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宕昌旋活

宕昌县竹院乡流行“旋活”技艺,俗称“宕昌旋活”。竹院乡位于宕昌县东南部,地势东高西底,海拔—米,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森林资源丰富,树种繁多,区域多为针叶林和灌木林,属宕昌县林缘乡镇之一。

竹院乡毗邻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岷山山系与西秦岭延伸部分交错地带,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的源头。这里地处大山腹地,原来山高林密,树木茂盛,林源广阔,至此一些具有旋活手艺的木雕匠人应运而生,以至于一定时期内,在大山深处的古老村寨,旋活手艺可以养家糊口。旋活在本地极为流行,“旋活”在当时用起来实惠也很方便,到目前还有少数人在一直使用,为此“旋活”流传至今。

宕昌“旋活”技艺历史悠久,用途广泛。解放前旋活主要用于家庭器皿,现在各种成品除少数在家庭用外,如蒜盒、酒杯、楼梯栏杆等,其他产品都用来做家庭装饰品,如花瓶、笔筒。不同的木料,可制作出不同的装饰品。

旋活属体力与技巧相结合的一种工艺,采用家传方式传承,一般为传男不传女,由父带子而代代相传。

沈满生,是祖传的旋木手艺第四代传人。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从事旋活已经二十多年时间。那时候,旋活可是能养活人的一门手艺。沈满生从小就跟着父亲,看父亲做旋活,随着天长日久,年少的沈满生对旋活手艺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跟着父亲手把手地学。成年后的沈满生继承了祖辈们的手艺,成为全乡现在唯一的“旋活匠”手艺人。

宕昌旋活一般分为“高旋”和“低旋”。高旋属以腿部的力量为旋机动力,低旋侧是以手部的力量为动力。而沈满生的旋活以高旋相传。

这里的旋床是脚踏式的,旋床的下方装有两块蹬板,蹬板上连着转动的皮带轮,皮带轮带着转轴转动,木头就卡在转轴上。人坐在机床的木板上,双腿有节奏的上下交替踩动两块踏杆,从而牵动踏杆上的皮带,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产生动力。

旋活常用的木材有紫檀、黄龙梨、鸡翅木、铁力木、龙梨木、黄杨木、椴木、枇杷等,在竹院当地常用的有椴木、秋木、核桃木等。

旋活工具主要有旋床、铲刀、挖刀、尖刀等。

旋活对用材要求比较严格,行内讲“站不站活”,材料越软越站活,换句话说,材料质地越硬越能把活做细。木料本身的质感、颜色、处理的美,也能烘托出木雕旋活的效果。

旋活有自己独特的抛光技艺,对于制品不用砂纸,而是用木屑裹住毛胚,然后踩动飞轮进行打磨,这种打磨法打出来的旋活自然古朴,光滑细腻,十分耐看。

旋活制品种类较多,比较常见的有踏蒜盒、笔筒、花瓶、酒盅、酒碟等。

旋活工艺代表了当地农村民间独有的传统文化,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旋活制品造型新颖、奇特、重形不重色,重自然美不重人工雕饰,既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旋活制品以其良好的实用性和古朴精巧的观赏性,赢得了把玩好客的青睐,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尤其使外地游客赞不绝口。

然而,由于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原来家用器具及其手工艺品已被现代工业制品所代替。在如今的生活实用中,使用该品的人们越来越少,甚至很不起眼,传统的旋活手工艺品也面临着逐渐消失的窘境。

旋活属纯手工艺品,主要在于以原始的制作工具精细做工,无现代仪器测量,全靠技艺师傅的眼光和感觉,来制作精美细致的工艺品。

沈满生说,下一步他的想法是解决旋活动力问题,减轻工作强度,扩大生产规模,批量生产,把旋活制品作为旅游产品向外推介。同时招收一些学徒,把旋活这一工艺传承下去。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宣传普及和落实,沈满生的这一愿望一定会得以实现,宕昌旋活一定会开出绚丽的花朵。(文:刘治学图:宕昌县文广局)

监制:刘辉

审核:苟春彦编辑:高洁林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zx/11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