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新闻徽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
徽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徽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6.45万亩,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图为徽县水阳乡农民正在采摘辣椒。(尹辉东摄)
礼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个
礼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7个、市级示范社15个,入社农户达户,辐射带动户,涉及苹果、种植业、农产品加工销售、中药材种植和禽畜养殖等多个领域。(本报记者杜举宏)
两当县新农村秋景美如画
近年来,两当县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着力突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走出了一条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党利国)
图为两当县鱼池乡上滩村
康县营造宽松准入环境扶持文化产业
今年以来,康县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有利机遇,围绕建设文化大县目标,创新文化建设思路、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突围,持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进一步放宽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准入环境。截止目前,全县文化产业法人机构达到39家,资产达.3万元,从业人员人,实现增加值.41万元,增速达到27.83%。(张毓文)
文县范坝乡关子村:秘境中的世外茶园
深秋的范坝乡让水河畔,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库区湖水一潭碧绿,两岸树木色彩斑斓,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和谐迷人的初冬美景。
关子村地处让水河畔的一条岔沟里,群山环抱,常年云雾缭绕,稀稀落落的民居,散布在密林深处,显得格外幽静神秘。村口的文化广场已基本建成,村民住房已全部粉饰装扮,亮白的外墙、橘红的线条装饰的屋檐、灰白图案点缀的房屋脚线、村内平整的水泥路面,充满了现代气息,让人耳目一新。
一条宽阔的水泥路通向密林深处。去年新栽的多亩龙井43号茶苗在秋风中摇曳,长势喜人,为当地群众在外出务工之外,新添了增收门路。
一年多的美丽乡村建设,使关子村焕发了新的光彩,世外秘境,以它崭新的魅力吸引外界游客前来观光揽胜,探幽觅景。(本报记者刘二银)
?宕昌片区开发绽放富民花
宕昌县积极探索片区扶贫开发新模式,突破资金制约瓶颈,整村推进引领示范,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宕昌县属国列贫困县,境内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该县抢抓全省“”扶贫攻坚行动、项目工程、市委“”发展战略等政策机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按照“”扶贫开发思路,实施片区开发、整村推进、产业培育、异地搬迁、技能培训。同时,县上按照地理区域、贫困程度、贫困类型的不同,将全县相对贫困的个贫困村划分为理川五个贫困片区。截止目前,宕昌已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2.05亿元。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自主、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协会组织、规模发展”的片区开发扶贫新模式。
(本报记者刘国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zx/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