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穿越百年历史的陇南宕昌民宅赵新平
穿越百年历史的陇南宕昌民宅
作者
赵新平
在甘肃陇南宕昌县城关镇石磊街,有一户彭姓人家,常年居住在一座老宅里。男主人叫彭润生,49岁,他的母亲叫马禳娃,年生,今年虚岁80了。他的父亲叫彭孝,年生,县医院退休工人,79岁时过世。彭润生祖上是四川人,精通阴阳学,因为给人看风水跑江湖,明代时期流落到宕昌,娶妻生子,开枝散叶,慢慢地成了宕昌本地老户。后来,彭家在石磊街上修建了房屋,前前后后算起来,已有好几辈人一直居住在自己的老宅里。
提起现在居住的这座老宅,彭润生的母亲——精干瘦小的马禳娃老人立刻来了精神,领着我从大门外开始说起老宅的历史。老人回忆说,据过世的几辈先人们口耳相传,老宅大约修建于清朝,距今约多年历史了,是彭润生爷爷的大伯手里修建的,全家人都叫大伯为老太爷。那个时候,老太爷继承了前辈阴阳手艺,是当地有名的阴阳先生,经常出入马土司衙门,给衙门里看风水,也附带帮忙办点杂事,一来二去就与衙门里拉上了关系,等到老太爷手里积攒了足够的钱,便在石磊街上修建了一座四合院。现在的这座坐西朝东的房屋是后来在四合院里修建的,修建房屋的木头是从土司衙门买的。当时,清代宕昌马土司府衙在城关镇坡头村延续了七辈人后迁到城关镇董家堡(今城关镇的红光村)新衙门(也是现在县政府所在地)时,旧衙门拆下了许多上好的木料送给了老太爷,老太爷担心日后与衙门有啥说不清的纠缠,遂拿出了一些银子送给衙门管事的,暗地里是送,明处算是用钱买下了这些木料。由于彭家人都住在石磊街上,老太爷不想去别处,只能受地方限制,在老院临街坐西朝东的地方修建了现在的5间大瓦房,后来,彭家儿孙分成几户,院子越来越小,除了这座坐西朝东的院子,其余的老房都拆除了。如今,彭润生家前前后后都是自家亲戚,各自新修了砖混结构房屋,只有他家还居住在老宅里。
走在石磊街上,你会发现,在新修的房屋中,老宅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四季嬗变,走过了无数风雨,老宅“人”字型屋脊上的砖雕莲花保存完好,虽然历经风雨的侵蚀,但依然精美细微。彭家作为外来户,靠自己的阴阳手艺能在宕昌立住脚跟养活家人实在不易,但也不算大户,只是个中等人家,所以大门选择了“福德门”,高和前后进深约2米,左右两扇门扇镶嵌在中间一米处的柱子上,门内外墙体上有木头雕花,也叫“云草纹重花”。过去的人修宅造屋都很有讲究,越是平常人家的大门进深越浅,门上雕饰也少;越是达官贵人的大门越有气派,一般修建为“广亮门”,即进深长,门柱子多,门扇镶嵌的深,大门道长,三品以上的官员,有2个大门道。整个大门的木料均为松木,门扇厚重,推开时咿呀有声。
依地而建的5间瓦房坐西朝东,这种朝向的房子,从风水上来讲,朝气蓬勃,是适合创业的方位,但大多数人家都喜欢坐北朝南的房屋,更趋于顺畅平和,安稳。中国道家喜欢讲紫气东来,说的是在东方有祥瑞之气的,所以在风水学看来,临眺“紫气”的东窗是非常吉祥的,敞开东窗,祥瑞吉气源源不绝,使得家运生生不息。东边朝阳,也有努力进取之象,在普通人眼里,阳光总能给人希望。也许,当时由于地方限制,作为阴阳先生的老太爷只能这样修建,除了期盼紫气东来,更多的是期望全家祥和、富贵和发达吧!
