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地名文化故事旅游胜地泥功山

张忠

泥功山,俗称牛星山,位于成县西北,北邻海薤山,南与鸡峰山遥遥相望。其主峰三面如削,高可柱天,海拔米,年平均气温15℃,素有“避暑胜地”之称。古称泥功山“崔嵬卓立之势诚有奇而无偶,周围数百里之遥神应故妙,巩、秦、阶、西、礼之属,人皆钦仰。”(清赵增寅《重修泥功山云梯岩全寺全观略序》),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在绍兴三十一年(年)撰写的《通志》载:“泥功山在县西,上有旧城基。县境名山也。唐贞元初,权置行成州于此山;今存泥功庙,其神像天成,古怪殊甚。”清嘉庆十三年(年)编纂的《武阶备志》载称:“泥功山在县西北,高出群峰,唐宋以前为天水仇池孔道。”

传说西魏大统年间,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因帝宠悼后,逊居别宫,出家为尼。乙弗氏徙居秦州麦积山石窟时,曾慕名来到泥功山,见此地山势逶迤,泉涌水甘,佳木茂盛,景色优雅,遂施金银,重兴寺宇,因乙弗氏朝山临幸的缘故,泥功山又有了泥姑山的雅称。从此,这里佛事不断,香火鼎盛,僧尼最多时达多人。

史书方志的记述,民间传说的渲染,为泥功山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唐宋时期,由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隆,朝山进香活动相当盛行,泥功山的声名因此大振,不少文人雅士幸游此山,高吟轻唱,留下了翰墨华章。

唐乾元二年(年)诗圣杜甫从秦州流寓同谷途中,曾登临此山,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泥功山》:“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不畏道途险,乃将汨没同。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寄语北来人,后来莫匆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当时泥功山泥泞难行的情景。

泥功山柱峰孤立,直指苍穹。民谣云:“二郎泥功山,离天三尺三;鸟儿飞不过,猴儿不敢攀。”登临山顶,犹如置身于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图之中:巨树参天蔽日,古木盘根虬枝,一幢幢寺庙隐现其中。凭栏远眺,只见群峰环拱,众山若丘,天宽地阔,风光无限。

赞赏

长按







































盖百霖遮盖液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复方木尼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zx/6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