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买房吗一
房子作为一种商品,影响其价格的因素依旧是供需问题。有些人说是政府高价卖地使得房价飙涨,这是毫无道理的。对,毫无道理。一个城市,去的人越多,房价自然就涨,走的人越多,这个城市就会慢慢成为鬼城。鬼城政府想要高价卖地,谁买?
那么什么是影响人们去留的因素呢?当然是工作!工作是企业提供的,企业是怎么来的,吸引过来的。所以分析房价的重点就是:哪些是影响企业去留的因素!
在这里,我将影响企业去留的主要因素列为3点:
1地理位置(因为首都省会的不可改变性,我们将其归到地理位置因素里面。)
①港口城市:港口就是聚宝盆,吸引各种企业。东部沿海一带城市远比内陆发达就足以说明。这里不多赘述。
②首都和省会城市:吸引的优惠政策和资本远多于省内的其他城市,不谈济南没有青岛,烟台发达的个别案例。
③矿产资源丰富城市:山东招远市就是一个因金矿而升级成县级市的典型,再比如多煤矿山西各市、石油城-新疆克拉玛依。矿产企业如果没有将资本投到提升技术,改进工艺上面。在资源枯竭的时候,城市人口就会大量流失。鬼城-鄂尔多斯将不是个例。
④交通枢纽城市:人口仅24万多的山西侯马市、南方铁路枢纽中心-湖南株洲市,如果铁路不发达,南车集团就不可能在株洲。
2国家政策
大到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战略,小到国家批准建一个高铁站、机场,大力发展某个产业,都会使得企业进驻,带来许多就业岗位。
3高校数量
如何说明高校的重要性呢?简单举个例子,山西人近年来普遍吃的食用菌就是山西农大所开发的技术。这些带着技术的人才,去各地养殖菇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我将高校比做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有了顶级高校,这座城市就具有了很大的弹性。美国工业重镇-匹兹堡经历了与东北三省一样的阵痛。其得以转型成功的原因就是以该城市的两所顶级高校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大学作为转型的驱动力。
陕西杨陵区想要提升为县级市,核心就是围绕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该大学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的是:1吸引企业进驻或刺激优秀人才创业2留住优秀人才。要做到这两点,吸引来的企业应当与当地高校人才高度对接,或者刺激本校毕业生在当地创业。鉴于当下国内的大学研究不太注重实用性。地方政府不可能一下子改变这种现状,但可以简单做一个筛选,把钱投在具有实用性技术的年轻创业者身上。使得这些年轻人留在本地创业。只要有工作,左右的房价还是能留住不少优秀人才的。
有人问我:如果考研准备不充分、基础差,往哪里考?深圳大学首选(牌子好听,你懂得)。下次有高校要入选的话,必有深圳大学。为了深圳市的灵魂。深圳市政府会拼了命的。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没有一所顶尖大学,甚至没有一所,说不过去。
如果一个地方的人口流失,最先流失一定是精英和青壮劳动力。
调查显示出走的东北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是东北的精华,是本该成为东北发展的中坚力量。被大型国企垄断的市场不仅使得中小型投资者和创业者无法涉足,更使得腐败横行。铁饭碗的思想仍然根植在东北人脑中。
炒房
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的炒房更疯狂
炒房是建立在前三个因素基础上的,没有前三个因素吸引企业做支撑,炒房也就无从谈起。一线城市的炒房有多疯狂呢?山东某村支书为几个儿子、孙子各买一套房。某小学生说:上什么学,我家北京有19套房子。某房地产人士说,他一朋友有上百套房子。这些都是新闻。
说说我的个人统计。我曾在北京西城三环一个小区工作过一段时间,这个小区有大约户公寓。白天黑夜两班倒的工作使得我有机会统计常住居民户的数量。统计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从楼外看各个房间的灯亮情况。一个月的统计中,大约有1/3~1/4房子亮过灯。因为是在过年期间,所以大大减少租房者和外出工作者的干扰(过年不回家的租房者依然不少)。其次私家车的数量也仅仅有3、4百辆(好多户人家有好几辆车,别说有万房子的三环居民没有车的情况),这和我的统计相印证。绝大多数房子是空房。
总体来说,炒房最疯狂的是一线城市,虚高10%到25%(这些就是泡沫,因为炒房并不能产生财富,只是财富转移)。其次是二线和接近一线的城市,比如合肥,燕郊。以上三个因素你占的越多,对企业和创业者以及资金就越有吸引力。来的人越多,炒房也就越有油水。
本期颠覆观点: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国家政策、高校数量、炒房。通过大量城市的数据对比,个人认为以上四个因素占房价的9成
参考:《鸿观》第95期东北经济痛点如何治愈
下期会给出在哪买房的建议,以及国家为什么抑制不了炒房的原因。扫描下方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专业白癜风传染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w/3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