老宅5间房屋均以木结构为主,以土、砖瓦、石为辅。从外观上看,房屋高大,松木框架,为斜山式5檩4椽两檐水房屋。按当时来看,能修的起5檩房已是中等人家的水平,大户人家多是7檩房。整个屋顶呈“人”字型,室内进深约3米,上有木质天棚,室外檐台进深约2米,前檐出厦较深;老宅后墙是泥土墙体,约80公分厚,墙体呈倾斜性,底部厚实,越往上越薄,辅助以环环镶套的木卯,房屋的抗震性极强。这明显是清代中期的建筑风格,到了清代后期,一般民居的屋架墙体已基本演变成垂直体了。8年汶川大地震严重波及甘肃陇南各县,同一条街上的砖混结构房屋都有了裂缝,但老宅却没有丝毫破损,这说明老宅的抗震性确实很好。
老宅堂屋门槛很高,进入堂屋,一眼便看见左右厢房油光发亮的木雕门扇,每边5扇,共有十扇,每一扇上面都雕满了不同的图案,看得我眼花缭乱。老人摸索着门扇,说是椴木。当年,宕昌森林茂密,尤其盛产椴木,这些门扇的木料均为阴山椴木,颜色微黄,又称白木,材质轻软细密,纹理通直均匀,有绢丝光泽,极易雕刻,柔韧,弹性好,没有结痂,有不变形不开裂之特点,适合精雕细刻。她嫁到彭家的时候,这些门扇已经变旧,每日的烟熏火燎使得原本的木色上有了很厚的包浆,如今,愈来愈黄而发亮了。
整座老宅,最值价的要属堂屋里这些椴木门扇了。10扇门扇每扇图案分上中下三幅图,右厢房图案依次为祥云宝剑、丹凤朝阳、双子连心、喜上眉梢、麒麟双狮;左厢房图案依次为福瑞降临、孔雀牡丹、凤凰祥云、五子登科、双禄来临。细细地观赏,图案中的花朵、器物、鸟兽、人物惟妙惟肖,神形兼备,令人叹服。我直顾得上辨认图案中的事物,没想到,老人说,十扇门扇图案是“暗八仙”,即在中式家具雕刻纹样中常隐去八仙本人,只雕刻出八仙每人手中宝物,俗称暗八仙。它们分别是:汉钟离的扇,吕洞宾的剑,张果老的鱼鼓,曹国舅的玉板,铁拐李的葫芦,韩湘子的长箫,蓝采和的花篮,何仙姑的荷花八样宝物。在明清时期,八仙的故事流传极广,其纹样也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常用来装饰家具,寓意无非都是美好的祝颂长寿之意。而八仙手持的鱼鼓、宝剑、花蓝、笊篱、葫芦、扇子、阴阳板、横笛八件法器则代表神通广大、万能的法术,寓意吉祥如意、平安福祉、代代相续、永无穷尽。
当初,由于大户人家才有能力做木雕,老太爷特意请了故乡四川的能工巧匠进行雕刻。据说,十扇门扇雕了整整一年,除去吃喝,师傅雕刻每扇门的工钱为6斗麦子。那个年代,6斗麦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可见,老太爷修建这座老宅的用心良苦。
除了雕花门扇,房屋顶棚也做得极为细致。顶棚上铺了木板,上面很隐蔽,可以储物,木板下面用细木条进行了分隔,看着非常整齐匀称,相当于现在的天花板,如今均已黝黑发亮,包裹了岁月太多的烟火色。以前,旧社会跑土匪的时候,全家人搭着梯子爬上顶棚,一躲就是几天,土匪走了,再下来,稳稳地收好梯子,外人谁也不知道,这家人的顶棚还可以避难藏身。
5间开的老宅,最东头是厨房,最西头是杂物间,中间是堂屋,供奉祖先,来人会客,左右是卧室,十分讲究。门外,檐台宽约2米,左右有2根直径约20厘米的大柱子,檐下每根檩子上都刻有云水花纹和缠枝牡丹,百看不厌。
我一边发出感叹一边跟随着老人,缓缓地走进每一间房屋,几乎没有看见多少现代家具,全是清一色的老家具。有一百多年前的大立柜、书柜、条案供桌、四角柜、炕柜,有的是核桃木,有的是松木,均被厚厚的包浆裹住。幽暗的灯光下,轻轻地碰触,柜子上的铜扣铜环便叮当作响,余音绕梁,仿佛向我诉说着久远的故事,但赭红色的家具却显得格外丰润、神秘和安静。
