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陇南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及建议

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及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推进各项政策落实,抓好工业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工业生产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推动工业经济走出低谷。从全年工业运行情况看,虽然工业生产仍延续上年以来下滑的态势,但在积极因素逐步累积作用下,下滑速度放缓,工业生产趋稳向好。

一、工业生产运行情况及主要特点

1、工业运行总体平稳。年在工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应持续释放、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重点企业生产回稳等积极因素叠加作用下,陇南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9.9%;地方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9.5%。纵观年规模以上工业运行轨迹,工业生产呈“V”字型走势。工业增速以10.3%开局,由1-3月的10.3%,下滑至1-7月9.5%的全年最低水平,自9月份开始缓步回升,由1-9月的9.7%,震荡回升至1-12月9.9%的全年水平。

2、工业生产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工业生产增速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累计增速排名居全省第三位。

3、轻重工业同步发展。年全市轻工业实现增加值.7万元,同比增长17.0%,重工业实现增加值.9万元,同比增长8.4%,轻工业生产增速比重工业高8.6个百分点。

4、十一个行业九升二降。年全市十一个行业呈现九升二降发展态势:有色金属矿采选业3.9%、白酒制造业15.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40.3%、医药制造业16.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3%、农副食品加工业24.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0.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4.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36.3%、非金属矿采选业-0.8%,这十一个行业涵盖了全市传统产业和新培育产业,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提振了全市经济发展的信心。

5、县区工业增速趋于新常态下的合理区间。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2万元,同比增长9.5%。礼县、文县、宕昌县、康县、成县、徽县、西和县、武都区、两当县增速分别增长15.1%、14.2%、13.3%、9.3%、8.4%、6.4%、5.9%、3.3%、1.5%。省属企业实现增加值.3万元,增速4.0%,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6、工业生产企业用电有所回升。年全市全社会当月用电量为.2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9.4%,累计用电量为.8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当月用电量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8.9%,累计用电量为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3.4%。

7、主要产品产量增加。年底,铜金属含量生产.2吨,同比下降20.1%;铅金属含量生产.9吨,同比增长3.1%;锌金属含量生产.9吨,同比增长9.2%;白酒生产.0千升,同比增长13.7%;中成药生产.6吨,同比增长4.7%;金属锌生产.0吨,同比增长75.5%;水泥生产.5万吨,同比增长5.8%;铁合金生产.5吨,同比下降0.6%。

二、产销倒挂趋于平衡,利润空间逐步拓宽,实体经济增长动力加强

  1、非公经济逐月向好。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共实现增加值23.6亿元,同比增长12.2%,比上年同期增速上升1.1个百分点。年非公经济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42.9%。截止年底,非公经济占比为57.3%,比上年同期上升14.4个百分点,进一步证明,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已经逐渐转变成全市工业经济的排头兵。

  2、企业收支差距趋于平衡。年底,全市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同比与去年持平,完成主营业务成本25.3亿元,同比下降4.3%。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是77.75元,比上年增加1.86元。且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三项费用由上月21.57元下降至19.21元,同比下降了2.36元,企业费用支出在逐渐减少,成本相对降低,释放更大的利润空间。

  3、产销结构好转迹象明显。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销率80.2%,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增速回落了0.1个百分点。全市增速逐月平稳提升,说明全市工业产销结构逐步走向合理化和正常化。

三、制约陇南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当前,市场有效需求仍然偏弱、投资增速持续放缓、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都将继续对我市工业运行产生影响和制约,工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1、重点行业生产不容乐观,优势产业支撑不足。一是铅锌、水泥两大主要行业产能过剩压力仍然较大,铅锌采选、水泥主要产品价格跌至近年来最低位,企业生产积极性受挫,生产萎靡不振,生产大幅下降。年,铅锌行业量价双跌,铅金属含量生产.9吨,同比增长3.1%;锌金属含量生产.9吨,同比增长9.2%;建材行业持续低迷,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二是主导产品特别是黄金、铜、水泥价格持续低迷,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导致流动资金短缺,企业生产不稳定。全市88户企业,其中:有35户企业属于色金属采选及冶炼行业,有12户企业属于建材行业。三是我市重点培育的食品、医药、新能源等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还处在成长期,短期内还难以对工业经济形成较强支撑。

  2、停减产企业较多,企业开工不足。受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及原材料不足、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下降幅度较大。四季度工业企业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28%的企业产品订单不足,近30%的企业生产能力发挥程度低于正常水平,全市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只有62%左右,与80-85%的合理区间相差较远,企业开工明显不足。

  3、新经济增长点匮乏,经济增长后劲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不足,新经济增长点匮乏,已成为影响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户,全年各月度没有新增企业入库,年末有1户企业由于达不到规模标准申报退出年报单位库,有5户申报纳入年报库。年我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0%,低于全部投资增速30.3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投资比重下降,不利于形成新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水平、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将影响我市工业可持续发展。

  4、工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运行质量不佳。在宏观经济环境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全市工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运行质量不佳。从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情况看,工业企业提质增效任重道远,转方式、增效益仍是今后经济工作的重心。

四、促进陇南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起步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坚定信心,综合施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加大协调力度,全方位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抓重点县区。高度   2、持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一是加快改造提升铅锌、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二是大力发展食品和中成药产业,围绕生态食品产业园区,抓招商、建基地、上项目,提高生态食品产业规模和层次。三是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使之尽快成为陇南工业新的支柱。

  3、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围绕全市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优良环境,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对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企业提档、产业提速。二是加强对重点工业项目督促力度,力促一批新建项目尽快投产达产,争取尽早纳入规上工业统计,尽快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有效增量。

4、帮助企业扩充盈利空间。长期以来,企业的融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不仅仅需要金融机构的减息贴息帮助,还要提高企业自身货物、资金的周转能力。加强存货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材料物资管理机制,尽可能减少库存物资,避免资金闲置浪费。并通过合适的程序,有偿转让或是向金融机构出售企业应收账款用来筹措资金,不但降低了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也提高了资金的周转能力,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盈利空间。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nanzx.com/lnszx/80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