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方言大全
?
通渭新媒体平台
吃喝玩乐在通渭
一座美丽的小城,一个温暖的人
新朋友订阅通渭圈子请加zi
通渭圈子评论功能已开启,请到文末发表观点
通渭方言五里一乡俗,十里不同风,本人是地地道道的通渭人,感觉到通渭方言繁杂、博大,历史渊源深厚,又语言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不断变化,尤其是今天世界都快成为地球村了,方言也快被普通话所代替,作为非物质文化,有待记录下来,以留纪念。
正如明代音韵学家陈第所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变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致。”汉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口分布在广阔的地域,导致了汉语在历史上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方言。许多的方言俗语,是可以向我们折射出当地的民俗文化的。
通渭县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境内河流自西北而东南,绝大部分属于渭河水系。考古发现表明,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片土地上便有人类生息繁衍。通渭置县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名为平襄。因该县通向古渭州(今陇西县),故自北宋起便有“通渭”之称,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通渭方言历史通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区的陇中片。通渭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辖6镇12乡个行政村,在这片山梁起伏,沟壑纵横的土地上生活着45.35万勤劳而朴实的劳动人民。战国秦长城遗址穿境而过。著名的夫妻诗人秦嘉、徐淑就出生在这里。这里就是享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通渭。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环境给这里的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尤其是这里的语言有着其独特的韵律和特殊的风格。
“通渭方言以城区为基本腔,也略有南北各地差异。定西地区及方圆的白银、天水、陇南,还有宁夏的西吉、固原等地语言和通渭方言相比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许多的不同。比如,就像在这方圆的通渭(定西地区)、秦安(天水地区)、甘谷(天水地区)三县有一个有关方言的戏言:秦安的“脏”、通渭的“夯”、甘谷的“自拉”,这三个不同的发音是这三地方言最大的不同,是区别说话者是哪里人的最明显的标志。这三个发音大意相同,都是最常用的口头语,有时没有实地意义,有时是回答对方问话,更多是对话前、中、后的语气助词。通渭方言有好多离普通话还是接近,只是四声不同,但还有大量的和普通话有不同的地方,如像,发音主要是n”“l”、“s”“sh”、“z”“zh”、“t”“q”不分等,有的很难用汉语拼音拼出来,有的名词后面要带个“z”(英文z的前半读音),且好多话都以四声为结尾等。
”通渭方言还有受少数民族语言影响方面。从日常用语上反映出历史上少数民族对通渭方言的影响非常明显。如多脑(音译词,头,吐蕃语),唠唠(猪,吐蕃语),达(大、鞑,父亲,宋元时称蒙古人为鞑靼)。地名中的“回回沟”、“回回湾”等都说明回族曾遍及全县各地。
古韵的定西通渭方言,有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有的富有民间生活气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约定俗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风情神韵。如三国时期,通渭陇西属于魏蜀拉锯式的交战地带,可能今天这块地方归刘“蜀军”所占领归而曹“魏军”,因而人们口头谈论时就说,这是“刘的”(你的),那是“曹的”(我的)。久而久之,将“刘的”和“曹的”用作人称代词。又因为“刘字”与“牛”字发音相近,时间一长,慢慢地就把“刘”说成了“牛”,有时候农村说成牛[读酒]“刘”的就成了“牛的”。
一个地方的方言消失,难道代表着这个地方的进步。
曾经为了普通话考试而“努力甩掉乡音”
方言笑话一只老鼠喝大了,用一口地道的通渭话对猫说:
金个饿秋卧着周达达,本事大了把饿斗过一指头。后看饿个子岁,再点黄饿把你狗吃得一砖头组成然然子来!
一通渭人参加泼水节,忽然大骂:啊个坏孙,过个滚着出拉!
导游劝:泼你是祝福你,不该生气。
通渭人说:你皮后吵,周孙过个倒的是开水!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望各位贤达人士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现就典型方言整理如下供大家研究!
