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陇南ldquo大碗rdqu
进入冬季,陇南便进入酒席美食的季节
说起美食
不得不提陇南的大碗味道
那一碗碗美味佳肴中碰撞着
味蕾的浓情蜜意
更燃烧着对家乡美食文化的
热切情怀
礼县八大碗,康南、文县十大碗,成县、徽县九碗三行子……这是对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风民俗的继承和发扬,食材丰富,荤素搭配,口味清淡香醇,既美味又健康,而且寓意极好,象征着阖家幸福、团结美满的家庭生活。
一起融入陇南的每一碗浓香味道吧!
礼
县
八
大
碗
八大碗是礼县石桥镇的一道特色美食,属于农村酒席上的菜系,近几年来也被好多农家乐列为镇店的招牌菜。八大碗一共有四荤四素八道菜,分别是酥肉丸子、夹板丸子、红烧肉、排骨、萝卜、豆腐、粉条、白菜。
酥肉丸子
看了礼县的八大碗
是不是已经收不住自己的口水了
那接下来跟小编一起看看
文县十大碗的制作过程吧
文
县
十
大
碗
“十大碗”是文县待人的一碗碗独特菜。现今“十大碗”已大不一样了,凑够十个碗就行,有荤有素,但须须要保须要碗一个味道,犹如南北大菜系列,餐具不用盘而用碗,碗中之菜也可称“汤”,素有“碗汤菜”之说。
“十大碗”做工十分精细讲究。选一头上好的肥猪,瘦肉切成一条条,用于做“铬桃肉”;肥肉用刀削成一片片,做“水白肉”;猪肚猪肠等也全都派上了用场。
厨师把切好的肉用油盐酱醋生葱姜淀粉等作料拌好,下油锅炸成焦黄,再用大笼锅蒸,蒸熟之后放到凉处存放沉淀一下。第二天上席味道更美。“十大碗”有荤有素,素菜的原料大都是当地土特产。
蒸菜出笼,大师傅还要加上一瓢高汤,存心让大家伙儿边看边暗暗地吞口水.......
厨房里厨师的技艺像是玩杂技,翻碗、翻菜都是绝活。
这就主菜之一,著名的“坨子肉”了,6—8厘米见方的肉墩墩,每坨没有半斤也有四两。另一道主菜——以山野菜蕨菜铺底,用三线肉做成的蒸肉。
除了这几种必上特色菜以外,炒菜、凉菜也层出不穷,有鱼有肉,山野菜之类的.......
就这样,文县十大碗就要上桌了,村里的酒席都是流水席,来多少人就开多少桌,一般不等人齐,有时人缘好的从早开到晚,经常出现帮忙的人比坐席的人还多。
美食大碗除了色香味俱全
每一碗的摆放顺序也是有讲究的
那么,就让我们去康县看看
康
南
十
大
碗
“康南十大碗”的摆碗文化:
康南“十大碗”不仅桌上摆法有讲究,吃法也有讲究,每一碗及每一碗中的每一菜都讲究“十”数,桌上不多不少,每人各一,意寓着康南人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追求十全十美、团团圆圆、和谐安详的幸福生活。摆放顺序有腰里硬、一杆旗和七姓箭三种摆法。
腰里硬摆法图示
腰里硬用于盖屋架瓴,迎宾待客和红梅喜事,中间一排四个盘子(其中品碗和粉蒸肉位置可互换),上下两排各三个盘子,意寓主人腰里系的钱袋子装满了钱,腰杆直,万事不怕,底气十足。
一杆旗摆法图示
一杆旗用于丧葬白事,碗菜位置固定不变,表示经历此事之后会百事顺心,有家景蒸蒸日上之意。白事酒席的最后还要加一道祭菜,意寓后继有人,子孙祥发。
七姓箭摆法:
七姓箭常用于敬神祭祀,改邪驱魔,只用七个碗,少两个酥肉和一个驼子肉,并将品碗改称为和菜碗,意寓全民在神灵的保佑下,七姓齐心,团结一心,向前发展,争取幸福生活。
除了八大碗、十大碗
陇南还有一种大碗美食
叫“九碗三行子”
成品共九道菜
按荤素搭配的原则分三行
摆放在四方形掌盘内
这样无论从南北或东西方向看
都成三行,故名“九碗三行”
九
碗
三
行
子
成县九碗三行子:
“九碗三行子”是成县特有的酒席方式,从明清以来就在成县各个乡镇一直兴盛流传,九碗三行流水席以九个碗摆放三行。注重食材新鲜,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又不铺张浪费,这种独特的酒席方式在细节上还有许多的讲究,是对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风民俗的继承和发扬。
本着实用、节约、成席、成礼仪的原则,凉菜一般六个,四素两荤。两荤一为骨炸,一为炸鸡蛋疙瘩,两样皆每盘八个,按摆席口的每张八仙桌所能坐的人数为八人,人均一份,没有多余的。
九
碗
三
行
子
徽县九碗三行子:
九碗三行子,一碗一样子,是徽县农村正宗的宴席,用来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这样无论从南北或东西方向看,都成三行,故名“九碗三行子”。在徽县大河店乡、嘉陵镇等地的农家乐中,经过厨师的传承和改良,成为备受人们喜爱的美食。
“九碗三行子”、“一碗一样子”,上下首中间的两个为瘦肉,左右首中间的两个为肥肉。如果是白事中的三年纸或埋坟时,代劳的席则与一般的“九碗三行子”不一样,这时是每桌十个菜。
另外,为了表达主人的诚意,请厨师时都要带着三色礼品,并且还要有一定的礼仪。开席前主人给厨师行开席礼,礼盘置双数(4元、8元)礼币,毛巾数块,香皂数块,黄纸一叠、黄蜡一对、酒3杯,将酒奠于灶王爷,纸烧掉,钱收下,将贡饭置于礼盘(赎饭、利市)通用,利市即收钱后开席。
这就是陇南的“大碗”美食文化
不仅给人留下深刻的味觉印象
更融入了乡情乡意
它是祖祖辈辈恪守的老规矩
是对于味道的执着
还是一种对于地方文化的坚持
更是对甜蜜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来源:西北农家汉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xw/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