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陇南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季度,在国内经济环境严峻复杂,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全市经济整体呈现平稳开局。农业生产开局良好,市场消费平稳回升,固定资产投资缓中有升,财政收入提升明显,金融运行平稳向好。同时,工业生产低速增长,用电量增幅回落。初步核算,全市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76.8亿元,同比增长9.3%,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2.3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55.9亿元,增长10.5%。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10.0%。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一)农业生产开局良好。今年以来,自然气候基本适宜,各项保障措施到位,农业生产开局平稳,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5.8%,与去年同期水平相当。
一是农作物种植结构小幅变动。夏收农作物播种面积.89万亩,比上年增加0.86万亩,增长0.41%。其中:冬小麦.6万亩,下降0.47%;豆类5.9万亩,增长0.91%;蔬菜16.46万亩,增长2.82%。
二是畜禽养殖基本稳定。牛存栏34.7万头,增长1.15%,出栏3.34万头,增长3.86%;猪存栏70.19万头,下降4.53%,出栏46.04万头,下降3.1%;羊存栏29.52万只,增长2.73%,出栏4.97万只,增长5.43%;禽蛋产量.2吨,同比增长6.27%。
(二)工业生产低速增长。受经济下行、主导产品价格下滑、环保达标等因素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低开低走,1-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4.5%,比1-2月份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0.8%;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21.7%。产品产销率为76.9%。
一是县区间增速落差较大。有2个县区呈负增长,西和县、武都区增速分别为-49.0%、-4.9%;有7个县呈增长态势,成县、两当县、徽县、礼县、康县、文县、宕昌县增速分别为3.1%、15.9%、4.7%、13.7%。5.6%、12.5%、14.5%.成县、徽县等工业大县支撑乏力。
二是主产品产量下降明显。铜金属含量生产.4吨,同比下降72.5%;锌金属含量生产.6吨,同比下降0.7%;金属锌生产吨,同比下降10.9%;中成药生产.9吨,同比下降30.4%;水泥生产55.8万吨,同比下降4.6%。铅金属含量生产6.6吨,同比增长7.9%;铁合金生产.0吨,同比增长17.6%;黄金生产千克,同比增长14.3%;白酒生产.6千升,同比增长5.5%。
(三)固定资产投资缓中有升。1-3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同比增长4.6%,逐步扭转1-2月份同比下降19.9%的负增长局面。
从投资分类看: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完成万元,同比下降3.7%,其中-0万元项目完成投资万元,同比增长55.4%,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万元,同比下降10.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万元,同比增长38.0%。
分县区看:成县完成万元,同比增长1.6%;两当县完成万元,同比增长72.6%;徽县完成万元,同比增长17.1%;西和县完成万元,同比增长2.7%;礼县完成万元,同比增长14.7%;康县完成万元,同比增长22.1%;武都区完成万元,同比下降15.9%;文县完成万元,同比增长5.4%;宕昌县完成元,同比增长18.0%。
(四)市场消费保持平稳回升。一季度,全市消费品市场整体趋于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平稳回升的态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万元,同比增长8.2%,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分城乡来看,城镇实现零售额.6万元,同比增长6.9%;乡村实现零售额.3万元,同比增长10.8%。城镇消费好于去年同期,城乡实现同步增长,但城乡间总量和增速差距依然明显。
分行业来看,全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万元,同比增长6.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万元,同比增长7.0%;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万元,同比增长13.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万元,同比增长16.2%。
(五)居民消费价格水平走势平稳。3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平均上涨1.4%。八大类指数呈“五升两降一平”的态势: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4.3%,衣着类上涨2.2%;居住类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3%;医疗保健类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1.6%。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走势在可控范围之内。
(六)财政收入提升明显。1-3月份,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万元,同比增长20.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同比增长3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万元,同比增长15.8%。
主体税种消费税和营业税大幅上升,拉动税收收入较快增长。税收收入完成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增长15.4%。其中:消费税完成万元,增长61.2%;营业税完成万元,增长70.2%;增值税完成万元,下降29.8%。非税收入完成万元,增长46.5%。
(七)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稳定增长,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人民币各项存款平稳增加。截止3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8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非住户企业存款.9亿元,同比增长15.1%;住户存款.6亿元,同比增长14.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8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短期贷款.9亿元,同比增长5.1%;中长期贷款.9亿元,同比增长32.7%。
(八)用电量呈下降态势。止3月底,全市全社会当月用电量为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2.2%,累计用电量为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0.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万千瓦时,增长67.8%;第二产业用电量万千瓦时,下降8.2%,工业用电量万千瓦时,下降7.6%;第三产业用电量11万千瓦时,增长19.0%;居民生活用电量万千瓦时,增长11.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生产回落明显。1-3月份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现低速增长,比去年同期显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工业生产开局不畅。全市92户规上工业企业,2月份,有36户处于停产状态,停产面达到39%;3月份,仍有23户处于停产状态,停产面为25%。工业生产的回落态势,直接影响第二产业增速明显下滑。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及节日等季节性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生产滞后,未能正常生产。二是工业主导产品价格低迷,影响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企业信心不足、资金周转困难,致使部分企业处于停产。三是受环保达标等控制性政策和企业生产线检修等企业内在生产要素的影响,部分企业停产未能如期开工。
2、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压力非常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主要以国家和省级投资为主,非国有及地方资金投资项目数量少,规模相对偏小,今年以来,由于“5.12”地震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武罐高速、成武高速、十天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兰渝铁路陇南段已完成铺轨、供电工程接近尾声;武九高速公路正在办理环评批复。国省重大项目投资较去年大幅下降,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压力非常大。
三、经济增长的利好因素
一是农业生产稳定,一产稳步增长的基础基本形成。开春以来,全市天气适宜正常,没有极端异常变动,春节前后的两场降雪和3月中旬的小幅降温对全市农业影响较小。全市上下抢抓农时,春耕农资准备充足。有陇南特色的时令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上市早、销售快,一季度农业增长有效奠定经济整体增长的基础。
二是部门业务增长较快,三产有效拉动经济稳步增长。1-3月份部门业务数据显示,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8.4%;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56.6%;财政八项支出同比增长21.2%;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6.0%;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1.6%,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4%,第三产业构成中主要行业增长较快,有效支撑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较快增长,为全市经济较快增长注入动力。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zx/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