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民俗系列陇南文县白马山寨民族

我们在陇南文县陇南文县在这里甘川陕三省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县域公众平台文县电商中心

在甘肃陇南文县铁楼乡大山深处生活着一些能歌善舞、饮酒作乐、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的白马人。虽然归于藏族,但他们的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都不同于藏族。白马藏人会说藏语,却不认识藏文,而且多数人会使用汉字;他们不信仰藏传佛教,却信仰太阳神、山神、火神、五谷神;他们不修庙宇,不供佛像,却在家供奉祖先的牌位。诸多的独特性使白马人被史学家普遍认为是古代氐族的后裔。

  年,白马人生活的山寨入贡山村、案板地村、草河坝村以其古老而历史文化悠久的特质同时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喜讯传来,白马山寨沸腾了,几个村落的人们同时跳起了他们特有的“池哥昼”舞。

 “池哥昼”是这些山寨最神圣的集体活动,是白马人生活中古老且具有原始风貌的祭祀舞蹈。每到正月,不论入贡山还是案板地或是草河坝,男女老少都穿上民族服装,喝酒唱歌跳9人组成的池哥昼舞蹈,以驱邪消灾,企盼新的一年吉祥和顺。每年从正月十三跳到正月十七结束,每天从早到晚挨家挨户跳,整个场面古朴豪放、庄重热烈,既富有神秘气氛,又充满了浓厚的娱乐色彩。除了过年,每逢有重大节日或喜事,白马人都会跳起“池哥昼”来庆祝。

白马人热情好客,凡来山寨的客人,都会受到青稞酒、腊肉和野味的款待。但是,白马人并不是顿顿都能享用美食的,曾经他们的食谱为“早搅团,午干馍,晚上杂粮跑不脱”,一年四季最常见的蔬菜就是酸菜,现如今白马人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不过腊肉还是要留给尊贵的客人吃。

  白马人村寨的房子是榻板房。因为这里的森林植被好,可随意砍伐,木材取用方便,所以当地人祖祖辈辈都是用木料修建住房。近年来,由于交通便利以及地震灾后重建,白马人的房子都用上了砖木结构的房子,墙面上都贴上了光滑的瓷砖。

从文县县城出发,沿白马峪河逆流而上,再沿山路盘旋而上至半山腰,便到了入贡山村,村庄依山坡而建,村下地势十分险峻。全村98户、人全部为白马人。相传,古时候谁要入住此山,就要先给头人进贡,入贡山也由此得名。

  入贡山是民族文化保存最多、最全的村寨之一。和所有少数民族一样,入贡山的白马人也是能歌善舞,这里有丰富多样的民族舞蹈。

  在入贡山村民家中随处可见面具、刺绣、泥塑、木刻、沙嗄帽、毛水毯、番鞋、三眼铳等物品,这些都是跳传统舞蹈用的,最著名的当属“池哥昼”,传统手工技艺都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白马人的心灵手巧也在这一针一线、一笔一画间显山显水。

  入贡山至今保留着古老的婚俗,历史上的白马人实行比较严格的族内通婚,在问亲、放小话、放大话、迎娶、迎接、寿故、哥舍、请新客吃饭、送新客等环节有许多仪式,从头到尾充满了歌唱。而说到唱歌,就不得不提敬酒歌,白马人来客必敬酒,敬酒必唱歌。

案板地村——高高山上白马人

  从入贡山上下来,又上了另一座山,才到案板地村,乍一听案板地很像一个平坦的地方,到了半山腰的村寨才知道这不过是当地人在山坡上修建出“案板”大小的一块地,聚集着50余户白马人家,院落也高高低低,参差错落。

  案板地村三面环山,在绿树的掩映下修整一新的青瓦土墙显得宁静悠远。因为森林覆盖面广,也让这里成了大熊猫、金丝猴、锦鸡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村中更是有着历史久远的槐树、杜仲、皂夹树等古树。

  案板地的白马人好歌唱,民间歌曲题材广泛,演唱形式多样,歌词口语化,造就了白马人无人不歌、无处不歌、无事不歌、无情不歌。除了“池哥昼”,土琵琶弹唱更是案板地人的一大爱好。据当地传说,汉代白马人就有了琵琶。农闲时节的中午或夜晚,坐在院场里或家中的火塘边,只要弹唱声响起,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草河坝村——千年白马藏族村

  与入贡山和案板地不同,草河坝位于白马峪河河谷地带,白马河从村中流过,水流发出汩汩声,使这里更具江南水乡的味道。根据传说,草河坝人原来住在白马峪河上游河谷,后来迁居草河坝,村子已有千年左右的历史。

  千年的历史滋养出了草河坝丰富多彩的文化,草河坝至今还保留着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这些传统活动大多集中在农历正月,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烤街火,这也是白马人各村寨共有的习俗。烤街火从腊月初八开始,每天晚上全寨男女老少齐出动,大家一起凑柴、烤火、唱歌、讲故事、跳火圈舞……

(来源:中国白马人网)

文县电商中心订阅号:wxdzswzx

合作交流群:









































SEM(竞价)总监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w/173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