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京人在武都小山村里寻找到的久违l
刘宇,55岁,摄影人,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今年春节在北京、天津和甘肃陇南武都区度过。
通常人家问我是哪里人的时候,我都答“北京”,有时会找补一句“我父亲是安徽人,我是在北京出生长大的”。
一直觉得天津的年味比北京浓。天津人能说爱逗,有文艺细胞。小舅唱歌、相声、快板样样行。记得过年时曾带我参加家庭联欢会,是在一个洋房的客厅里举行的,主人好像是大户人家的姨太太。小舅说的单口相声到现在还记得,叫“猴吃西瓜”。
女儿没去过天津,今年春节期间带她去了一趟。天津过去给我的印象破破烂烂的,现在经过整治真是漂亮。找到以前住过的房子,墙上被贴上了“历史风情建筑”的铭牌。
表妹带我们一家人去食品街吃了煎饼果子和嘎巴菜。娘俩都说难吃,我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了。
长假过完就去了甘肃陇南。春节前和中摄协的摄影志愿者给武都区鱼龙镇上尹家村的乡亲们拍摄全家福。这次把放大好的照片送去,顺便拍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武都高山戏。
上次拍全家福时,很多人家的年轻人都还没回来,这次村里姑娘小伙多了,村子显得有了生气。家家户户贴着对联、窗花,鞭炮声此起彼伏。
高山戏是当地独有的剧种,从民间祭祀和传统社火中孕育、演变、发展而来。上百人的演出队在演出前会绕着村子“圆庄”、“上庙”、“走印”等,带有明显的祈福、娱神和自娱性质。
鱼龙镇地处高山丘陵地带,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高山戏因而保持了原汁原味。因为今年是猴年,“悟空”师徒四人也加入了演出队伍。戏要连演几天,我基本一句也听不懂,而当地老乡看得津津有味,老人们会提前几个小时就占地方。
过去十来年春节都是在北京过的,如今过年于我与度周末没有什么区别。而在甘肃陇南的那个小山村里,找到了久违的年味。
陇南上尹家村。春节前夕,村民拍摄全家福。
陇南上尹家村。正月初八。高山戏演员绕村一周,以保村庄太平,被称作“圆庄”。
陇南上尹家村。正月初九。67岁的村民尹根垠为参加高山戏演出的5岁孙子化装。
陇南上尹家村。正月初八。村民观看高山戏。
陇南上尹村。正月初八。村民观看烟花燃放。
陇南上尹家村。正月初九。村民们观看摄影家拍摄的全家福。
陇南上尹家村。正月初九。村民们拍摄全家福。
图文/刘宇(有删减)
监制:李小鹏
编辑:张虎伟
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朋友喜欢和了解陇南武都,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更好的素材,请联系我们---
E-Mail:lnwdfb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zx/5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