我随口问老人,老太爷叫啥名字,老太爷的四个弟兄叫啥名字,公婆叫啥名字,先人们还有啥故经?马禳娃老人说,她嫁到彭家前,爷爷奶奶就相继过世了。老太爷活了50多岁,她的爷爷活了50多岁,她的公婆活了50多岁,她的丈夫活了79岁,她自己80岁了,彭家人现在少说也有几十人了,至于老先人的名字,还有啥故经,她差不多都忘了,能记起得东西已经不多。当年,堂屋正中是一张条案供桌,上面是香案,有5个纯铜香炉,3个灯盏,2个蜡台,墙上贴有家神像。每到初一十五,清油灯盏铜灯台,家里的男人要点起长明灯,摆上吃食供品,焚香祷告,供奉牛官爷——阴阳善神和老先人,保佑全家平安健康。条案前是一张八仙桌,两边各有一张太师椅。后来,年大跃进公社吃食堂的时候,社里没有地方办公,在这里办公了一段时间,等到房子归还,家人才发现屋里的好些东西都叫人拿走了,不知去向。现在,老宅也就只剩5、6个老柜子了,能留下来,可能是因为太沉,当初没人拿得动吧。而同时消失的,还有堂屋门上挂着的一块“厚德载福”的门匾。如今,风中老宅,能感受到历史的绝唱,而站在门前,细细地端详,曾经的老铁钉还在,只是不见了门匾。
近些年,常有外地人慕名前来,要求观赏这些木雕门扇和老柜,有的还想出高价买下这些家居,但老人说,她还活着,不想让这些老物件在自己手里被拆掉被卖掉,死了之后,担心后人们会说她是败家子。其实,她担心最多的,是自己眼里没有了老家具,家就不是自己熟悉的那个家了。老人回忆,听公婆说,房屋的这些木料在拆之前,马土司衙门在坡头山上就盖了有多年,前后住了有7辈人,马土司家当官18辈人,在宕昌就传有9辈人。能用土司衙门里的木料盖起自己的房屋,看得出来,老人每天都自豪的生活在泰然的老宅里。一个活了80岁的老人,她对自己的家感情很深,难以割舍。
告别老人出门,再回头望去,从四四方方的大门,到坐西向东的老宅,深深地庭院、粗壮的廊柱、雕花的门扇、依稀的匾额,仿佛还在向我诉说着几百年前的悠悠往事。迷离的瞬间,老宅屋顶上青黑的瓦片里,有堆积的泥土,几株野草静默无声。我想,如果再次走进老屋,一定还有会更多地发现,只是没有什么人、什么事能够抵挡住生命的轮回和岁月的更迭,一切都在时间的消逝里,渐渐地老去。
老人担心我对她的话有所怀疑,特地让女儿找来了识字的侄孙,30多岁的彭邦平,也是石磊街村民,祖传阴阳手艺,会木匠、铁匠、泥水匠,他对老宅的介绍,与老人如出一辙。还说,老宅是先人们一辈辈传下来的,以后还会在后辈人手里继续传下去。
通过对这座古老民宅了解,让人十分感慨。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孕育了一方乡土建筑,石磊街上这座清代民居可以说是宕昌当地人生产、生活传统的一处民俗遗迹,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吸收了各种文化元素而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老建筑,同样代表着当地的一种民俗文化,一种故土情感,也是见证清代宕昌土司统治时期,经济、文化等诸多民俗的重要载体。
作者简介:赵新平,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陇南市作协会员。
来稿须知
本平台旨在“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唯质取稿”。欢迎广大文字爱好者投稿。要求:
1.原创首发散文、小说、评论、诗歌3首以上编辑在一个word文档与照片、个人简介打包用附件形式发送邮箱:
qq.北京治白癜风好二甲基亚砜沸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w/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