1---方言中常见的与普通话不同的发音
1.tq不分用作t,如:Tie——切、窃、妾,tian——前、潜、钱,ting——亲、秦、青、晴、清、情、请,tiao——悄,tian——千、仟、阡、迁、芊,tiu——秋,ti——妻、潜、七、齐,tiang——墙、枪、抢等。
2.jq不分用作q,如:qing——净、近、妗,qiu——就、旧等。
3.td不分用作t,如:tong——动洞,tan——蛋、但、弹、旦,ti——地、弟、笛、堤、籴,tao——道、稻、祷,tu——肚、独、毒、犊、读、渎、都、读等。
4.ssh不分多用作s,如Sao——稍、哨、梢、捎,sou——瘦,sai——晒、筛,san——山、删、衫、栅、杉,si——是、事、时、使、史、驶、师、狮、仕、士、诗、侍、恃、市、柿、似、矢、始、氏、施、势、视、尸、屎,sa——啥、杀、沙、纱、砂、鲨、厦等。但是所应该读suo,而通渭方言读shuo。
5.zzh不分用作z,如:zi——指、旨、之、芝、至、蛭、桎、窒、纸、支、枝、肢、吱、痣、趾、痔、止、址,zao——找罩,zan——站、崭、斩、盏、蘸,zeng——挣、争、筝、睁,zai——摘、宅、窄、债、寨、斋,za——炸、扎、渣、闸、咋、眨、诈、榨、轧、铡等。
6.cch不分Ci——齿、迟、翅,ca——差、搽、茶、插、查、叉、察、嚓、岔、杈,cao——炒、吵、抄、巣,cai——柴,差,拆,cen——衬,can——产、馋、掺、铲,ceng——撑,cou——愁等。
7.zc不分用作c,如:Cuo——坐,ci——字、自,cao——造、燥、噪、躁等。
8.Chzh不分用作chiChang——丈,che——着,chu——住,Chi——值、直、植、殖等。
9.Chsh不分,如:Chu——鼠等,shang——常、尝、偿等。
10.bp不分用作p,如:Ping——病,pi——鼻,pa——拔,pe——薄,pang——棒等。
11.eao不分用作ao,如:的(dao)了(lao)
12.eei不分,如:没(me)
13.iai不分里(lai)、哩(lai)
14.在普通话中都读bo但在方言里却是膊(bai)、薄(pe)、礡(be)、波(pe)、玻(be)、博(be)、泊(bai)、伯(bai)、柏(bai)、驳(be)、勃(be)、渤(pe)、脖(pe)、跛(be)、簸(be)、拨(be)、舶(bai)、帛(be)、播(be)、剥(be)
15.uou不分漏、楼、露、陋、喽、搂等都读lu16.其他:还有前后鼻音不分,Ln,eiai不分等其他情况是通渭人的大多分不清楚,还有地独特的用词,故暂列为其他儿(z)、二(z)、贰(z)、耳(ru)、今日(jiere)、我(ge)、岳(yi)、耕(gai)、藏(qiang)溅(zan)、涮(chua)、脚(jie)、下(ha)、吓(ha)、瞎(ha)、鞋(hei)、把(ma)、角(ge)、雀(qiao)压(ya)、绿(liu)、去(qi)、却(qie)、做(zu)、在(cai)、贼(cai)、滴(die)、造(cao)、燥(cao)噪(cao)、躁(cao、肋(lai)、崖(gai)、牙(nia)、恕(ru)、侧(cai)、给(guo)、山(san)、仰(niang)就(qiu)、错(ce)、差(ca)、街(gai)、鞋(hai)、颗(kuo)、傲(gao)、多(de)、墨(mei)、客(kai)爱(gai)、都(diu)、屲(wa)、怎(ze)、眉(mi、)、咬(niao)、虱(sai)、落(le)
2---词语类
1.人称代词:
我(读ge意:我)曹(读cao意:咱们)吿(读gao意:我们)、鸟(读niao意:你们,有的地方读“牛niu”)桃(读tao意:他、他们)盐(读yan意:指第三人称人家或别人,有的地方叫“年”)
2.表示时间的词:
今日(读jiere意:今天)明早(明天)后早(后天)外后早(大后天)昨日(读cere意:昨天)前天(读tiantian意:前一天)凑晚心(昨晚)年斯(去年)时间(读sijian意不变)暂(读zan意:现在)喔(务)暂(读wo(wu)zan意:很久以前)满长(意:很久以前,古时候)满年(往年)东方动(tong)了(拂晓时分)麻麻个(凌晨)干粮时候(早上10点左右)晌午(下午四五点左右)将将(刚才)
3---指示代词
周、周达(读zhou、zhouda意:这、这儿)
一个地方的方言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保护家乡文化健康发展,是每一个家乡人的责任,方言是陪伴我们成长最好的证明。
有一个地方叫通渭,有一种方言叫通普话!这是方言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保护地方语言的最坏时代。
乡音念念不忘,方有回响。守住了通渭人的缕缕乡音,以方言为载体的种种地方文化才能薪火以继、口耳相传。“一个东西到了需要保护的程度,本身就是脆弱的,现在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它存在,还要让它活着,那就不仅需要保护,还需要传承。”在小编看来,保护方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传承下去,培养新一代的传承者。
通渭圈子综合编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丨王勇营销丨大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w/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