余隐患路段在年底前整改完毕。
二是重点排查客运班车、旅游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农村面包车、农用车和“营转非”等七类重点车辆;重点排查客运班车、旅游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农村面包车、农用车和“营转非”驾驶人等七类重点驾驶人;重点排查客运企业、危化品运输企业和客运场站。
着力整治交通突出问题
根据交通违法和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切实加强客运车、大货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和微型面包车的安全监管,严防安全检验不合格、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上路行驶。积极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整治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加大交通违法现场查处力度,形成严查严管高压态势。同时,针对农村地区微型面包车、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事故多发的特点,积极会同安监、交通、运政、农机等部门,结合开展“安全承诺”专题活动和深入农村开展调研,排摸各类车辆和驾驶人底数,与车主、驾驶人签订《安全承诺书》,及时曝光典型案例情况,推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来源:甘肃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本期编辑:赵强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w/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