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爱的陇

金秋十月

稻黄橘红

魅力陇南,盛装迎客

在党的十九大隆重举行的重要时刻,在陇之南最美的丰收季节,陇南人民迎来了第26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在家门口的举办。

这是陇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的一件大事、喜事,作为东道主,我们对此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参会的各级领导和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盛世逢盛会,陇南谱华章

近年来,陇南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扬长避短、后发赶超

以足够的定力和韧劲

深化实施“”发展战略

成功地走出了一条

差异竞争、特色取胜

繁荣经济与保护生态融合互动

为民富民与强市兴市统筹推进

的发展新路子

谱写了陇南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接下来

就让小陇简单介绍一下陇南

人文荟萃的红色圣地

陇南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文化传承、丰富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境内主要有伏羲出生地、秦西陲陵园、三国古战场、北茶马古道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品牌。

▲秦四大陵园的第一陵园——秦西陲陵园

▲“鲜为人知”的商贸古道—北茶马古道

▲“汉三颂”之首—《西狭颂》

在拥有这些深厚的历史底蕴的同时,陇南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很丰富,红色重镇哈达铺、两当兵变更是以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甘肃发动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两当兵变

▲长征路上的“加油站”—哈达铺

陇南素有“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之说,主要有以乞巧女儿节、文县白马人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品牌。

▲秦人遗风—乞巧女儿节

▲古老的神秘部族——文县白马人

独具魅力的生态屏障

绿色是陇南的原色,“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绿色是陇南的主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千山竞绿;从文县天池到宕昌官鹅沟,万水皆清……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景观奇特。

陇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自然条件独特,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被李四光誉为“复杂的宝贝地带”。

▲裕河金丝猴

▲陇南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大熊猫

▲宕昌县两河口化马"神石"景点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把陇南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强化生态优先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把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依托陇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做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利双赢,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宕昌县城关镇鹿仁村

▲文县铁楼乡李子坝村村民在小广场休闲娱乐

▲康县岸门口镇严家坝村千年银杏树

特色产业的富民方略

产业是经济增长、富民强市的根本。立足于独特而富饶的资源,近年来,陇南紧紧围绕减贫增收这个核心,深化实施“”发展战略,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坚持扩规模、调结构、促转型、提质量、增效益统筹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农业向效益品牌迈进,以核桃、花椒、油橄榄、苹果、苗木、中药材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开发扎实推进,规模超过万亩,完成经济林高接换优多万株,发起成立了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确立了陇南油橄榄在全国的龙头地位。

▲油橄榄种植基地

▲花椒红了,椒农笑了

▲成县陈院镇大垭村村民正在采摘核桃

▲礼县苹果迎来丰收季

工业向转型升级迈进,加强工业技改扩能、转型升级、资源整合和园区建设,积极培育有色冶金、白酒酿造、农特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现代制药等优势主导产业,苗家坝水电站、金徽矿业等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金徽矿业

三产向多元支撑迈进,坚持旅游商贸双轮驱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景区景点建设、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宣传推介,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5%。物流仓储、交通运输、网络信息等综合服务型产业加快发展,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第三产业门类更加多元。

▲游客在康县长坝镇花桥村游玩

从蜀道天险到南北通衢

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区位特殊,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但西秦岭山脉绵延纵横,白龙江、西汉水奔流阻隔,造成了陇南长久以来交通落后、经济滞后的困局。

▲陇南成县机场

▲奔驰在兰渝铁路上的客运列车

近年来,随着兰渝、兰成铁路,武罐、成武、十天高速公路和陇南成县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的陆续开工和建成,地接三省、处在甘肃南大门的陇南将建成南下川渝、东进陕西、北上兰州、西连九寨的开放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大西北和大西南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联结地。

▲武罐高速

▲成武高速

▲十天高速

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及县际公路为主干道,以农村公路为补充,以遍布全市的运输站场为支点,陇南将基本建成统筹规划、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结构优化、管理现代、衔接顺畅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真正成为连接西南西北的“黄金通道”。

▲武都区姚寨沟通村公路

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

近年来,陇南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电子商务将陇南的优质农特产品与外面的大市场有效对接,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探索出了一个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即政府推动,先托后扶再监管;市场运作,企业为主生活力;百姓创业,广泛动员齐参与;协会服务,三商联动一盘棋;微媒营销,绿色产品广宣传。

▲电商助农增收

通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全市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网店数量达到1多家、微店多家,实现销售收入75.7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8万人,直接带动8.2万人稳定就业,电商对贫困群众的人均收入贡献额达到元。基本建成市、县、乡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创建和加盟电子商务平台累计达到32个。

▲群众通过学习培训,学会网上购物

▲群众在村电商扶贫服务站网上购物

▲村干部帮助农户销售农特产品

▲礼县苹果通过电子商务畅销省内外

陇南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壮大政务微博、







































白癜风能治好嘛
乌鲁木齐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w/139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