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整版刊发康县不要门票的生态

康县: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

康县阳坝梅园风景区天鹅湖风光

岸门口镇严家坝村千年银杏广场。

康县阳坝梅园景区天鹅湖一角。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里的农家乐生意火爆。图为王坝乡大水沟村农家乐。

阳坝镇油房坝村茶韵广场。

康县生态旅游大景区建设成效显现,沿途景点游人增多。图为铜钱乡低垭云海景点魁星楼。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成,康县城关镇凤凰谷成为又一个旅游村。

依山傍水的白杨乡吊石坝村。尤高宏 摄

这里,草绿有魂、水活有韵;这里,空气清新、风景如画;这里,民风淳朴、民生和睦。

这里,是一个让人心旌摇曳的历史文化盆景。古往今来,茶马古道、太平天国文化、男嫁女娶,多少才子佳人在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与情怀。

这里,甘、陕、川三省交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亚热带与北温带过渡地段特有的珍禽异兽,有唱不完的古老民谣。

这里,就是康县———一块历史神韵的生态家园!一座魅力四射的绿色宝库!一片万山环抱的古老土地。

山清水秀的宜人景致,质优价廉的土特产品,田园牧歌的悠闲生活。作为“陇上江南”、“天然氧吧”的康县,广大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美不胜收。

今日康县,姿态万千,以国家4A级景区阳坝梅园、铜钱响水泉、低垭云海、魁星楼、白杨桂花庄、岸门口银杏王、白云山公园、黑马关、长坝游龙关为首的28个景点交相辉映,让游人每到一处都能收获一份快乐的心境。“康县已经不单单是甘肃省内游人的首选,也成为四川、宁夏、陕西、重庆、新疆等地区广受瞩目的旅游热土。今年国庆长假,康县就接待了来自11个省市的旅游团队。”康县委书记李廷俊说。

“摆脱门票经济依赖,树立大旅游观念。把旅游收入的重点放在游客的住宿、餐饮、购物和文化创意衍生产品,通过配套的商业服务体系和增加旅游商品的科技和文化附加值来获得综合收益,走综合性发展道路。我们的美丽乡村景点全部不收门票,游客可以随时进入。”康县委副书记、县长文元旦说。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后发赶超的康县旅游业,向世人展示了一条由“小旅游”到“大旅游”、从“小景点”到“大景区”的升级样本!

科学规划全力打造县域大旅游圈

把全县作为一个生态旅游大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作为一个小品来改造,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圈。

近年来,康县坚持把创新体制、搞活机制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整合优势山水与人文资源,构建一体化大旅游格局。

为了有力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康县党政主导,高端发力,强力推动百公里生态旅游风情线建设。动员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积极参与旅游节点开发建设,给所有县级领导和各乡镇、各部门分解下达了任务,要求所有包抓项目及工作任务的县级领导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研究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深度挖掘茶马古道、太平天国、男嫁女娶、平和坝景点等人文与山水资源特色优势,先后聘请成都凤凰设计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等一流的专业规划设计机构,对旅游区品牌战略策划、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进行修编提升,为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项目支撑着力放大旅游区域

康县在旅游大景区建设中,着眼增强服务承载能力,树立康县乡村旅游品牌形象。集中力量、聚集财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坚持“显山、露水”的建设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旅游的基础工程,近三年来共筹措各类资金3亿多元,撬动群众自筹5.7亿元,建成美丽乡村个,构成了一个没有门票的大旅游圈,加速了由季节性旅游向常态化旅游的转变。

“我们有个美丽乡村,这些村的很多农户都具备了给游客提供吃、住的条件,只要我们适当引导,就能成为乡村旅游的强大支撑。而且康县的很多美丽乡村里都有农家乐,现在只是扩面和提升标准的问题,这充分说明,只要我们真抓实干,并不是后发赶超,而是创新发展。”康县委书记李廷俊满怀信心地说。

工程概算投资万元的百公里生态旅游风情线,以县城为纽带,以西起望关、北至云台、南至阳坝为主轴,对白望路、康阳路公里公路沿线10米以内全面进行绿化,建设亭、廊、小径、休闲健身广场等配套节点15处,绿化美化节点27处,形成了竹海、美丽乡村、旅游节点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的靓丽风景线。一举解决了游客旅的时间长,而游的时间短的问题。

“微博”营销给力旅游宣传推介

“我们的微博粉丝一直在增长,每天都有好多人







































白癜风医院地址
白癜风治疗过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zx/13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