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城事ldquo极高风险隧道
主编
掌上君
文艺且矫情,爱生活,也爱扒网络。每天穿街过巷寻遍互联网,踏破布鞋只为寻觅陇南top资讯,业界良心。热衷于:包打听,传播正能量…
召唤主编米路请加
“极高风险隧道”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贯通年7月8日6时,经过中铁隧道集团90个月的艰苦奋战,“极高风险隧道”——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成功贯通,标志着我国在攻克世界级隧道施工难题——极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兰渝铁路是渝新欧国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之间最便捷、快速的通道。全线控制工程木寨岭隧道全长9.公里,为双洞单线分离式特长隧道,该隧道所经地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共经过包括区域性大断层在内的条断裂带,所属区地震基本烈度达到7度,高地应力软岩地段占全隧长度的84.5%,最大地应力27兆帕,处于极高地应力区域。 木寨岭隧道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国内之最,世界罕见”的“极高风险隧道”,不但变形大,而且变形快,地质流变性强,极易坍塌,为全线唯一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隧道项目。 为破解这一世界级难题,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牵头,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成立了“五位一体”现场工作组,强化科技攻关,先后多次邀请地质和隧道界专家、院士召开技术方案论证会,实地研究建设方案,并开展了超前应力释放和支护措施攻关、拱架拆换等工作。 中铁隧道集团及时组建经验丰富的管理和科技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常驻现场帮扶,发挥整个集团的施工优势,推动木寨岭隧道的施工进展。 经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最终采用全国独有的小导洞应力释放+三层支护+长锚索+单层衬砌的兰渝铁路“木寨岭模式”推进隧道建设。据统计,木寨岭隧道支护和衬砌混凝土厚度达.5米,贯通段混凝土厚度达到2.米,是一般隧道混凝土厚度的3倍;其用钢量是普通隧道的5倍,每延米用钢量高达0吨,有效控制了极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条件下的隧道大变形问题。 为确保运营安全,木寨岭隧道贯通后结合当前地质特点和隧道内变形情况,后续正在持续开展拱架拆换及克服缺陷等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名词百科
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被称为全国铁路高风险隧道之最的木寨岭隧道是全线地质条件最差的隧道。该隧道位于岷县境内,为极高风险双洞单线特长隧道,全长9.06公里;地处震区,地层条件非常复杂,隧道洞身穿过3个背斜及2个向斜构造,属高地应力区,极易变形,堪比乌鞘岭隧道;岩土主要有粘质黄土、砂质黄土、板岩、炭质板岩、泥岩、断层压碎岩等,隧道洞身穿越的板岩及炭质板岩区,占全隧道长度的46.53%,围岩稳定性极差,且炭质板岩区可能有瓦斯外溢;局部有纯灰岩,可能存在大量岩溶水,开挖中易发生突水突泥。
你也可以通过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zx/4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